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名敗將,率殘軍在國外卻成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猛將,開創...

2020-12-16 騰訊網

猶如乞丐和皇帝可以是同一個人一樣,在中國被打得落荒而逃,帶著家眷狼狽逃命的一群殘兵敗將,在國外卻瞬間成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猛將,有時候歷史就是這麼奇妙。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將軍,名叫李國輝,國民黨軍少將團長。

在中國國內,沒有幾個人知道李國輝是誰,而在東南亞,甚至全世界,都知道有一位以3000沒有重武器的國民黨殘軍,打敗裝備有飛機大炮的2萬緬甸國防軍的傳奇將軍,這名將軍正是李國輝。

李國輝是河南南陽人(一說蘭考),1910年出生,初中畢業後,李國輝加入國民黨軍第8軍,從一名普通戰士,一步步升為少將團長。

1949年12月,解放軍在雲南發起滇南戰役,對戰的國民黨第八兵團一敗塗地。

在強大的人民解放軍面前,國民黨軍只有兩條路可選,要麼被解放軍消滅,要麼搶在解放軍封鎖國境線之前,逃出國門。

時任國民黨軍第8軍237師709團團長的李國輝,選擇了第二條路,由此開始了他個人的傳奇人生。

李國輝率領709團,靠著一副腳板,開始了和解放軍的生死賽跑。

1950年4月,狂跑一個多月後,李國輝率領709團剩餘的800多人,終於僥倖擺脫解放軍的追擊,逃出雲南,穿越原始森林,來到緬甸東北一個名叫小勐棒的小村莊。

而國民黨第八兵團的3萬餘人,除僥倖逃跑的2000餘人外,其餘全部被解放軍消滅,包括國民黨陸軍副總司令兼第8兵團司令湯堯,也被解放軍俘虜。

逃到緬甸後,李國輝發電報給臺灣,請示下一步行動。結果臺灣回電,請其自謀出路。身在異國他鄉的李國輝,明白國民黨是靠不住了,只能靠自己想辦法生存下來。

逃出雲南的2000國民黨軍,原來分別屬於6支不同的部隊,李國輝將這些部隊進行整編,歸自己統一指揮,並招兵買馬,很快就部隊擴充到3000餘人。

擴充軍隊、購置軍火,士兵吃飯,這一切都需要錢,而當時的李國輝所在的緬甸北部地區,十分貧窮,當地唯一盛產的只有鴉片。

為了生存,李國輝開始向寮國、泰國等地販運鴉片,由此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鴉片產地——「金三角」,開始快速活躍起來。

然而李國輝部所在的小勐棒是緬甸國土,面對這支從中國逃來的軍隊,緬甸政府下令,限期李國輝10之天內繳槍投降,不然將派大軍將其消滅。

大陸不敢回,臺灣不讓去,現在緬甸政府又來對自己趕盡殺絕,如今已經無路可走,只有與緬甸國防軍血戰一場,方才有自己立足之地。

面對優勢兵力,又裝備有飛機大炮的緬甸國防軍,李國輝清楚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1950年6月16日清晨,緬甸國防軍用飛機、重炮轟炸國民黨軍陣地,李國輝看敵軍來勢兇猛,命令部隊撤入原始森林。

緬甸國防軍早料到李國輝有此一招,搶先一步佔據通往原始森林的山口和道路,欲將李國輝部一舉包圍殲滅。

不能進入原始森林,全體將士必將死無葬身之地。天黑後,趁著夜幕,國民黨軍開始了事關生死的進山之戰。

為防止槍聲引來更多緬軍,李國輝命令部隊不準開槍,自己親自帶隊衝鋒在前,用大刀和守衛山口的緬軍展開了肉搏戰。

一番激戰,消滅緬軍一個連後,李國輝終於率領部隊進入原始森林。面對2萬多緬軍,缺少重武器、缺乏彈藥的李國輝,帶著部隊和緬軍在原始森林裡整整兜了12天的圈子,講緬軍拖得疲憊不堪。

時機已到,開始反攻。6月28日,李國輝命令部隊向緬軍東線指揮部發起攻擊。

400多名國民黨軍一夜奔襲140多裡,開始發動進攻。雖然國民黨軍猛烈進攻,但在緬軍大炮的轟擊下傷亡慘重。

國民黨軍無奈只好撤出陣地,再次發動夜戰。夜晚營長董享恆率領50名敢死隊,突襲緬軍炮兵陣地,殺死10多名緬軍,抓獲俘虜200餘名,繳獲10門大炮。

天一亮,國民黨軍將這些大炮調轉炮口,向著緬軍開炮。

緬軍遭受炮擊,潰不成軍,國民趁勢收復小勐棒。

而後,挾大炮之威,國軍向緬軍發起全面反攻,佔領緬甸北部重要城市大其力和緬軍總指揮部所在軍事重地勐帕亞,歷時40多天的大戰到此結束。

這種遊擊戰、近戰、夜戰相結合的打法,想必李國輝是跟共產黨學的。

緬甸出動國防軍四分之一的兵力,結果戰死1500人,受傷3000餘人,還被俘虜302人,國民黨軍戰死408人,傷602人,國民黨軍大獲全勝。

打不過國軍,緬甸政府只好與國軍談判,最後雙方達成協議,國軍退出大其力市,並釋放緬軍俘虜,緬甸政府同意國民黨軍在小勐棒、孟撤、孟果一帶駐紮,國軍終於用生命和熱血,在國外換來了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

