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性免疫惹爭議,聽起來很像達爾文進化論,英國華僑都想回國

2020-12-07 網易新聞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說,要實現群體免疫,需要有約60%的人口染病並獲得免疫力,但也可能需要高達70%或更多。一分錢不花,讓新冠病毒在英國隨意傳播,然後英國人就集體產生抗體了,從而達到群體免疫的功效,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注意重點!一分錢不花,一勞永逸解決問題。言下之意,大家都感染上新冠病毒,扛不住的掛掉,扛得住的產生免疫力,基因也因此更強大!這聽起來真有點英國人達爾文進化論的味道,人類已經進化了上百萬年,還需要再來一次物競天擇嗎?

在義大利,丹麥,西班牙宣布封國之際,大西洋上的島國英國卻還是舞照跳,球照踢,學照上!當然,新冠病毒也在飛速傳播!但英國民眾坐不住了,在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上面所說的應對措施之後,瞬間超市裡的生活物資被搶購一空!在英國的包括留學生在內的華人很自然的就想到逃離英國,我可不想做達爾文生存試驗的犧牲品!你們誰掛我管不著,我可是花大價錢來這裡留學,學習先進科技和經驗的,不想當小白鼠!

根據歐洲時報的報導,針對許多留學生來說,特別是英國的留學生,這是一個離別的季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現在在歐洲已經肆虐,英國方面確診病例超過1000,歐洲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萬,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很多英國留學生選擇回國,現在英國留學生登上從英國飛往我國的飛機,但是在這些地區似乎沒有任何檢測,也幾乎沒有防控措施,一切好像是非常的正常,到處都是來自義大利和法國的旅客,讓留學生感到非常的擔心。

但是上了飛機之後,所有的乘客都戴著口罩,幾乎所有人都戴著護目鏡,因為飛機是一個密閉的空間,很多我國的留學生在12個小時都沒有摘下口罩,因為很多英國人並不在意。但是回到我國之後,檢查就變得非常多了,要經過很多道關卡,回國之後也會被隔離14天。但是,小編認為,英國留學生應該做好自我保護,而不應該草率決定回國。

