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摒除成見,去監獄講佛法因果,促進囚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2020-12-15 吳學華講歷史

讀傳而敬師,敬師而敬佛。法布施得智慧,財布施得財富,無畏布施得健康

請幫忙轉發本書,功德無量!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有話要說:很多有心向佛的讀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的其中一個章節之後,就留言說要保佑什麼什麼的,其實這是你們內心的一種祝願,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報,還需多多行善積德,並不是嘴巴上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就會保佑你。心不善,不捨得去付出努力,自然就得不到福報。那些處在人生迷茫中的朋友,建議你們沉下心來,好好看完這兩本書,看看這兩個得道的高僧,是怎麼做人處事的,相信你們對人生會有一個真正的領悟。)

話說大醒等人對整頓僧伽制度之事請求印光開示,印光對僧人不守清規的現象實在是見得太多了,甚至還曾當面斥責他們是「賤僧」。然而,大師始終不肯宣揚僧人過錯,只是說:「這件事情太大了,牽涉國家制度,非我等僧人所能為,還是自律自尊、老實念佛吧!」

且說民國15年(公元1926)夏天,印光大師應無錫僧俗一再懇求,來到無錫佛學會。聽說大師蒞臨,無錫的善男信女踴躍前往,三日之內,皈依的男女弟子多達兩萬餘人,可謂盛況空前,是無錫前所未有的大法緣。一時之間,大街小巷讚嘆不絕,一個皈依的屠夫逢人便說:「真箇是活佛臨凡,才能讓我這頑石點頭啊!」

晚上,居士秦效魯拜謁,呈上自己寫的《獄中讀莊老》,請求大師棒喝。

原來,大師的文鈔流傳,江蘇省監獄當局也很重視,請求大師派出弟子前去宣講佛法因果,以促進囚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印光大師欣然答應,出任江蘇省監獄感化院院長一職。當時,座下弟子表示反對,認為自己是佛門清修弟子,所謂「生不入牢門,死不入地獄」,豈能進入監獄跟囚犯等量齊觀?

大師對他們苦口婆心開導道:「普渡眾生是我等僧人的天職,佛祖說眾生皆可成佛,十惡不赦之徒尚且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們豈能將他們拒之門外?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等拯救他們的靈魂,同樣功德無量哪!」

座下弟子這才恍憣然省悟,兩個修行好的弟子自願擔當重任,到監獄去宣講佛法因果,組織監獄囚犯學習文鈔。在大師的感召下,一些囚犯果真洗心革面,甚至還有好多人決心皈依佛門。這個秦效魯原是讀書人,曾因財產官司入獄,在監獄裡面想到莊子、老子「於世無爭」的觀念,便寫出這《獄中讀莊老》一卷。得知印光大師來到,專程前來拜謁請求皈依。

對秦效魯的事跡,印光大師早有耳聞,當即將他寫的書稿瀏覽一遍,直截了當地說:「居士能憣然省悟,足見居士心有慧根。你先別說皈依的話,且聽我給你說說前賢典故。那西晉時代,陶淵明本來也想跟隨慧遠大師學佛,卻始終難下決心。躊躇再三,便對慧遠大師說:『我生性酷愛杯中之物,首先違反了佛門大戒。』慧遠大師當即說:『他人不能寬恕,先生如果能來,我特意寬容於你。』那陶淵明怦然心動,終究想到一旦身入佛門,便得謹遵戒律,最終還是徘徊而去。千古以來,慧遠大師在佛門留下的成就,跟陶淵明留下的高士名聲,乃是聖凡異果,在於當下一念之間而已。莊老之學,講究的是應順自然於世無爭;佛學講究戒律自持往生淨土,二者修行各異而殊途同歸,請居士三思而後定奪。」

秦效魯原本崇尚莊老於世無爭,對佛家的往生淨土心存疑慮,一聽二者殊途同歸,便豁然領悟說:「大師學貫古今,熔儒佛莊老於一爐,令弟子豁然開朗,情願皈依座下!」

大師欣然含笑,收錄秦效魯為皈依弟子,並勉勵他說:「居士歷經劫難,能憣然醒悟,可喜可賀。老衲有一言相贈:從此修身養性,淡泊名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則終身心在淨土!」

