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劇曾經在國內風行一時,為什麼現在卻很少看到了?

2020-12-02 騰訊網

現在的影視市場百花齊放,除了本土的電視劇之外,美劇、泰劇、韓劇、日劇等不同類型的作品也是備受觀眾追捧。但這裡面卻唯獨少了新加坡的電視劇,這是為什麼呢?

新加坡曾經打造了很多膾炙人口的電視劇,每一部都可以說是經典。

比如劉秋蓮和李南星主演的《蓮花爭霸》,它可以說是集合了《笑傲江湖》、《流星蝴蝶劍》的大雜燴。看似是一鍋亂燉,實則是一部神作。

劇中除了男女主之間的愛恨糾葛令人回味,白玉川這一角也讓人難以忘懷。

修煉《蓮花寶典 》之前,白玉川是飛鷹堡的白少爺,英姿颯爽。

揮刀練就神功後,他變成大理公主段素素,妖嬈嫵媚。

劇中還有很多大膽的情節。比如當白玉川還是少爺的時候,就已經有男性對其心懷不軌,偷偷給他下了曼陀羅花粉,企圖把他變成女人。

《情絲萬縷》也同樣經典。這部劇的主演是新加坡的國寶級美人潘玲玲主演的。當時,她一人分飾芸娘、範勤兩個角色。

當芸娘的時候,她只顧追求享受、高冷又毒舌,還出軌鋼琴師。演範勤的時候,她率真活潑,至情至性。

潘玲玲

這部劇的劇情雖然有點像瓊瑤劇那樣,帶點苦情和狗血,但當時很多觀眾還是吃這一套。潘玲玲更是因為這部劇成為很多人的女神。

潘玲玲

《東遊記》更是成為很多人的童年回憶。該劇借用了中國的古老神話故事,由馬景濤、鄭秀珍、郭妃麗、林湘萍等兩地明星傾情演繹。

劇中呂洞賓和牡丹仙子、何仙姑三人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絲,穿山甲對何仙姑的痴戀,八仙救苦難濟蒼生的道義,直到現在也被網友津津樂道。

像前段時間播出的《小娘惹》也是翻拍的2008年新加坡出品的。

歐萱主演的2008版《小娘惹》在新加坡播出時引起空前轟動。它打破了新加坡電視史上15年來的收視記錄,每天有110多萬人觀看(新國總人口400多萬)

引進內地之後依然掀起收視狂潮。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南洋的娘惹文化+男女主的忠貞愛情,俘獲了大批觀眾。

《小娘惹》

此外,還有很多經典的作品,比如《人在旅途》、《三面夏娃》、《真命小和尚》、《青蛇與白蛇》、《蓮花童子哪吒》這些,都是很多人心中的回憶。

曾經的新加坡劇這麼受歡迎,為什麼現在沒落消失了呢?無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1、電視劇市場競爭太過激烈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新加坡劇之所以那麼風靡,是因為當時國內的電視市場貧瘠。國產劇產量低,滿足不了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而新加坡劇正好鑽了這個「空子。」

而現在影視文化市場已經發展起來了。光國產劇就已經刷屏各大衛視了,再加上網絡上被港劇、泰劇、日劇、韓劇、美劇等輪流轟炸,所以新加坡劇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蓮花童子哪吒》

2、固步自封、沒有創新

新加坡電視市場的大佬是一家叫做新傳媒的公司。新傳媒在長期壟斷市場、沒有競爭的情況下,沒有提升電視劇的質量,一成不變,也沒有跟不上觀眾的需求,逐漸落伍。

許美珍

而且現在的新加坡劇,劇本很多時候淪為「造星」的工具。為了捧新生代的演員上位,在劇本裡加了一堆可有可無的角色來分散主線,以至於講不好一個獨立完整的故事。劇本不行,自然沒有觀眾願意買單。

