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故宮,南有木府,歷經470年的大土司府看中國建築之對稱美

2020-12-06 久月小比特

經過幾年的歷史,一座木屋在麗江人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是一個很多人來麗江打牌的地方。麗江當地人中,北有紫禁城,南有木屋。

麗江木屋是麗江文化的「大觀園」。當納西人談論「穆大師」時,他們就像我們談論我們的祖先一樣親切。穆師傅,他以前是這座大房子的主人。

可以說,五六百年前的木屋,就是麗江古城裡的「紫禁城」。我去過麗江兩次,都過了木府。這次麗江之行是從我朋友的臨時打算開始的。

出發前沒有具體的計劃。即使我們只買了去麗江的票,返回的時間也不確定。這次來麗江古城,穆福一定要在我的心願單上打卡。

木府位於麗江古城獅子山腳下。佔地100多畝。它宏偉而美麗。麗江古城有許多標誌。很容易找到木夫。慕夫的車票是60元,網購是48元,但需要提前兩小時購買才能進入。

因為我要等這兩個小時,我已經在胡同裡走了很長時間了。走進幕府,我們被這些宏偉的建築所吸引,中國建築的對稱美學也在這裡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麗江的主要居民大多是納西族,而納西族的首領穆氏家族,自元(1253)繼承麗江知府以來,經歷了470年的漫長歲月。

因此,穆家是麗江的政治文化中心。元朝以來,為方便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中央王朝統治者實行土司制度。

這些少數民族的土司家族已經完全成為他們所佔土地的皇帝,土司的地位也像皇帝一樣代代相傳,所以有一種說法是天子為諸侯開門關門。

走進木屋,細心的人會發現,所有的建築都朝向東方。木首自建宮殿式木宅時,建築定位不是遵循中原風水「坐北朝南」的理論,而是向著太陽和東方。

東方屬於木頭。太陽和木頭是納西東巴教的神像,也是皇帝賜給納西的姓氏。因此,「木」的觀念使木府的建築走向東西,這也是木府的特殊之處。

來麗江的人都知道麗江沒有城牆,中間的原因也和慕夫有關。據說,古城周圍沒有圍牆的原因是木酋長住在城裡。

一旦一座城市建成,它就意味著「木頭」這個詞被框成了「陷阱」這個詞,這和「木頭」沒什麼兩樣。

古人對風水非常講究。沐氏族長,背倚獅子山,滿山柏樹。如今,麗江十二景之一的獅子山上有一大片古柏林。在木夫,穿著納西族傳統服飾拍照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從木府出來後,我沿著古城的青石路走,很快就回到了我這一次住的聽花廳花無雙園客棧。我喜歡麗江的原因是它和這裡的客棧關係很好。

這裡的懶惰和舒適總是讓我覺得即使我不出去,我也不會覺得在旅店呆一天無聊。找個安靜的地方,坐在雲中飛翔。

客棧裡的每一朵花草都是一個小細節,帶有主人的美感。熱愛生活的人,總會看到平凡事物中不尋常的美,看到院子裡盛開的鮮花,看到心地細膩的人的呵護,總會讓它散發出不同的美。