這邊秦效魯欣然領命,那邊佛學會的侯三保求見,奉贈昔年旅行普陀山日記,懇請大師指點。大師知道侯三保是辦學校的,開口便問:「你是辦學校的先生,試述何為三太?」

侯三保猝不及防,一時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一張臉羞得通紅。大師微笑說:「老衲是陝西人,自幼對三太敬仰之至,故此隨口說及,居士切莫在意。老衲以為,周室能創下八百年宏偉基業,肇始於太任、太姒、太姜教化萬民。你正在辦學校,必須發揚三太的經訓,庶幾能救國救民,敬請居士時刻留心!」

侯三保開始以為,印光大師只是淨土泰鬥,以勸導世人信奉因果為己任,自己也就見識見識這個名動天下的老和尚罷,萬萬想不到大師不但精通曆代典籍,而且心裡想的是救國救民的大事,不由得肅然起敬:「弟子原本認為自己肩負教書育人之重任,而大師身在佛門遠離紅塵,二者之間風牛馬不相及,不意大師想的是救國救民,弟子慚愧萬分!」

大師微微一笑說:「老衲原本一心遠離紅塵而出世,歷經歲月滄桑,方才領悟出世還得入世,必須融會儒佛教化世人,方能實踐佛祖普度眾生的宗旨。」

那些僧俗人等聽罷,一個個對大師淵博的學識讚嘆不已,更對大師悲天憫人的寬闊胸懷敬仰萬分。正當他們讚嘆不絕的時候,諸希賢校長與過女士前來拜謁大師,懇求收為弟子。(預知印光大師會不會收下他們,請私信我,布施功德看全書)