鄭惠玉

3、演員青黃不接

當年帶新加坡電視劇走向巔峰的演員,有不少已經出來自立門戶。比如范文芳、李銘順兩夫妻。像當年演《小娘惹》的歐萱也有自己的製作公司。

范文芳、李銘順與趙薇等人的合影

有的已經離開演藝圈,比如郭妃麗、鄭秀珍等人。也有些轉戰綜藝節目的。

現在的郭妃麗

這些曾經紅極一時的演員已經過了他們的巔峰時刻,很難再挑起大梁,而且她們大部分做起了幕後,過著佛系的退休生活。

潘玲玲

而新生代的演員,無論從顏值還是演技來說,都很難和當初巔峰時期的那些演員相比。看看之前的「新傳媒八公子」的顏值就能知曉一二了。

新傳媒八公子

反觀泰劇,劇情雖然狗血,但是演員的顏值真的沒得說。劇一播出,照樣能吸引大批粉絲。

泰劇《吹落的樹葉》

4、片酬不高、人才外流

新加坡的演員並不像我們國內那樣,享有高昂的片酬。它的市場比較小,對演員壓榨也比較狠,片酬也不高。所以,90年代中期,人才就開始外流。

左一潘玲玲,右一謝韶光

比如第一季的《才華橫溢出新秀》季軍劉琦,第三季《才華橫溢出新秀》季軍李月儀(就是崑崙奴紅綃),都是很早就轉行了。

《才華橫溢出新秀》

ps:《才華橫溢出新秀》這檔節目可以看做是超女、快男選秀,只不過比拼的是演藝才能。像李銘順、鄭秀珍、鄭惠玉都是從這個節目脫穎而出的。

范文芳和李銘順

5、資金不夠

隨著電視觀眾老齡化,觀眾越來越少等因素,電視劇的贊助商也越來越少,拍片預算也開始縮水。在這種情況下,拍出來的電視劇的質量也比以前差了一些。

林湘萍

再一個新加坡劇捨不得拿錢出來宣傳,他們也不注重宣傳。就算拍了一些不錯的劇,我們也很難第一時間知道。

鄭惠玉

6、不再重視中國市場

新加坡對於中國市場不太關注。這幾年,他們更傾向於向東南亞鄰國。如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等推銷自己的作品。畢竟文化、社會背景相似,接受度更高。

