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10月30日,中石油渤海鑽探總經理周宗強跳河自殺,不幸去世。目前死亡原因尚未書面通告,所以具體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是中石油的一份內部訃告解釋,周宗強自殺的原因有部分是因為工作壓力。
1964年出生的周宗強現年54歲,在別人眼中一直是被羨慕的高管,2003年就開始擔任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2013年2月兼任陝西延安石油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2017年初任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鑽探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然而並不是只有掙扎在生活線上的人才有壓力,每個人都會有。學生有升學、考試的壓力;職員有業績、生活的壓力;老闆有對手、效益的壓力......生活中各有各的壓力。
前段時間,河南一名姓張的女教師留下一封遺書帶著孩子自殺身亡。張老師任教於新安二高,剛休完產假就帶高三的課程,由於新生兒還小加上高三的課程比較緊,負責任的張老師經常抱著孩子備課到晚上10點。
班級考試成績不理想遭到學校領導開會點名批評,就這樣張老師患上了抑鬱症。張老師多次找學校請假想休息,學校都以高三課程緊而拒絕張老師的請求,張老師的家人找校長請假也被婉拒,所以張老師一直拖著病在工作。
終於,張老師在學生們參加完高考的七月底堅持不住了,帶著大女兒跳樓自殺。
壓力是動力的源泉,沒有壓力就沒有欲望,沒有欲望怎麼可能有動力?
由於社會的分工不同,所以我們所處的地方不同,我們各司其職,一起運轉這個國家。有的壓力是被人施加的,但是有的是自己給的。那些由於工作壓力過大的人,為何不辭職而選擇自殺呢?
首先,選擇自殺的人都是陷入絕望中的人。
對於沒有成家的年輕人來說,因工作壓力自殺的人不是很多,因為年輕人還不需要養家,身上的責任不是很大,所以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大不了不幹,反正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這些人選擇自殺基本都是因為受到了不平等待遇,比如工資不給,合法權益受到剝奪......
年輕人血氣方剛,容易產生極端的想法。對於目前處於這樣狀況的年輕人,我想告訴你們,自殺是懦夫的表現,你們的自殺最多能給公司帶來一些經濟上的損失,而你失去的是最寶貴的生命,很不划算。
遇到不平等待遇或合法權益被剝奪要勇於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別傻傻的以自殺來'懲罰'公司,富士康那麼多跳樓自殺的,公司依然照常運營。連自殺都不畏懼還害怕合法維權?
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來說,這部分人因壓力自殺的比較多。因為中年人父母年齡大了,失去了勞動力,更嚴重的是因身體不好還需要照顧。中年人不管他們工作的壓力多大都默默沉受,因為他們不敢辭職,如果他們沒了工作,家庭可能就無法正常運轉。
常年的重壓之下,有的人會化'悲憤'為動力,加倍的努力工作,得到賞識,改變現狀;然而有部分人即使怎麼努力也無法掙脫命運的牢籠,一直停滯不前;還有的人,面對重壓,日漸沉淪,繼而更加不被賞識,最終走上不歸路。
有些中年人自殺是感覺自己生活無望,沒有臉面對自己的父母、妻兒;有些則認為自殺或許能得到公司大筆的賠償,正好可以改變家庭的狀況。
這些人想法很簡單,為了家庭而死。也許自己能力不夠,無法給親人改善生活條件,但是條件在艱苦能有巖石裡的小草艱苦?到了吃不飽穿不暖的地步?之所以感到生活無望,是因為你的視野被局限在眼前,被暫時的困難給嚇到了,希望一定會有,得靠自己爭取,人沒了就徹底沒了希望。
還有些人認為自己的死可以給家人帶來一筆不菲的賠償,發揮自己最後的餘熱。但是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的錢,親人用的真的安心麼?如果安心那你的舉動顯然是不值得的。
現在的社會,只有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有能動,就算不能動也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只有肯努力,總會有一席之地是屬於你的。幾十年前上億的兄弟姐妹都被你幹趴下了,眼前的局面能有當時緊迫?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一輩子哪能順風順水?不管工作壓力有多大,自殺都是不可取的。自殺是極其自私的行為:對不起十月懷胎的母親,對不起養育多年的父母,對不起當初山盟海誓娶進門的媳婦,對不起你帶到這個世界的孩子.....
不管暫時有多困難,用敢於面對死亡的勇氣去面對它,我相信連死都不怕的人什麼都有可能。做一次人不容易,還望大家珍惜這次做人的機會,不管是轟轟烈烈還是平平淡淡,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