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坐是入定的常用方式,越往高境界修持,雙盤也就越必不可少。下面為你介紹如何打坐入定和打坐入定的好處:
選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然後盤腿打坐,如果可以雙盤的話儘量雙盤,不能也可以先單盤,就是一條腿壓在另一條腿上,男的左腿壓右腿,女的相反。雙手結定印,儘量放空思想,不要想事情,念頭都不要有,這樣,慢慢的就可以入定了,但一開始可能入不了定,所以要堅持。思想放空也要平時不執著方能做到。
入定即入於禪定。有時得道者的示寂,也稱為入定。定為三學、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專注於一境。可區分為有心定、無心定等種。有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為等待多年後將出現於世的聖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彈指為佳。據《大唐西域記》載,摩訶迦葉受佛遺囑,入定於雞足山中;清辯論師則沒身於南印度阿素洛宮,以待彌勒出世。《大智度論》亦云入定者,水火不能害,亦不命終。在瑜伽和右腦冥想中,入定亦為進入α波狀態(或曰變性意識)的稱呼。
先把入定感覺講一遍:當感覺到身體逐漸、逐漸消失;接著感到自己的呼吸逐漸由粗變細了;接下來感覺到自己的念頭逐漸、逐漸減少,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即是進入定中了。死亡的過程和入定是一樣的。
按照佛教的禪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種禪定,都要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這樣漸進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備一些因緣,就是當時要離五蓋。所謂五蓋是:昏沉、掉悔、嗔、疑,還有貪慾。當這些煩惱沒有現前的時候,如果修法正確,都有機會入定。如果有這些煩惱在的話,就很難入定。除了煩惱的因緣之外,身體上有某些障礙,也會影響入定。入定的人一定會覺得全身很舒服很快樂,這快樂的感覺會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
參禪打坐可以健康身體、卻病延年,是這樣的嗎?
佛教在修習禪定過程中,有一些調身調氣、息心靜坐的方法,是有強健身體、卻病延年的作用,但這不是佛教參禪靜坐的目的。佛教修習禪觀(包括各宗的修觀),是為的制心一處、參究真理,以期顯發智慧、徹見法性,此即所謂明心見性、解脫自在。至於靜坐氣功只是修禪的形式或基礎,卻病延壽也不過是修習禪觀實踐中的副產品,佛教並不專門提倡這些並以之為目的。但初學靜坐的人必須懂得這些調身調氣的基本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狀態,避免禪病的發生,才能保證修習禪觀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