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坐入定?打坐入定的好處

2020-12-04 佛音妙法大智慧
佛音妙法大智慧

打坐是入定的常用方式,越往高境界修持,雙盤也就越必不可少。下面為你介紹如何打坐入定和打坐入定的好處:

選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然後盤腿打坐,如果可以雙盤的話儘量雙盤,不能也可以先單盤,就是一條腿壓在另一條腿上,男的左腿壓右腿,女的相反。雙手結定印,儘量放空思想,不要想事情,念頭都不要有,這樣,慢慢的就可以入定了,但一開始可能入不了定,所以要堅持。思想放空也要平時不執著方能做到。

入定即入於禪定。有時得道者的示寂,也稱為入定。定為三學、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專注於一境。可區分為有心定、無心定等種。有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為等待多年後將出現於世的聖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彈指為佳。據《大唐西域記》載,摩訶迦葉受佛遺囑,入定於雞足山中;清辯論師則沒身於南印度阿素洛宮,以待彌勒出世。《大智度論》亦云入定者,水火不能害,亦不命終。在瑜伽和右腦冥想中,入定亦為進入α波狀態(或曰變性意識)的稱呼。

先把入定感覺講一遍:當感覺到身體逐漸、逐漸消失;接著感到自己的呼吸逐漸由粗變細了;接下來感覺到自己的念頭逐漸、逐漸減少,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即是進入定中了。死亡的過程和入定是一樣的。

按照佛教的禪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種禪定,都要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這樣漸進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備一些因緣,就是當時要離五蓋。所謂五蓋是:昏沉、掉悔、嗔、疑,還有貪慾。當這些煩惱沒有現前的時候,如果修法正確,都有機會入定。如果有這些煩惱在的話,就很難入定。除了煩惱的因緣之外,身體上有某些障礙,也會影響入定。入定的人一定會覺得全身很舒服很快樂,這快樂的感覺會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

參禪打坐可以健康身體、卻病延年,是這樣的嗎?

佛教在修習禪定過程中,有一些調身調氣、息心靜坐的方法,是有強健身體、卻病延年的作用,但這不是佛教參禪靜坐的目的。佛教修習禪觀(包括各宗的修觀),是為的制心一處、參究真理,以期顯發智慧、徹見法性,此即所謂明心見性、解脫自在。至於靜坐氣功只是修禪的形式或基礎,卻病延壽也不過是修習禪觀實踐中的副產品,佛教並不專門提倡這些並以之為目的。但初學靜坐的人必須懂得這些調身調氣的基本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狀態,避免禪病的發生,才能保證修習禪觀的順利進行。