當我走到房間的陽臺上時,我能看到青石巷裡來來往往的人。當我轉過身來,我面對著客棧裡院子裡的寧靜。

在路上沒有什麼比舒適的床更吸引人的了。寬敞的空間,乾淨的床上用品,聽著麗江綿綿的雨水,註定是一個無夢的夜晚。

小貼士:1交通方面,麗江三一機場直飛和換乘非常方便,還有火車站。很多人會選擇直飛昆明,然後坐火車去

相關焦點

  • 「北有故宮南有木府」,木府在哪裡?
    時光進入21世紀二十年代,才來到這裡一睹木府風採。早在明代己卯(1639年)正月,著名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就來過此處。他是正月二十二進入麗江地界的。一路走來,風光奇麗,之後徐在通事(翻譯)家住了四天,於正月二十九受木府之主木增誠意邀請做客木府。
  • 麗江木府,古城中的「紫禁城」,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遇雨魚玉,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旅遊景點是:麗江木府,古城中的「紫禁城」,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一部《木府風雲》電視劇讓這座麗江的「紫禁城」更加廣為人知,透過木府,人們仿佛看到了雲南土司家族的興衰史。
  • 麗江「小故宮」,歷經元明清22世470年,被譽為古城文化之大觀園
    「來麗江沒去木府,就等於去了北京沒去故宮」,這樣的評價足見木府在麗江的地位。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木氏土司家族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鼎盛時期木府佔地一百多畝,有近百座建築,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臟所在。儘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奢華與恢宏,並不亞於任何一座王公貴胄的官邸。
  • 麗江古城超標土司府,建築氣勢堪比紫禁城,徐霞客至此也無緣得見
    有人說,麗江古城的名氣是「九六年大地震」震出來的。沒錯,在那之前,大家只知道有大理,卻不知滇西還有個麗江!直到1996年2月3日,麗江發生7級大地震,一時間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震後,麗江各地房倒屋塌,一派狼藉,許多歷史古建築在這場浩劫中破損嚴重,其中也包括麗江古城現存規模最大的土司王府建築群——木府(Tips:門票40元/人)。
  • 彩雲之南|麗江木府,有南方故宮之稱,亮點是土司的虎皮寶座
    彩雲之南|「南方故宮」木府印象▓ 胡健發自麗江電視劇《木府風雲》海報十多年前的一部電視連續劇《木府風雲》,讓麗江木府名聲大噪。其實,木府歷經元明清三朝22世近500年,有「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一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評價木府:宮室之麗,擬於王者。此次一見,果然了得!稱它為「南方故宮」,一點也不為過。讓人驚訝的是,一個地方土司,竟有如此實力,真是「土皇帝」!明徐霞客:宮室之麗,擬於王者。據說,納西族本沒有漢族姓氏。
  • 雲南有座家族府邸,堪稱麗江的「紫禁城」,一座壯麗輝煌的土司府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位於麗江古城中心的一座宏大而氣派的建築,但卻被人們所忽略。這座建築就是被稱為「麗江紫禁城」的納西土司衙門——木府。木府位於麗江古城南部,是歷代麗江木氏土司的府邸,納西族首領木氏自元代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二十二世,共計470餘年,建造了這座宮殿,是麗江的政治文化中心。
  • 木木帶你去旅行,北有故宮南有木府,走進麗江人心中的「紫禁城」
    這全部的全部,都使得木木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想要帶大家去感受感受麗江這座古老又多情的魅力之城。生活在麗江古城的少數民族主要是納西族,納西族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們在這座古城居住生活,這裡的每一處角落當然都充滿著屬於他們的氣息和痕跡。在這座古老的城中,有一幢金碧輝煌,一看就是非常有錢有勢的人居住的大房子,這麼有氣勢的建築一聽就是遠近聞名的木府了。
  • 雲南這兩個建築竟被稱為「小故宮」?一起來了解一下!
    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而在雲南,這個西南邊陲之境,同樣有兩個建築群與故宮有著不解之緣,被稱為"小故宮",一起跟著小編來看看,究竟是怎樣的魅力,使得這兩個建築群在雲南眾多建築中脫穎而出!
  • 麗江木府一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知道的都算是資深遊客
    木府是整個麗江文化的縮影,根據歷史納西族人原本是沒有漢族姓氏的,當年是朱元璋十分賞識木府土司的順從之意,將自己的姓氏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木」姓,所以才有了納西族後來的漢氏的姓氏。整個木府建築的稜角不是龍在前,而是鳳在前,這是體現了當年納西族人對勤勞女性的尊重,可以說當年女性在納西族的社會地位相比中央還是高的。當年的木府建築是違反中央集權建築學的,像是納西族這麼小的土司的建築在當時的建築是不被朝廷中央允許的,所以當時的木府很少會邀請朝廷人員來玩,木府土司更多的是邀請文人墨客來玩。
  • 麗江木府,房屋建築融入了多民族的風格,是古城的一座地標