在英國的我國留學生,大多數在20歲-30歲之間,都是年輕力壯的青年人。以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20歲-30歲患上新冠肺炎基本上都是輕症,死亡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患上新冠肺炎,如果不隱瞞相關症狀,也無法回到國內。如果隱瞞了相關症狀,即使能夠回到國內,恐怕也要面臨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刑事調查。廣大留學生群體更應該做好自我保護,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大型聚會以及親密的身體接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英國實踐達爾文進化論,推出群體性免疫療法,中國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西班牙確診4334例,德國3481例,法國2876例,連瑞士都已經確診1137例。挪威,瑞典,荷蘭,丹麥,英國,比利時,這些國家的確診人數都超過了500例。截至3月14日,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1145例,比前一日增加了347例,死亡病例21例,幾乎是前一日11例的2倍。
  •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恩格斯在總結十九世紀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時,指出有三大發現,即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進化論。進化論就是由英國傑出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的。查理。羅伯特。他的父親認為這些活動是荒廢學業」的貪玩,便於1828年把他送進創橋大學神學系,想使他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枯燥的神學課程更使他感到厭煩,他仍然把大量時間花到聽自然科學講座和閱讀自然科學的書籍上。在這裡,科學家漢斯羅教授對他的影響很大。1830年,在漢斯羅的鼓勵和幫助下,達爾文開始了地質學的研究,並且跟隨地質學家塞治威克教授到北威爾斯去進行過古巖層的地質考察。
  • 漫談進化論——達爾文與華萊士的故事
    生物學巨匠達爾文說起達爾文大家應該十分熟悉,他是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者,發表了震驚世界的《物種起源》。他曾經乘坐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有力地撼動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在十九世紀的統治地位。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定律),稱讚他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
  • 達爾文進化論有什麼缺陷
    達爾文進化理論自誕生以來,就長期處在爭論的漩渦之中,爭論不僅來自宗教,也來自學術界內部。宗教方面利用現有進化理論中的問題來否定生物進化的理念,學術界也遠沒有達到取得共識的程度。那麼,關於進化論大家爭論的焦點在哪裡?
  • 改變世界的思想——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所有這些促使他通過自然選擇來發展他的進化論,但他花了數年時間研究和撰寫各種其他科學論文,尤其是關於小獵犬收集的。他的工作幫助他完善了他的理論,因為他越來越相信它的科學價值。達爾文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害怕被嘲笑和拒絕,這導致他把他的想法隱藏起來,因為他想收集儘可能多的證據,並儘可能完善它們。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達爾文進化論原文是什麼呢?準確的說,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科學理論,從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胡克等,經歷了無數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遺傳生物學等研究,一步步不斷發展的學科。進化論是尋找生命演化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其一直也在變化,一直在更新。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一直被異化,尤其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 真理:達爾文的進化論又被推翻了?(上)
    還有遺傳學家史蒂夫瓊斯說,進化論是一張政治沙發,誰的屁股坐上面,它上面就會變成什麼形狀。我想,這兩個評價最好地形容了支持進化論的人中對進化論的誤讀。而反對進化論的一派的觀點,有時候聽上去就特別玄,好像很了解細節似的,煞有介事地跟你說,進化論解釋不了人類的出現,因為它缺了一環。更有一些人甚至覺得進化論隨時都要被推翻了。
  • 我們都錯了,進化論創立者原來不是達爾文!
    只是在朋友們的再三勸說之下,達爾文最後才同意讓自己的手稿和年輕人的論文一起公開出來。又過了一年,《物種的起源》出版了,達爾文從此獲得「進化論之父」的崇高榮譽,而那位與他幾乎同時提出進化論的年輕人,卻被後人不公正地遺忘了。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來談談這位天才的年輕人。
  • 飽受爭議的達爾文進化論,到底有哪些問題?
    註:本文只是列舉達爾文進化論的一些不足之處,並非反進化論。達爾文在達爾文進化論創立後的140多年間,一直爭議不斷。也確實,達爾文進化論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首先,達爾文進化論過分強調進化的「漸變性」,也就是說,自然界的進化是連續的,不存在跳躍性,生物經過漫長的的演變,從海洋到陸地、從低等生物進化為高等生物。所以,不同物種間的進化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過渡型生物,而且也只能從化石中尋找。
  • 人類的演變: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如何進化?
    提出充分事實和理論來論證生物的進化並且取得勝利的,是英國的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他創立進化論學說的時候,正是英國資本主義向外擴張時期,年青的達爾文,富有科學進取的精神。他到南美洲時,採集了許多生物標本,對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動植物作了廣泛的考察,確立其生物進化的觀念。1836年回國後,就專心致志地研究生物進化問題。1859年,他發表了著名的《物種起源》一書。他認為物種可變,主張現存的物種是由過去的生物發展而來的,生物不斷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生物在世代相傳中有變化的理論,就是生物「漸變論」,也就是「進化論」。