相關焦點

  • 打坐時怎樣入定
    打坐,如何讓心靜下來,如何才能少一些雜念,如何才能不想東想西,這是許多打坐人的想法和目的。心靜,是安定、覺照的狀態。讓心靜下來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種。這裡是從佛經記載的「心一境性」角度,而說的靜心入定的方法。
  • 打坐,讓自己入定的兩個秘密!
    打坐是一種功夫,能夠堅持打坐的人,都很簡單。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工作的節奏也越來越快,能讓自己靜下心來打坐,真的不容易。有人說,打坐腿疼,感覺無法入定,這樣會不會影響到平時的工作?其實,打坐腿疼,是天地能量在打通腿部的經脈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俗話說「通則不痛,通則不痛。」當你腿部的經脈打通了,它也就不痛了。那麼,是不是腿痛就無法入定呢?打坐中,各種神奇的現象都會出現。打坐的腿痛,與人的入定,沒有直接的聯繫。真正打坐入定,有兩個秘密,只要能做到,你打坐就能入定了。第一個秘密:為人要善良。
  • 打坐中如何更好的把握入定
    初修如何入定,如何自由出入定境?今天懋福道人跟大家交流一下,怎樣訓練的自由出入定境。訓練的關鍵,就是要懂得如何入定與出定,不懂修禪定的人,即使曾經入過定,也是每次坐下來,就等待體驗他以前靜坐的感受。依靠期待上一次曾經靜坐的體驗而入定。不相信定是可以隨時進入的。過去傳記裡記載,修行人出入自在,坐脫立亡,轉世不迷者很多。
  • 打坐,到底怎樣才能入定?
    打坐,是很多法門必修的一門功課。不同的修法中,打坐入定的要求也不同。不管要求區別有多大,但是都要求打坐能入定,不能入定,就無法達到打坐的效果。打坐到底怎樣才能入定呢?佛教中戒定慧,通過平時戒掉自己的一些行為,讓思想達到清淨的地步,到了打坐的時候,思想中就不容易胡思亂想,打坐就很容易能定得下來。讓思想清淨,不同的法門,其修法也不同。我們身處紅塵之地,佛家稱之為有情世界。在這個有情世界裡,我們有種種的恩愛無法捨棄。
  • 禪定、打坐、入定秘訣
    入 定 訓 練佛家叫禪定,道家曰打坐,我們叫入定。下面介紹入定修練的訓練方法和標準:為什麼要進行入定訓練,這是屬於哪個層次的?練功第一個階段先入靜,放鬆是關鍵,放鬆之後逐漸過渡到入靜。出世訓練即與世隔絕,專門每天去打坐,慢慢的把世間的煩惱扔到一邊,很快入靜入定。入世訓練即在煩雜,噪亂的社會環境中去練。一般是在晚間,什麼事都沒有,23—1點時,我們不強調這個時間,我們強調活子時,不受時間限制。站著,坐著,躺著都行,一般來說,晚間以坐為好,要含胸拔背,否則容易將氣窩在胸部,頭正且下頜微收,眼帘微垂,眉心舒展,面帶微笑。
  • 打坐,讓自己入定的關鍵訣竅
    不同的法門中,對入定的要求也不同。道家入定,要求「惚兮恍兮」;佛家入定,要求「物我兩忘」。無論是哪一種要求,你先要懂得進入入定的方法。無論是佛家還是道家各門各派,對自己入定的方法,都諱莫如深。其原因是他們要找個好的徒弟,才會傳給他真正的方法。
  • 打坐實修雜談——打坐「入定」與 打坐「睡覺」有何不同?
    打坐「入定」不是睡覺,看起來是不動了,坐在那裡多久自身並不知道,但實修者內心清楚,有什麼動靜、什麼情形,內心都明白。打坐睡覺是昏沉了,什麼也不知道,智慧門關上了。 再來看外坐區別:打坐入定,實修者的頭是直的,不會歪來歪去,也不會前俯後仰。  而打坐坐著睡著了,實修者的頭會耷下來,類似叩頭。
  • 打坐入定要注意的事項
    雙盤打坐是最容易入定的方式,在練打坐之時找一個墊子,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太軟會影響到脊柱的健康,太硬了尾椎會痛。若是練出毛病來,還不如不練。初練打坐的人心中往往會有雜念,從而心緒不定,影響打坐。我們都是人,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所以在初練打坐時產生雜念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在打坐時心中的浮現的想法往往都是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或是想要成為的人,但在打坐時,這些個想法卻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因為這些想法不但會使我們無法達到打坐的目的,還會嚴重的還會影響身心健康,有的人因此而落下病根,還有的人甚至因此而精神失常。那麼在打坐中產生了雜念應該怎麼辦呢?
  • 佛教:打坐是為了入定,那麼入定又是為了什麼?佛陀這樣開示!
    很多打過坐的人都知道,就是自己在平時好像心沒有什麼雜念,但是在打坐入定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念頭,實際上這個恰恰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妄念」,打坐過程人外形是沒有任何的動作的,但是他的意念活動卻是非常的活躍,如果在打坐的時候,你出現這些妄念的時候,你的思想沒有加以抑制,任由它妄想,你的打坐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效果的。
