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人氣最高

2020-12-14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夏雨 通訊員 溫靜 黃敏 孫夏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顥

誰是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你心中的文物入選了嗎?經過整整一個月的網絡投票,並結合專家投票後,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在其主樓大廳舉行新聞發布會,揭曉答案。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明星文物新晉「鎮館之寶」。

原四大「鎮館之寶」位列其中

湖北省博物館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八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達16件(套)。近年來,省博明星文物頻頻亮相央視《國家寶藏》熱門節目,它們承載著荊楚文化及中華文明,越來越多人關注其前世今生。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省博三期預計明年全新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達11.3萬平方米,比現在大一倍,「鎮館之寶」也將隨之擴容。因此,今年11月11日,省博聯合湖北日報推出「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活動專家委員會從眾多精品文物中遴選20件列入候選名單,邀請網友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這20件文物為: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梅瓶,石家河玉人像、大玉戈、大銅鉞、崇陽銅鼓、曾侯諫銅盉、楚王媵隨仲羋加鼎、曾仲斿父壺、曾侯乙尊盤、曾侯乙金盞、彩繪漆雕小座屏、錯金銀鐵帶鉤、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虎座鳥架鼓、雲夢睡虎地秦簡、青瓷蓮花尊、金錠。

據統計,為期一個月的評選活動共吸引235萬餘公眾投票,投票總數達268萬餘票。最終採用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的方式,產生了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其中,原四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仍列其中。

越王勾踐劍1965年12月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在出土時插在漆木劍鞘裡,歷經兩千五百餘年,出鞘時依舊寒光閃閃,耀人眼目。這把「天下第一劍」的發掘者陳振裕,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文物的發現並非自己一個人的功勞,而它存在的重大意義是跟隨越王勾踐歷經滄桑、頑強拼搏的精神,它將指引、鼓勵當代的我們積極向上、敢於亮劍。陳振裕同樣是新晉「十大鎮館之寶」之一雲夢睡虎地秦簡的發掘者,在他看來,鎮館之寶無不激勵我們加強民族文化的自信,將中華文明發揚光大。

網友票選名單與專家的完全吻合

發布會後,館長方勤帶網友參觀新鮮出爐的「鎮館之寶」,他希望通過這次評選活動,更好地發揮明星文物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

據他透露,網友投票選出的「鎮館之寶」名單和專家所選完全吻合,絲毫無差,這讓他感到驚喜:「側面反映出我們觀眾欣賞能力及審美水平之高。」目前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已形成三大系列,以屈家嶺、石家河為代表的史前文化系列,以盤龍城、楚國、曾國出土文物為代表的青銅文化系列,以梁莊王墓、郢靖王墓為代表的明代精品文物系列,完整建立了長江中遊江漢地區從舊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的考古文化序列。

石家河玉人像顯示在距今約4500至4000年前的石家河文化和後石家河文化時期,長江中遊地區史前玉器的發展達到高峰;曾侯乙尊盤是先秦時期製作的最為複雜、精美的青銅禮器;虎座鳳架鼓彰顯了楚文化的浪漫與神奇……「鎮館之寶各有代表。」方勤說。

據網友評選結果,最受網友歡迎的文物當屬分獲37萬票、36萬票的曾侯乙編鐘及越王勾踐劍。

發布會現場,來自中南民族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2018級的本科學生高睿澤,作為投票公眾代表發言。這位南京小夥,在2019年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時,對元青花四愛梅瓶一見傾心。「它是現存極其稀少的元青花,整個器物不僅體量大,而且造型優雅,紋飾精緻,最令我關注的,還是這尊梅瓶上講述的四個風雅逸致的故事: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林和靖愛梅鶴、周敦頤愛蓮。他們都代表了一種芒寒色正、孤高潔淨的氣概,也表明了它曾經的擁有者對這種氣質的嚮往與追求。」不止為元青花四愛梅瓶投票,和大多網友一樣,曾侯乙編鐘及越王勾踐劍也是其心中所愛。「文物因人而活,文化因人而興,參選的珍寶重器無論是否被評上『十大鎮館之寶』,包括更多的沒有參評的館藏文物,它們都是文明的載體,都值得我們去研究、發掘、講述。」

方勤希望新晉十大「鎮館之寶」能成為擴建後的博物館的明星導覽,據他介紹,目前除崇陽銅鼓外的九大鎮館之寶均在省博陳列。崇陽銅鼓1977年發現於湖北崇陽縣,是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銅鼓,是國內保存的唯一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銅鼓。「留一點神秘,明年夏天,待省博三期全新開放後,觀眾可見崇陽銅鼓真面目。」