  • 了不起的達爾文和「離經叛道」的進化論
    似乎人人都知道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知道所謂的「適者生存」,知道人類的祖先與猿類有著親密關係。可是除此之外我們還知道多少?科普暢銷書作者吳京平在《達爾文的戰爭》中,就以講故事的方式,將我們帶入達爾文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幫助我們重新認識他和他的研究,以及其中我們習以為常的觀點最初發布時引發了怎樣的轟動。「達爾文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家族,」《達爾文的戰爭》中寫道,「達爾文的祖父伊拉斯謨斯是一代名醫,連國王都要請他看病,而且還想請他當御醫,但是被伊拉斯謨斯謝絕了。
  • 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也是進化論的奠基人,他就是達爾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查理·羅伯特·達爾文,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英國魯茲伯裡的一個醫生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是名醫,祖父還是動物學家。達爾文從小酷愛花、草、蟲、魚,他還喜歡打獵、釣魚,採集的動植物標本擺滿了他的小臥室。
  • 英國國教擬就150年前打壓進化論致歉達爾文
    日前,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國教打算為150年前打壓進化論一事,向英國著名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發表正式的道歉聲明,雖然達爾文本人逝世已有126年。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4日報導,英國國教將發表一份聲明,聲明中承認,教會當年在否決達爾文的理論上「過於自我防衛」與「過於感情用事」。
  • 歷史上的今天 |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去世
    達爾文跟隨「貝格爾號」穿過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達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達爾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質、動植物的特性,採集了無數的標本,並將自己的發現做了詳細的觀察筆記。經過了5年的時間,達爾文遊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區,終於回到了英國。在環球航行的過程中,每個地區都存在著既相似又不一樣的物種,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島環境相似,但是物種卻不相同。
  • 達爾文與進化論活動簡介
    網易探索60天帶您重讀進化論,第一期:從達爾文環球開始說起。這一期,網易探索帶領大家從達爾文環球開始,一起來認識達爾文生活的時代,了解進化論的產生背景,以及進化論的核心理論。 「永遠的達爾文」活動是為紀念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物種起源》面世150周年,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和中國科技部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合作,於7-9月在西安、重慶、福州和上海舉辦「永遠的達爾文教育巡展」。此期間,網易探索、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及科學松鼠會攜手合作,推出四期「永遠的達爾文」線上活動,60天帶您重讀進化論。
  • 達爾文的進化路
    大約20年後,達爾文將他的所見所聞,以及對雀科鳥類適應不同島嶼環境方式的理解,整理成為一套完整的進化理論,著重強調了自然選擇的力量——正是它確保優勢性狀能在種群內代代相傳。多年來,雖然科學界和宗教界的批評家們總在批判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觀點,但這套理論卻像一把鑰匙,開啟了一個似乎永無止境的研究領域。
  • 英國國教擬就150年前打壓進化論致歉達爾文(圖)
    達爾文將獲教會「平反」  「查爾斯·達爾文,英國國教欠你一個道歉。」  新快報訊 日前,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國教打算為150年前打壓進化論一事,向英國著名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發表正式的道歉聲明,雖然達爾文本人逝世已有126年。
  • 進化論只是達爾文理論?它何以被廣泛接受?談談進化論的歷史
    但至於叫「進化論」還是叫「演化論」並不重要,因為它就是指生命發展演化的這套理論。而關於生命發展演化的假說,其實在世界多個文明的早期都曾有過雛形。比如在西方,現代普遍會把進化論最早的雛形追溯到古希臘時代的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當時包括阿納克西曙德和恩培多克勒在內的一些學者都曾提出過一種有機物可以從另外一種有機物演化而來的假說。
  • 演講稿範文:達爾文創立進化論
    演講稿範文:達爾文創立進化論(每日觀察0357) 文/樊榮強 進化論對現代人是常識,但是在150年前卻是異端邪說。進化論是由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的,他生於1809年,1882年病逝。他於1837年開始進化論的研究與寫作,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系統地闡述了進化論學說。核心觀點是:所有的生物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在遺傳、變異、生存鬥爭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展變化的。因為生物都有繁殖過剩的傾向,而生存空間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須「為生存而鬥爭」。
  • 歷史上的今天——一個平凡人的偉大成功,達爾文與他的「進化論」
    1882年4月19日,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逝世。在科學史上,沒有任何人像達爾文那樣受到如此多的關注和批評,也沒有任何一個科學理論能夠像進化論那樣引起了如此激烈和持久的爭論。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發表,立即在英國知識界產生了強烈反響,並且在1860年爆發了赫胥黎與威爾伯福斯之間的著名爭論——牛津論戰。如此偉大而又富有爭議的人物,他擁有怎樣的人生呢?一個愛玩蟲子的不務正業男孩小學時,達爾文學習成績中等,但酷愛閱讀,從小就對觀察和收集植物感興趣,特別是甲蟲和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