  • 為什麼打坐許多年,你還無法入定?
    打坐入定是一件「神奇」的事,能讓人進入一種「惚兮恍兮」,似空非空的狀態。有人說,打坐只有真正能入定,才算是入門。對於許多人,打坐能入定,或許是「終生追求的目標。」佛教道教打坐,都講究入定。因為都對入定很新奇,就想:是不是入定後,就能「魂遊太虛」了或者入定後,能像佛陀那樣,去忉利天?有的人甚至直言:如果真能做到那樣,哪怕能入定去一次,這一輩子也值了。打坐到底能不能去忉利天我們不知道,但是一般入定後,能「魂遊太虛」,則是有可能。不過,前提是,你打坐能進入定中。如果無法入定,其它的都是虛妄。
  • 打坐:入定的兩種方法,做到一種,也很不錯!
    打坐起作用的原因,就是通過打坐,進來讓自己的思想安靜下來。儘量不要讓大腦產生過多的活動。這樣就能「節約」自身血液以及對氧氣的消耗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打坐,有些人發現,打坐可以進入一種「玄之又玄」的狀態。有的人稱這種狀態為「惚兮恍兮」,有的人則稱之為「入定」。
  • 打坐時,牢記這一個字,輕鬆入定!
    現在的人們,很多都喜歡打坐。打坐除了能讓人達到輕鬆的目的外,還能讓一個人,氣質提升。甚至在集中注意力、身體素質等各方面,都有好的提升。有人和我說,他打坐一段時間,感覺自己注意力集中了。這是他在平時,不可想像的。
  • 佛家和道家打坐入定的正確方法
    當你開始打坐時,你認為打坐是一種神奇的活動。如果你能做對,我想打坐會揭示你的真實本性,發展你的智慧,給你內心的平靜。你可以選擇任何舒服的打坐姿勢,但是你的注意力都要集中在你的內心,你的姿勢應該支持你的練習,而不是分散你的注意力。
  • 道家傳統文化——打坐入定時的真實感受
    打坐入定後,會見到一團光,雙腿會有非常舒服的感覺,聽不到自己呼吸的聲音,非常靜,室內很小的聲音都會聽得到。下面星火情殤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這個問題。雙盤打坐,眼睛要閉上,半睜半閉不容易入定,心中會不靜,看著眼前的光線會感覺很累,眼睛全閉上之後,什麼都看不到的情況下,心裡非常輕鬆,但是坐久了會有打瞌睡的感覺,所以早上睡醒以後打坐效果最佳,容易進入狀態。
  • 打坐入定的三種狀態,你出現的是哪一種?
    打坐時,會出現的狀態千奇百怪。有的人感覺全身發熱,但是不感覺燥,一種很舒服的那種熱。有的人感覺身體某處像有螞蟻蟲子爬的感覺,但是用手一摸,那裡卻沒有任何東西。還有的人打坐時,感覺身體某處一「震」,但是卻不是自己主動讓它「震動」的。
  • 打坐時,怎樣才能真正入定?
    為了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心情越來越放鬆,很多人選擇了打坐的方式來調節。一方面打坐能控制自己的心,再則能調節自己的呼吸。在雙重調節之下,就能達到讓自己身心舒泰的效果。有人說從一個人平時的呼吸節奏,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氣質。
  • 打坐入定,有這三個目的,看看你知道嗎?
    也有的入定時間稍微長一點,但是也超不過三分鐘。這是因為,你平時能完全控制自己心念的時間,也超不過三分鐘。即便如此,一個人能進入定中,也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事。因為它證明你的境界,已經超越了98%以上的人了。打坐能入定,確實值得可喜,那麼,是不是入定,就是打坐的「最終」呢?其實還不是的。打坐入定,也是有目的的。
  • 打坐時一心不亂,才能真正入定!
    在平時,戒掉自己一些不好的習慣時,人的思想逐漸變得清淨,在打坐中,思想就不會有很多的想法,打坐就能逐漸入定。不僅是佛教中講究打坐,道教,很多不同的法門,對打坐也很看重。不管他們對打坐的要求有多大,但是最終目的,是讓人在打坐的時候,能夠真正入定。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人的心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 打坐的幾種境界,到底什麼程度算是入定?
    打坐也叫入靜,也叫專注,專一。道家叫抱元守一,佛家叫坐禪入定。什麼程度才是入定,這個問題很複雜,但是可以簡單的說。入定之前一定是入靜。這裡面過去練功打坐的有一行話,叫久坐必有禪。很多領仙、修行的人一上來就追求入定,如果你能入定代表你已經修到一定果位了。
  • 通過打坐實現入定,禪修者能依序證得不同的覺悟,獲得最終的解脫
    佛法的禪修者打坐,不能像常人一樣,為了自我放鬆,為了修身養性。也不能僅僅為了控制自己的情緒,改變自己的脾氣,而是要實現制心一處的入定。主要原因有以下六點:一、禪修者必須入定,才能明確地知道制心一處的解脫境界。不管通過什麼方法實現入定,目的都要實現制心一處。後續的所有修行,都要用到制心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