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有一句話說得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有點誇張了。但事實上,《易經》的確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之書」。
凡事均有因果,好心有好報,善惡終有報,一報還一報。一個命苦的人,怨不得他人,都是自個產生的後果;一個人的好命,也是自個創造的,並非他人贈與的。《易經》揭示:命苦福薄的人,大多數有這幾個特徵,希望你沒有。做人要懂得看清自己,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人的命運,並非一成不變的,是能夠轉變的。
1.張嘴就反駁他人,總是盯住他人的缺點。
俗話說得好:「看不見自己臉上的犛牛,還去找他人臉上的蝨子。」總是以為自個高人一籌,把自己當作了不起的人物,還蔑視他人。他人一張口講話,他立馬就辯駁,指明他人的缺點,讓他人無地自容。但是,他自身的缺點,卻熟視無睹,也不喜歡他人指明來,最終便是與人交惡,還讓自身的缺點不斷地放大,最終變為妄自尊大的人。
辯駁他人,實際上是自個的修養不夠,反過來看,便是貶低了自個。比如說,別人說哪個地方很好玩兒的時候,你立馬就打岔,說那個地方很沒意思,只不過一個普通的山頭,還有廢棄物成堆。你就是這樣的人,看啥都是看壞處,讓自個的眼睛裡,有了無形的「沙子」。
一個人的命不好,通常是嘴不好。天天說一些命苦的話,隨後自個的心裡就依照這樣的邏輯去考慮,命就越來越苦,還有可能變為逢人就倒苦水的人。
2.總是貪心不足,擁有越多,活得越累。
「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的人,便是家財萬貫,也認為不幸福,還是苦命的人。如同在古代的守財奴,懷著奇珍異寶,都捨不得花,一生都窮得掉渣。
我的三表哥王建,在電力企業上班,一個月工資八九千,妻子在一家商場打工,還在商場入了股,每一年分紅幾萬塊。這些年來,王建買了新房子,還買了新車,但是他認為自個並不幸福,想要大量的存款。為了賺錢,他買了一個小電站,花了五六百萬。本認為,藉助這一個電站,能夠重重地賺一筆,最終電站缺乏水源,一年四季唯有五個月左右能夠發電,造成 每一年都要虧本幾十萬。一個小電站,變成了一個爛攤子,運營下去就要虧本,賣又賣不掉,關門的話,那麼就眼巴巴看著錢打水漂。
王建本來是一個好命的人,最終因為貪心不足,變成了命苦福薄的人。做人,知足才能常樂,不知足的人,通常會掉進利益的陷阱,越貪心,陷得越深。
3.喜愛和人攀比,人比人,氣死人。
假如你看見他人發財了,你是否會很生氣,假如你很生氣,那樣你就是一個喜愛攀比的人,是妒忌心較為強的人。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並不是那樣糟糕,至少你還沒有淪為到當乞丐的地步。
喜愛攀比的人,通常是心胸狹隘的人,見不得他人好。看到了自個和他人差距,可是不服氣,也不會謙虛向他人學習。這樣的人,原本不是命苦的人,可是由於心眼太小,裝不下他人,漸漸地就喪失了福氣。
4.過分在乎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任正非說:「唯有不要臉的人,才會成為成功的人。」
假如一個人為了面子活著,那樣就迫不得已順從他人,儘可能做一個左右逢源的人,唯有這樣,他人才會跟你說好話。實際上,他人跟你說好話,大多數是虛情假意的話,聽起來非常好,實際上很假;他人給你好的臉色,也未必是真心對你友善。
要面子的人,是不可能和他人翻臉的,就算是他人欺負了自個,也委屈求全,還和他人笑眯眯。要面子的人,老是喜愛給他人面子,因而賺錢的時候,不夠「心狠」,造成 經濟利益喪失。親戚朋友相處的時候,老是給他人好處,卻不懂得拒絕,造成 自個活得很難受。
太在乎面子的人,通常命苦福薄。比如說,被別人算計了,可是礙於情面,自個不願意和他人交惡,不願意去討回公道,自個卻每天活得悶悶不樂,把福氣都趕走了。
5.遇事魯莽衝動,老是「不冷靜」。
彼得阿柏拉德說:「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的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衝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
人一衝動,就會失去理性,做錯事,一急躁,就會有怒氣,結果事情沒有辦好,反而把好心情弄丟了,把人際關係搞砸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就多了,人生煩惱也多了。
人生在世,心安是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活得安寧,福氣自來。有以上幾種特點的人,通常是徒增煩惱,把福氣從生命中趕走了。
當然,以上只是我對《易經》粗淺的認知罷了!
「讀萬卷書不如讀真經一部」,就是說的《易經》
自古以來,那些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都是把《易經》列為必讀之書。
比如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每一個人雖然處於不同的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在40歲之前熟讀《易經》。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讀懂了《易經》,也就讀懂了最高級的為人處世:「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對朋友太客氣,反而會讓關係疏遠;「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
《易經》可以啟迪智慧,提供關鍵時刻的破局之道:處於逆境中,我們會明白「否極泰來」;生活中遭遇不公平待遇,我們會知道「有損有益」......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易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
九月我經常聽到身邊看易經的朋友抱怨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啊等等問題。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周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如果有一樣苦惱的朋友,也可以選擇這個版本的《圖解易經》來讀讀看。
一本僅需要64.8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