國民黨從大陸逃出的殘兵敗將,大敗緬甸國防軍的消息,在國際上不脛而走,各大媒體對此紛紛予以報導,李國輝一時間成了報紙上的頭條紅人。

蔣介石在臺灣,得知消息後,興奮異常,覺得這是建立反攻大陸軍事基地的大好機會,立即命令李國輝的老上司,陸軍中將、原第8軍軍長李彌,前往金三角地區領導這支建立奇功的部隊。

李彌到達金三角後,李國輝表示聽從李彌的指揮。李彌在反攻大陸受挫後,開始繼續沿用李國輝制定的戰略規劃,大力擴充軍隊,控制鴉片貿易,用軍隊為鴉片貿易保駕護航,再用販運鴉片賺的錢,支撐軍隊的生存和發展,很快,金山角成為世界知名的鴉片產地,佔世界鴉片產量的70%,成為名副其實的鴉片王國。

李國輝後來被稱為金三角的開山鼻祖,在金三角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李彌則使金三角的國民黨軍隊和鴉片貿易進一步發展和裝大,軍隊曾一度發展到3萬多人。但不容置疑的是,金三角時代是由李國輝開創的。

為了區別,人們習慣把李國輝掌權的時代稱為「小李將軍時代」,李彌掌權的時代被稱為「老李將軍時代」。

面對這樣一支軍隊,緬甸軍隊打又打不過,攆又攆不走,無奈之下,從1953年至1962年,緬甸和寮國、泰國政府不斷向聯合國提出抗議,要求蔣介石下令撤軍。

迫於壓力,當聯合國每作出一次要求臺灣當局撤軍的決議,蔣介石就撤走幾千人,至1962年6月,國民黨軍共將20000餘人撤回臺灣,留下來的3000餘人進入泰國。

相關焦點

  • 中國無名敗將,率殘軍國外以弱勝強大敗外國政府軍,開創一個時代
    猶如乞丐和皇帝可以是同一個人一樣,在中國被打得落荒而逃,帶著家眷狼狽逃命的一群殘兵敗將,在國外卻瞬間成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猛將,有時候歷史就是這麼奇妙。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將軍,名叫李國輝,國民黨軍少將團長。
  • 中國史上的六大猛將:第一千古無二
    文/聚鑫老師(現/貨、外/匯、分析師帶你穩健盈利交流ccd89757)中國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的猛將,所以話不多說,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來講述一下史上的六位真實猛將吧!(下面的順序不代表排名)第一位就是西楚霸王項羽項羽,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最後結局還是較為悲慘,在垓下自刎。
  • 中國歷史上武力值最高的猛將前五名,呂布也只能勉強上榜
    泱泱中華,五千年,據史書記載發生過大概三千七百多次戰爭,每個時代都名將輩出,將星璀璨,有兵家始祖孫武,也有羽扇綸巾、義氣風發的周郎周公瑾,還有大唐戰神李靖.等等.....那麼在中國封建戰爭史中,拋開兵法、治軍、謀略,僅看個人武力,武力值最高的猛將都有誰呢?
  • 盤點古代10大猛將,其中有兩人自盡,還有一人被五馬分屍
    在中國古代,戰爭極為頻繁,有內部鬥爭,也有與周邊國家、部落的戰爭;而在這些戰爭,有很多名臣猛將出現,雖然猛將的 作用或許不如帥才,但在戰場上,猛將也是能改變戰局的存在;而這裡主要盤點的就是古代十大猛將,當然,這些猛將不在同一時期,所以沒有可比性,所以排名不分先後,故而按朝代來排。
  •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 歷史第二猛將李存孝
    唐末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第一猛將。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 亞歷山大很霸氣的名言,僅12個字,就能讓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雖然現代沒有戰場,也不用人人去當兵,保家衛國,但是大家都知道,職場如戰場,在職場上的人,都是想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都是想讓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也只有在職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人,才能走向事業的輝煌,才能走向成功。那麼在職場上想要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容易嗎?
  • 唐末第一猛將李存孝,被比作張遼和甘寧,為何不是關羽和張飛?
    李存孝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被稱為唐末第一猛將,曾率十八騎攻取了長安。 李存孝死後,排名第二的王彥章天下無敵,沒有對手了,一連槍挑了李克用三十六員猛將,將李克用都急哭了,說,假如存孝在,何至於此?最後,多虧有人獻計,找人假扮李存孝,等「李存孝」出場,王彥章立即驚走,落荒而逃,而他的弟弟,猛將王彥童居然被活活嚇死了。 演義中的李存孝如此了得,在史書中是怎麼記載的呢?
  • 歷史上八大猛將,呂布第六,馬超墊底,第一名「千古無二」!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段歷史上,被稱為猛將的人,都有他的過人之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下中國歷史上的八大猛將。古代歷史上八大猛將,呂布第六,馬超墊底,第一名「千古無二」! 5、楊再興 南宋武岡軍(治所在今新寧縣盆溪)瑤族人,高宗紹興元年(1131),曹成擁眾志成10餘萬,佔道州、賀州,再興為曹成部將。
  • 五代十國第一猛將李存孝!