相關焦點

  • 修學佛法應建立正確的因果觀
    這一世值遇百丈禪師,幻化成老人向百丈大師請教而除去五百世的知見疑雲。"不落因果」是沒有因果,所以他的答覆錯了。大修行人是指佛.法身菩薩,他們還有沒有因果報應?有,如果沒有,佛陀在世就不會有魔王波旬.提波達.多六群比丘障礙破壞佛法,甚至於現在還依然有人誹謗佛陀及佛法。「不昧因果」就是因果有,他清清楚楚,一點不迷惑。
  • 印光大師:臨終預知時至談笑中坐逝。人生如此灑脫非佛法怎能做到
    印光大師:臨終預知時至,談笑中坐逝。人生如此如此灑脫非佛法怎能做到?【印光大師開示】佛法大無不包,細無不舉。譬如一雨普潤,卉木同榮。修身、齊家、治國、親民之道,無不具足。且如宋儒發明聖人心法,尚資佛法以為模範,況其他哉?但宋儒氣量狹小,欲後世謂己智所為,因故作闢佛之語,為掩耳盜鈴之計。自宋而元而明,莫不皆然。試悉心考察,誰不取佛法以自益?至於講靜坐,講參究,是其用功之發現處。臨終預知時至,談笑坐逝,乃其末後之發現處。如此諸說話、諸事跡,載於理學傳記中者,不一而足。豈學佛即為社會之憂乎?
  • 印光大師:執理廢事,誹謗因果,三世諸佛說我們都是可憐憫者
    印光大師:執理廢事,誹謗因果,三世諸佛說我們都是可憐憫者【印光大師開示】知之匪艱,行之維艱。世有一班掠虛漢,聞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或由閱教參宗,悟及此理。遂謂我與佛同,而了無所用其若修若證。謂之執理廢事,撥無因果。如以畫餅充飢,陵空作屋,自誤誤人,罪豈有極?以善因而招惡果。三世諸佛,名為可憐憫者。(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已經開悟,修成正果之人,他們已經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心,他們是隨機說法,說什麼都是對的,因為他們不會執著他們的話是對還是錯。
  • 成就靈巖道風 印光大師制定五條共住規約
    印光大師法相近代高僧印光大師為扭轉佛教風氣,在蘇州靈巖山寺創立和規劃十方專修淨土道場,成就「靈巖道風」的美譽,為佛教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直到今天仍為人稱道。清末以來,漢傳佛教某些寺院存在制度濫、傳戒濫、住持濫的現象,一些僧眾熱衷於應酬經懺,不注重修學,以致佛教慢慢衰微。
  • 印光大師:為什麼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佛法大意?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721頁 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現在殺劫尚盛,前途危險。當勸眷屬,及與鄉人,各各吃素念佛,以求往生西方。否則後世做人,不知又如何苦惱也。凡皈依者,令彼各各實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事,以為世間善人。吃素護生,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以了生死。
  • 印光大師:明示戒與善開闢人天之坦路;明因果,陳趨吉避禍之良方
    印光大師:明示戒與善,開闢人天之坦路;明因果,陳趨吉避禍之良方【印光大師開示】示戒善,闢人天之坦路。明因果,陳趨避之良謨。(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五戒十善是人人認可應該做到的,只是可惜天下熙熙攘攘的眾生能做到的卻很少,所以來世成人生天的人也就很少,佛說人身難得真實不虛。
  • 聽印光大師講因果: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聽印光大師講因果: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印光大師開示】因果二字,遍攝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罄無不盡。世間聖人,非不明示因果。以其專主經世,欲其可繼可傳。因只局在現生,及先代後代。若知前後因果,則窮通得喪,皆我自取。縱遇逆境,不怨不尤。只慚己德之未孚,不見人天之或失。樂天知命,無往而不自在逍遙也。(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因果律的教育與普及是非常重要的,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知道有因果律,知道有因果報應,所以很畏懼造惡因,因為惡因必有惡果。
  •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適合現代修佛法?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更適合現代修佛法?當然是南懷瑾老師了!我們把時間的鏡頭,從現在推向歷史。還沒有幾個人能達到,像南懷瑾老師這樣的修行高度。即深入理論,又有真修實證的經驗。具體的內容淵回在這裡,不過多的展開,大家根據自己的需要,分別去閱讀就行。初學入門,主要讀一下禪與生命認知初講,如何修正佛法。這兩本書讀過之後,就會對佛法的修行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後再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書籍,逐漸深入即可。
  •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適合現代修佛法?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適合現代修佛法?具體的內容淵回在這裡,不過多的展開,大家根據自己的需要,分別去閱讀就行。初學入門,主要讀一下禪與生命認知初講,如何修正佛法。這兩本書讀過之後,就會對佛法的修行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後再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書籍,逐漸深入即可。