    歷代麗江木氏土司的府邸,建築融合了明代中原建築風格和白族、納西族的工藝,是古城的一座地標,吸引無數遊客來此欣賞。歷經幾百年輝煌,大部分毀於清末戰火,殘存的部分在96年地震中損毀嚴重,目前絕大多數是重建而成的。
  • 河南地方小朝廷,有「北有故宮,南有縣衙」之稱,門票超過故宮
    河南這地方也是屬於中原地區,在古代那也是人口聚集文化繁盛之地,那麼河南究竟有什麼不同之處呢民間一直有這樣一段話「北有故宮,南有縣衙」,說的就這縣衙就是位於河南內鄉縣。可能大家會不理解,故宮是中國古代統治者的生活辦公場所,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的頂峰建築,河南的這個小小縣衙如何能與它對比,就讓小編來為你解惑。
  • 有一種美,叫中國建築
    中國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它承載了幾千年風雨滄桑的歷史積澱,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民族的精神與靈魂。在中國文化史上,先秦的儒家重視規矩,即規矩就是方圓,儒家文化重人際理論規矩,在中國古建築文化中表現得非常明顯。中國古代建築強調「尊者居中,尊者居高、等級森嚴的儒家之「禮」,其實你仔細研究中國古建築特色你會發現,其平面就似追求中軸對稱、追求均齊的布置。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宮殿。
  • 雕工精美的景點,北京市觀復博物館,麗江木府
    群山低處,臣下前,一水被九首歌包圍,莽莽蒼蒼,天地幽遠,人的氣息大開,位置比較偏早工的精緻觀光地較大。,1992年6月22日偶然發現故宮遺蹟,整體出土,氣勢非凡。麗江木府,木夫是麗江木氏土司館門的俗稱,位於麗江古城獅子山下,是麗江古城文化的「大觀園」,整座建築向西向東,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花園,北有故宮,南有木府,木部是充分反映明代中原建築風採的輝煌建築藝術庭院,保存唐宋中原建築古風餘韻,其位置為西北,府內玉區縱橫,弓手類布局保留著納西族傳統文化精神,麗江旅遊有句話說「不去木府就等於不能去麗江,」值得觀賞迷人的萬古不朽景色
  • 儒道之大美,對稱之中國。(太贊了!)
    在中華文化當中有一種奇妙的美幾乎無不講求對稱之美建築呼應天地,器物形韻相補不溫不火在中國傳承了幾千年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幾千年使中國文化也完成一次圓滿的對稱
  • 有一種中國美,叫對稱美!
    古語有云:「夫美者,上下、內外、大小、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裡裡外外皆均衡妥帖,方為「美」。對稱即是這樣的美。」 放眼中國的建築,無論是宮殿、廟宇、亭臺、樓閣、園林無不有著對稱之美。
  • 有一種大美,叫對稱的中國。(太贊了!)
    天有日月,道分陰陽左右上下,南北東西在中華文化當中有一種奇妙的美名曰——對稱對稱的飛簷翹角紅牆黃瓦對稱的詩詞歌賦麗句華章在對稱的美學裡我們看到了那頂天立地的一撇一捺對稱的中國,對稱的你和我站在景山最高處故宮就從眼前鋪展開來
  • 我不懂史又不懂建築,對木府的整體說不出個所以然
    在玉音樓傳來的陣陣納西古樂聲中,品木府這部書,更令人感慨良多,遐想悠遠。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土司衙門木府,就是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臟所在。作為與世俗生活對應的另一個面,它是納西民族輝煌歷史和文化積澱的象徵,因此,向有不到木府,等於不到麗江的說法。鼎盛時期的木府佔地一百二十多畝,有近百座建築。它背枕獅子山、坐西朝東,迎旭日而得大氣,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曾驚嘆其宮室之麗,擬於王者。經清末兵火、文革破壞、地震損毀,現存重建的木府佔地46畝,但仍可見其奢華恢宏。
  • 雲南的「紫禁城」,中國第一任旅遊局局長為它題詞!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在麗江古城的南邊獅子山下,有一座規模宏大的王府,這就是著名的麗江木府。在2012年全國各大電視臺播放了一部電視連續劇,叫木府風雲。所以就有了官姓木,名姓何。簡單說木府就是麗江木氏土司當年在麗江的宮殿,木氏土司鼎盛的時期,木府佔地有一百多畝,有近百座建築,墓室,並以知詩書號裡手藝著稱。所以納西族人一說起木老爺來都非常自豪。木老爺從前就是這座浩大的木府的主人,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麗江古城的紫禁城,所以就有流傳這樣一句話,叫北有故宮,南有木府,北邊北京有故宮,南邊麗江古城內有木府。
  • 這世間有一種美,叫古建對稱之美
    古人對於中型布局的推崇,使其對於中國傳統建築布局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種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體現在古代建築上就是建築的平面作對稱均齊布置,布局上必須有一條莊重的南北中軸主線,起著中樞神經作用。
  • 我國能與故宮齊名的古建築群,擁有近百座建築,卻只是4A景區
    如今,在我國古代建築群的發展過程中,每個建築群的發展價值都很高,除了一些有一定傳統性的建築群外,對其他建築群的發展,在各個地區也有很大的不同,各建築群的發展價值也相當高。作為我國最著名的古建築之一,北京的故宮,無論是在旅遊價值上,還是在開發價值上,都有很多文化差異,但是,我們國家也同樣低估了古建築,而了解這一點的人並不多。這就是木宮殿,在我國整個古代建築群的發展過程中,每一個建築群的發展意義都是千差萬別的,從很多人的角度來看,除了這座古建築以外,其他的都被忽略了,像這樣,實在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