》》》》十大「鎮館之寶」速覽

鄖縣人頭骨化石

發現於湖北鄖縣青曲鎮曲遠河口的學堂梁子,距今約100萬年,其完整程度極為罕見,引起國際古人類學界廣泛關注,是補寫人類發展史的重要物證。

曾侯乙編鐘

出土於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戰國早期,全套編鐘65件,銘文3755字,一鍾雙音,整套編鐘音域可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可旋宮轉調。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越王勾踐劍

出土於湖北荊州望山楚墓,製作精良,歷經2500餘年仍毫無鏽蝕,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元青花四愛梅瓶

出土於湖北明代鍾祥郢靖王墓,描繪了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林和靖愛梅鶴、周敦頤愛蓮的典故,優雅精緻,被譽為「陶瓷中的熊貓」。

石家河玉人像

出土於湖北天門石家河文化遺址,距今4200至4000年,其面龐寫實,散發著威嚴與神秘氣息,展現了史前高超的琢玉技藝。

崇陽銅鼓

發現於湖北崇陽,質地厚實古樸,造型奇偉莊重,是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銅鼓,也是僅存於世的兩面商代饕餮紋銅鼓中的一面。

曾侯乙尊盤

出土於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裝飾令人驚嘆,被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之一。

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

出土於湖北荊門包山楚墓,描繪了戰國時期人物車馬出行的場景,被譽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長卷「連環畫」。

虎座鳥架鼓

出土於湖北棗陽九連墩楚墓,戰國中晚期,穩重的虎座與飛揚的鳳架彰顯了楚文化的浪漫與神奇。

雲夢睡虎地秦簡

出土於湖北雲夢秦墓,包括大量秦統一中國前後的法律文獻,是首次系統發現的秦律。

相關焦點

  •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在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有「鎮館之寶」基礎上,新增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珍品。
  • 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 行走湖北省博物館(組圖)
    今天蜀山小路帶大家去看有著四大鎮館之寶的——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風景區,館區總體布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臺一殿」、「多臺成組」、「多組成群」的高臺建築布局格式。湖北省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為: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越王勾踐劍:時期為春秋晚期,千年不鏽,由許多小暗格組成。
  • 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吸引百萬網友參與,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黃敏)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舉辦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啟動近一月,吸引175萬餘人參與投票,12月9日,網絡投票排名前三的文物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
  • 湖北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 曾侯乙編鐘人氣最高 六件明星文物首...
    經過一個月網絡投票,結合專家評選,昨日,湖北省博物館舉行新聞發布會,揭曉答案。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等原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六件明星文物新晉鎮館之寶名單。
  • 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最受關注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黃敏)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舉辦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啟動近一個月,吸引175萬餘人參與投票,12月9日,網絡投票排名前三的文物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
  • 只知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來漲知識
    十大「鎮館之寶」。省博供圖武漢晚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湖北省博物館展出的越王勾踐劍引起民眾圍觀 梁婷 攝湖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萬全文介紹,近年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碩果纍纍,重大發現不斷豐富館藏。
  • 只知越王勾踐劍?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來漲知識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在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有「鎮館之寶」基礎上,新增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新晉十大「鎮館之寶」為:1.
  • 湖北省博十大「鎮館之寶」評選結果揭曉
    新華社武漢12月14日電(記者喻珮)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結果13日揭曉,逾235萬名公眾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館藏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等文物瑰寶獲此殊榮。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新鮮出爐
    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兩件來自隨州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有兩件出自隨州曾侯乙墓! 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 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你中意哪件?
    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新鮮出爐,你都見過嗎?
    武漢晚報12月13日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十大鎮館之寶榜單出爐
    越王勾踐劍吸引眾多觀者駐足圍觀哪些文物堪稱湖北省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等原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六件明星文物新晉鎮館之寶名單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擁有勾踐劍、曾侯乙編鐘的湖北博物館,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若要評選中國人最熟悉的國寶,有兩件文物一定上榜:越王勾踐劍和曾侯乙編鐘。這兩件文物屢次出現在課本和影視劇中,可謂名揚天下,婦孺皆知。有趣的是,它們都收錄在一座省級博物館中,這便是湖北省博物館。,就不能不提曾侯乙墓,館藏的16件國寶,9個都出自於此,民間有「先有曾侯乙墓,後有湖北省博」之稱。
  • 「青花古劍」、「遺骨編鐘」——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
    這裡是中華古文明發祥地之一,而華夏遠祖也曾在這裡留下印記。要了解獨具特色的「楚文化」,自然要參觀一番湖北省博物館。徜徉於古樸厚重的古物之間,感受著這片土地上百萬年件的人類文明印記。湖北省博物館有四大「鎮館之寶」。」青花古劍「——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越王勾踐劍。」遺骨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鐘。
  • 「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 冰客本報訊記者昨日獲悉,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 據悉,此次當選為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的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
    相比歡樂谷的歡快與黃鶴樓的壯觀,湖北省博物館帶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來到這裡,可以了解到湖北省的古代歷史。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區,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於國家旅遊局5A級遊覽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