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西北雨沒好雨」,為啥農民不喜歡西北雨?六大理由,讓人信服
記得小時候,每當有烏雲從西北角壓上來,農村的老人們總會感嘆一聲「西北雨沒好雨」,然後急忙收拾東西,能躲開就趕緊躲開。
還有農民一句農諺說,「西北雨沒好啥,西南雨發莊稼」。
為啥農民這麼不喜歡西北雨呢?
農村老人給出了五點理由。
一是西北雨帶雹子,落到哪裡哪裡倒黴。西北氣流溫度低,雨鋒一線,在低空會形成冰雹,往往一場冰雹下來,便把農民辛辛苦苦種植的一地莊稼砸個稀爛。
二是西北雨來得急,跑得慢一點就被淋個透溼。更奇怪的是,雲彩成團,隔路不下,往往路西驕陽似火,路東大雨傾盆。
三是西北雨來得突然,遇上晾曬莊稼,不等你收拾起來,大雨就給給澆了,曬不好還給澆溼。
四是西北雨涼,大熱天,最容易被雨澆病。
再就是西北雨往往伴有大風,狂風旋轉,能把割下的莊稼吹得到處都是,而且大雨加大風,一場風雨過後,莊稼象被石磙碾過,一顆站著的都沒有。
農諺千百年,真的有道理!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記得有個晌晴天,村裡的老百姓都到場院裡曬打下來的小麥,午飯的時候,從西北鑽出來一朵黑雲。
有一戶村民收拾得慢了一點,小麥就被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泡了起來,小麥順著水四處亂流。村裡人用麥稈在周圍擋住,麥粒仍然順著水往溝通裡淌,村民只好在大雨中用篩子擋住水口,但仍然造成很大損失。那戶人家,一家人坐在地上就放聲大哭。一家人一年的口糧,就這樣被西北雨給衝掉了……
我國大部分地區屬於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多東南季風,雨水多來自東面和南面,從西部和西北角過來的雨相對比較少。
來自南方的氣流多屬暖溼上升氣流,而來自西部和北部氣流多為下沉冷氣流,北方冷空氣流入,與熱空氣形成強烈的對流天氣,從而形成驟雨,常伴有雷電,大風和冰雹,對農作物,大棚種植傷害都非常大。
難怪莊稼老漢非常不喜歡西北過來的雨。
另外,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原因,西北風沙大,過去常常帶來沙塵暴天氣。
狂風肆虐,漫天沙塵,遮天蔽日,雨風過後,落塵厚厚地壓在莊稼上,極易造成莊稼的減產。
農諺不謬!
閩浙一帶的農民,西北雨稱做「獅豹雨」,取其諧音,但也對西北雨進行了很好的詮釋,唯一不同的是,「獅豹雨」也泛指短時雷雨大風。
看來農民不喜歡西北雨是有道理的。
因此必須提前做好防範,方能避免西北雨對農作物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