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將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複製推廣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以三維地籍為核心的土地立體化管理模式」「邊檢行政許可網上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便民模式」等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事項,為廣東自貿試驗區首創。
五大領域改革事項全國推廣
根據《通知》,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的改革事項,涉及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措施、人力資源五個領域。
01
投資管理領域
複製推廣「出版物發行業務許可與網絡發行備案聯辦制度」「綠色船舶修理企業規範管理」「電力工程審批綠色通道」「以三維地籍為核心的土地立體化管理模式」「不動產登記業務便民模式」「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智能輔助申報服務」「證照『一口受理、並聯辦理』審批服務模式」「企業『套餐式』註銷服務模式」「醫療器械註冊人委託生產模式」等九項。
02
貿易便利化領域
複製推廣「『融資租賃+汽車出口』業務創新」「飛機行業內加工貿易保稅貨物便捷調撥監管模式」「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進出口商品智慧申報導航服務」「冰鮮水產品兩段準入監管模式」「貨物貿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邊檢行政許可網上辦理」等七項。
03
金融開放創新領域
複製推廣「保理公司接入央行企業徵信系統」「分布式共享模式實現『銀政互通』」「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創新」「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等四項。
04
事中事後監管措施方面
複製推廣「『委託公證+政府詢價+異地處置』財產執行雲處置模式」「多領域實施包容免罰清單模式」「海關公證電子送達系統」「商事主體信用修複製度」「融資租賃公司風險防控大數據平臺」「大型機場運行協調新機制」等六項。
05
人力資源領域
複製推廣「領事業務『一網通辦』」「直接採認臺灣地區部分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航空維修產業職稱評審」「船員遠程計算機終端考試」「出入境人員綜合服務『一站式』平臺」等五項。
資料圖
而在特定區域複製推廣的改革事項,包括在自貿試驗區複製推廣「建設項目水、電、氣、暖現場一次聯辦模式」「股權轉讓登記遠程確認服務」「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改革」等三項;在二手車出口業務試點地區複製推廣「二手車出口業務新模式」;在保稅監管場所複製推廣「保稅航煤出口質量流量計計量新模式」;在成都鐵路局局管範圍內複製推廣「空鐵聯運一單制貨物運輸模式」。
多項改革試點經驗為首創
小南從廣東省商務廳獲悉,自貿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中,「以三維地籍為核心的土地立體化管理模式」「邊檢行政許可網上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便民模式」等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改革事項,為廣東自貿試驗區首創。
資料圖
在南沙片區,自2019年以來,廣州南沙邊檢站共辦理上下外國船舶許可4500餘份,辦理船舶搭靠證件300餘張。6月1日,南沙邊檢站正式啟用邊檢行政許可網上窗口系統,所有行政許可電子化,並將申請對象拓展到自然人,實現從申報到發證的全流程電子化,大大提高了群眾辦事的便利化水平。
「不動產登記業務便民模式」,即實行不動產登記「一證一碼」,手機掃描不動產權證二維碼可查詢證書附圖、限制狀態等信息。個人用戶可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等,實現名下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辦理進度查詢、費用繳納等。
資料圖
與此同時,通過微信等科技載體為媒介,不動產登記服務從「8小時」延伸至「全天候」,從「進一扇門」升級到「足不出戶」。以橫琴新區片區為例,功能啟用以來,每月平均通過微信開出各類證明超過350份,按實體窗口每開一次證明需3分鐘計算,相當於多開設了1個8小時不間斷工作的查詢窗口。
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5年來,在投資開放、貿易便利、金融創新、粵港澳合作、政府管理體制等領域,已形成527項改革創新成果,202項制度創新案例,其中38項全國首創,6項成為全國最佳實踐案例。
編輯:Alice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