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邢賀揚)國家大劇院「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演出特邀北京曲劇團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將於4月連續呈現3臺京味兒大戲,純正京腔京韻演繹四九城裡風土人情。
《龍鬚溝》劇照
4月6至7日,北京曲劇團首次登臺國家大劇院,帶來曲劇版《龍鬚溝》。北京曲劇,原稱曲藝劇,是由單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間曲調發展而來的戲曲劇種,是在北京這塊土地上誕生並發展的地方戲曲劇種。北京曲劇的唱腔委婉動聽、旋律優美、吐字清晰,臺詞在普通話基礎上,以獨特的北京語言的聲、韻、調為準,具有濃鬱的京腔京味兒。表演樸實、演唱清晰、說唱結合、韻律獨特,是北京特有的藝術風格。用北京的地方劇種演繹北京的人和事,更是別有情趣。
曲劇《龍鬚溝》改編自老舍先生的同名代表作,由著名導演顧威攜手李永德、胡優等領銜演繹。該劇講述解放前後,京城裡「臭水溝」變身「龍鬚溝」,從小雜院到大社會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井胡同》劇照
4月11至14日,李龍雲編劇、楊立新執導話劇《小井胡同》將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溫情回歸,淳樸風趣的京腔京韻帶領觀眾走進地道的老北京民風民情。《小井胡同》以小井胡同為背景,講述了三十年間「小井兒人們」的生活變遷及苦辣辛酸,也被評論界譽為「解放後的《茶館》」。該劇不僅在語言上生動鮮活、詼諧幽默,作者更是將對命運和社會變遷的思考融入其中。
演而優則導的楊立新與該劇有著不解之緣,他不僅曾在老版中扮演小力笨兒,而且自己就是土生土長的南城人。楊立新坦言,當年老版的演出在體驗生活方面並沒有太大難題,因為劇中演員既經歷過那些年代,又有過老北京的生活,對於現在的年輕演員來說,體驗生活是一件首要的事兒。「真的去走一走,摸一摸那些牆,感受會不一樣。臺上的人有感受,臺下的人才能有心靈上的觸動。」
《天下第一樓》劇照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將在4月25至28日繼續帶來經典話劇《天下第一樓》。該劇由何冀平編劇,夏淳、顧威聯袂導演,劉輝、王長立、郭奕君等演員演繹老字號「福聚德」興衰演變。
自1988年首演至今,《天下第一樓》已上演超500場久演不衰,被觀眾稱為「新時代的新經典」。演出三十年來,整部劇臺詞只增加過四個字,顧威導演稱:「經典絕不能走樣,演過去三十年,還要演下去三十年。」《天下第一樓》講述一座名為「福聚德」的老字號烤鴨店,伴隨一座老店的起伏興衰,來往之人的命運流轉,寫盡了飲食文化背後的人情冷暖,參透了世間萬象的苦辣酸甜。顧威導演介紹:「《天下第一樓》是一部民族化的作品,是用中國方式講中國故事,它雅俗共賞,是舞臺上的常青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