  • 監獄文:一個惡棍帶領幾個惡棍重新做人的故事
    《世間清景是微涼》BY顏涼雨文案:這是一個惡棍帶領幾個惡棍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故事。此文屬性年下,小攻是啞巴,讓一切站錯隊和逆CP都見鬼去吧!內容標籤:年下 強強 三教九流 情有獨鍾搜索關鍵字:主角:馮一路,花雕|配角:周鋮,容愷,金大福編輯評價:人稱路哥的馮一路是個專門偷高級車的賊,他在監獄裡初次見到花雕時就被花雕的黑眼睛所吸引。面對不能說話的花雕,馮一路不自覺的心疼,甚至有些憐愛。
  • 終南山佛教聖地聖壽寺和印光大師的淵源
    講經弘法民國二年(1912)五十二歲,高鶴年居士取大師文章數篇,次年刊載上海《佛學叢報》,署名常慚,讀者嘆服。民國六年五十七歲,徐蔚如居士得大師與其友三書,以《印光法師信稿》為題印行。次歲,又得大師文稿二十餘篇,印於北京,題回:《印光法師文鈔》。
  •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當時他極力推薦的這三本書,才是強國之道!
    學佛人都會知道,印光大師為何極力的推薦這三本書,其中包括了《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彙編》和《安士全書》,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相信因果的正見。印祖為什麼在現前這個時代極力的去提倡這三本書呢,他老人家在當時印的這些書比印佛書還要多,目的是什麼?
  • 圓拙法師:篤信因果、持戒念佛,一生弘法利生,致力於倡印流通
    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一飲一啄,自有天定。講不清的前世今生,說不完的因緣故事,看不完的悲歡離合,聽不盡的酸甜苦辣,行不盡的善心善行。因為眾生相信善惡到頭終有報,行善積德好運來。1936年弘一大師在閩南佛教養正院弘法,圓拙法師也在這裡學習,在此期間,弘一大師收他為門生,常常作為他的侍者,去各地寺院弘法講律。圓拙法師在弘一大師的言傳身教下,勤研戒律,逐步了解認識到律學對於正法久住是多麼的重要,銘記於心他所告誡教導青年佛教徒的八字四項:「惜福、習勞、持戒、自尊」。
  • 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國學泰鬥錢穆親述印光大師的神通
    老陽按:印光大師,是淨土十三祖,一生弘揚淨土法門,自己的修行也有很高的成就,只不過一般人不知道罷了。關於印光大師,其實是菩薩再來,這一點,在佛教界已經毋庸置疑了。今天老陽就給大家說說印光大師的故事。宣化上人講述印光大師的來歷現在講一講印光老法師,他是陝西人,受戒之後就到普陀山去閉關,他這個閉關就是一天到晚看藏經。他看藏經是畢恭畢敬。端然正坐。到廁所去,要另外換衣服,另外換鞋子。用過廁所,洗淨之後,回來又把看經所穿的衣服再穿回來。即使廁所很乾淨,他都要這麼換。
  • 從生前到死後 一代高僧印光大師的終身教育思想
    核心提示:近代高僧印光大師被後世尊為佛教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幼時讀程朱儒書,對佛法持批判態度,後因病閱佛經,方知佛法廣博精深。21歲出家專修淨土,後閱大藏經,增修《淨土十要》等要籍並閉關六載。
  • 印光大師:人死後真實一了百了 沒有報應嗎?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印光大師原文】世人不知因果,常謂人死後,則告了脫,無善惡果報,此為最誤天下後世之邪見。須知人死之後,神識不滅。如人人能知神識不滅,則樂於為善。若不知神識不滅,則任意縱慾,殺父殺母,種種罪惡,由此而生。此種極惡逆之作為,皆斷滅邪見所致之結果。人人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天下太平,人民安樂。
  • 全球待遇最好的監獄,囚犯生活堪比度假,每月還能領2萬塊錢工資
    每個國家都有非常嚴厲的法律體系,一旦違反了這樣的法律,那麼這個人就會受到國家法律的嚴懲,重則是會進入監獄的,以後都不再擁有人身自由,並且一般進入監獄以後的囚犯也會在裡面通過後天的學習與改造,得到重新做人的機會。
  • 跟太虛大師學習佛法,理解宇宙與人生真理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權威論述:佛法是宇宙唯一真正宗教。印光大師說依他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佛法只會把真理及得到真理的各種法門告訴天下人,是否會得到真理,就看眾生是否按照佛說的去做了。下面介紹太虛大師關於佛法的一些論述,走入耀如樂園的讀者,無論是哪種信仰,無論是屬於何種宗派,我們都應該以「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的胸懷讀太虛大師的論述。
  • 印光大師:佛詳示因果報應,讓人永離三途惡報,常享人天快樂
    【印光大師開示】佛法大無不包,細無不舉。不但依之可以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即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明明德,止至善之道,若能會通佛法,則事半而功倍。以世間聖人所說,但止令人盡分。唯上智之人,方能恪遵。若在中下根性,則便漠然置之。
  • 修《地藏經》,能堅固對佛法的信心
    有很多道友問,怎樣才能堅固對佛法的信心,怎樣才能對學佛初心不退,怎樣才能生起勇猛精進心,怎樣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應對這些問題,當然首選就是受持《地藏經》了。學佛的道友都明白,佛法全是建立在「因果」基礎上的,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懂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