    縱觀古代史,若說猛將,只以武力值來進行熱度排名的話,李存孝應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如那句常常被人拿來評論的話,「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王侯之中最厲害的應該是項羽,將軍之中最厲害的應該是李存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第一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猛將」,公認的僅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而在將領裡面,也誕生出了猛將的概念,《韓非子》提到:「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何為猛將?他不完全等同於良將,需要做到勇敢好鬥,具有無畏一往無前的氣勢,但是也不能和一個愣頭青一樣,要粗中有細,因此中國歷史上公認的猛將,公認的只有這三位,其餘的都不足掛齒。
  • 李淵為什麼能容忍李世民手下的那麼多猛將!
    李淵從3萬人起兵到全據關中河東只用了4個月,到正式稱帝還不到一年,歷代王朝築基之速無過於此,很大程度上當然不是因為他能力強過了劉邦朱元璋,而是因為他本身就是關隴集團的重要成員,成為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王朝的關隴集團的新代理人。
  • 唐末一猛將李存孝與項羽齊名,李元霸打不贏他,被五馬分屍都不死
    李存孝生於唐末代州飛狐人(現河北淶源),本姓安,名敬忠,被晉王李克用收為義子,賜姓名李存孝,唐末至五代著名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有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之稱,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
  • 攻無不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攻無不克,克:攻下。沒有攻佔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出自: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古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求之於今,邈不可得。」近義詞有:戰無不勝,反義詞有:望風而逃,攻無不克是中性成語,兼語式;可作謂語、定語;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 李小龍的功夫之道,僅8個字,能讓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李小龍的功夫之道,僅8個字,能讓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文字如下:在運動中要避免姿勢過剛和僵硬。最僵硬的樹木往往最容易被折斷,而竹子和柳樹卻能夠通過隨風搖擺而存活下來。這就是為什麼功夫之人柔而不屈,剛而不硬。
  • 中國歷史上最強的4大武將:冉閔墊底,呂布第3,第一實至名歸
    《三國演義》及民間其他藝術形象,呂布多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2,李存孝:唐末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第一猛將。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1,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霸王」一詞的唯一主人。
  • 中國史上真正的三大猛將,呂布關羽都排不上號,第一被教科書刪除
    喜歡歷史的朋友,肯定對於歷史上出現的很多將領有過或深或淺的印象,雖然說每個人心目中最認可的將領可能不是同一個人,但是我們今天要聊的這三員猛將應該是被公認的我國史上真正的三大猛將。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熟知的蜀國名將呂布和關羽,在這三人面前都排不上號。
  • 諸葛神機妙算居然算到了數百年後的事情,一代猛將也背後冒冷汗
    諸葛神機妙算居然算到了數百年後的事情,一代猛將也背後冒冷汗說起智慧中國人首先就會想到諸葛亮,諸葛亮的八陣圖布兵點將,直到宋朝還是武將必修課,軍事地位從未落出過十哲;諸葛亮的出師表,千古第一政論文,無人超過,也是大家中學必學的文章
  • 家喻戶曉,卻並不存在的十大猛將
    中國歷史上,因為存在著戲曲、演義、話本等諸多形式的民間文化傳播途徑,許多人為了增添某一段歷史的精彩演繹程度,所以虛構了很多十分厲害的角色,來豐富那段歷史的趣味。虛構猛將根據《說唐傳》、《水滸傳》、《殘唐五代演義》、《楊家將》、《三國演義》、《說嶽全傳》等民間話本演義和小說
  • 中國古代第一猛將:和項羽齊名,最後卻慘遭五馬分屍!
    今天我們將的是武力值跟項羽一樣五代時期的第一猛將,李存孝。雖然五代十國出了很多名將,如:王彥章、高思繼、劉知遠、李嗣源、石敬瑭等。但排名第一的永遠都是他。李存孝從小就展現他非凡的練武天賦,力大無窮並且勇猛非凡,曾打死過猛虎。後來被晉王李克用收為義子。
  • 此人是唐朝第一猛將,車裂時牛都拽不動,死後墳墓幾千年無人敢盜
    中國的歷史上從來不乏勇猛的將士,因為隨著歷史的朝代的更迭,必定會有戰亂,而戰亂一出,必定會有猛將在其中。一般來說能得到一名猛將,則是一個人的幸運,因為一個猛將可能會讓君主得到整個江山。但是一般來說猛將再厲害,一旦他功高蓋主,名聲蓋過了君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下場,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定律。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武功蓋世,而且忠心耿耿,但是最後卻沒有一個好的下場。歷史不斷的更替,每一個王朝從開始走向覆滅,中間都會有很多的將領死去,也有很多無辜的百姓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