而且新傳媒近年新出品的劇集只配有英文字幕,馬來西亞引進後也是只有馬來文字幕,都沒有配華語字幕。

再加上劇中新加坡式華語英語混雜的語言使用,也沒有配音,所以觀眾觀感不佳。

范文芳

7、政策

廣電規定黃金時間段(19點-22點)不許播放境外電視劇,所以新加坡劇就更少了。

郭妃麗

說了這麼多,想必你大概知道新加坡劇為什麼近年來銷聲匿跡了吧。

雖然新加坡劇的繁華已經成為了過去,但創作的經典依然留在觀眾心中。或許這樣,已經足夠。

鄭秀珍

你最喜歡哪部新加坡劇?新加坡的女演員你最喜歡誰呢?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盤點曾經火爆一時的八部新加坡電視劇,你看過幾部?
    隨著國內電視劇的數量和質量和之前相比都好了很多,好多之前追韓劇、港劇、臺劇的網友開始關注國內的影視作品,但其實前幾年,好多在電視上熱播的電視劇有不少出自新加坡,雖然這幾年少了很多,但有好多經典的作品值得回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曾經火爆一時的八部新加坡電視劇,你看過幾部?
  • 新加坡劇曾風靡一時,為何如今卻很少看到了?7個理由告訴你
    可就在觀眾痴迷於自己的喜好之時,卻發現曾經風靡一時的新加坡劇,幾乎已經逐漸消失在觀眾的視線,甚至已經被很多觀眾遺忘,不禁令人疑惑。而此時的港劇也不甘落後,它們也從當年的武俠劇、民國劇逐步地向都市劇、警匪劇靠攏,甚至就連服裝與布景等方面,也與新加坡劇,不分上下。2008年,新加坡推出的歐萱主演的《小娘惹》,可謂是轟動了整個新加坡,這部劇也打破了新加坡電視史上15年來的收視紀錄。
  • 80後的回憶:曾經風靡一時的新加坡電視劇,為何現在看不到了?
    這麼多年過來,影視劇作品無數,但是80年代時期,可謂是新加坡劇風靡一時。在那個年代,有著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讓觀眾百看不厭。對比於如今的爛片如潮,以商業為目的影視劇,算是鮮明的對比。而那些年曾經風靡一時的新加坡電視劇,你們都看過幾部呢?為何它如今卻消失在影視劇海浪中呢?
  • 最新最全諜戰熱劇風行網海量影視上線
    最新最全諜戰熱劇風行網海量影視上線 2011年09月15日 21:22作者:hyf編輯:陳濤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近日,又有兩部諜戰大劇——《斷刺》《螳螂》陸續登陸各大衛視,引發收視熱潮。    然而,冗長的插播廣告使得懸念迭起的劇情一再被打斷,觀眾直呼:「太不過癮!」現在不用煩惱啦!國內最專業的影視點播平颱風行網緊跟衛視播出,超快更新。沒有了廣告的騷擾,讓喜愛諜戰劇的朋友們體驗到一氣呵成酣暢淋漓的快樂!
  • 為什麼曾經輝煌一時的臺灣青春偶像劇,現在漸漸走向沒落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臺灣偶像就已經開始慢慢沒落了,以前那種白馬王子愛上我,又或者是灰姑娘愛上我的電視劇,現在根本就不存在了,而臺灣女生的那種黏黏的口音,現在也幾乎聽不到了。而出現越來越多的是內地興起的電視劇,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臺灣偶像劇開始沒落了呢?
  • 70、80後的回憶:曾風靡一時的新加坡電視劇,為何現在看不到了
    30-40年前也許家裡剛剛買了電視機,有黑白的,有彩色的,一家人或者親戚鄰居圍坐在一起打開電視機就能看到新加坡的電視劇:《人在旅途》、《蓮花爭霸》、《調色板》數不勝數。但是,30餘年過去了,曾經在國內風靡一時的新加坡電視劇為何消失了呢?聊起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過去新加坡的經典電視劇。相信很多70後、80後都看過。
  • 新加坡八九十年代經典華語劇(上)
    新加坡電視劇曾經也像港劇、韓劇一樣,在中國電視螢屏上紅極一時,其引進高峰處於八十、九十年代,新加坡華語劇以其五花八門的故事,多元化的人物性格一度非常受中國觀眾歡迎。1980年,新加坡廣播局成立。「新廣」這個名字對八九十年代的內地觀眾肯定不陌生。80年代初,為配合當時大力推行的講華語運動,「新廣」開始為其自製的電視劇(包括從海外購買的港劇等)進行華語配音。
  • 為什麼曾經火爆一時的微商現在很少看見了?不,他們只是換了個平臺...
    現象我們很少看到這樣的這樣炫富的內容也很少看到微商的影子。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總有新的生機出現,現在自媒體和直播賣貨分走了很大一部分市場。
  • 為什麼農村曾經紅極一時的外牆瓷磚,現在裝修房子很少有人用了?
    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曾經紅極一時的外牆瓷磚,到現在很少有人用了?這個問題簡直就是回憶殺,讓我想起了以前小時候的事情。但是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用外牆瓷磚了呢?我覺得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成本的壓力,人工費上漲,另一方面就是人們的審美眼光轉變了,現在如果有人蓋房子外牆貼瓷磚,人們會覺得他是從上個世紀穿越過來的。首先是成本的壓力,人工費上漲。
  • 《旗袍美探》為什麼現在的人很少穿旗袍了
    《旗袍美探》不知道該怎麼定義它,如果是偵探懸疑劇,它的懸疑度卻不及劇裡的旗袍精美度,如果是時裝劇,卻又打著偵探劇的旗號。但是,它又討了我的開心,我是又喜歡旗袍,還同時喜歡看偵探劇。所以打發時間看看還是可以的。
  • 小時候看入迷的5部劇都是新加坡,部部經典,尤其最後一部!
    1、《蓮花爭霸》;《蓮花爭霸》是93年新加坡的武俠巨製,是改編自古龍小說《流星蝴蝶劍》。90年代新加坡電視劇很霸道啊,從中國原著裡汲取一堆靈感拼拼湊湊加工完又賣回來,甚至趕在中國觀眾看國內同題材電視劇之前就先洗了他們的腦,不愧是外貿大國,佩服。
  • 口碑爆棚的科幻神劇,檔次比美劇高多了,為什麼卻很少人看
    今天說的就是網飛出品的德劇《暗黑》,在今年播出第三季後,這部電視劇就完結了。很多人經常會在網上看到網友安利這部劇,有太多太多的溢美之詞了。科幻燒腦神劇、黑暗史詩大作、德國版《雙峰》,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硬科幻,秒殺《怪奇物語》等等,甚至有人說它是影史最佳科幻劇。看完《暗黑》,總體感受就是太燒腦了,雲裡霧裡的感覺。
  • 韓國曾經很火的4個組合,現在很少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了!
    韓國曾經很火的4個組合,現在很少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了!現在就來盤點那些曾經火的不行,現在都不知道人在哪了的偶像團體。雖然剛出道時以至於後來的幾年,這個組合都很火,但是後來這個組合也不知道為什麼出的專輯少了,粉絲也都脫粉了,基本現在韓國沒有他們的消息跟影子了。
  • 為什麼火爆一時的微商現在很少看見了?他們去哪裡了?
    現象我們很少看到這樣的這樣炫富的內容也很少看到微商的影子。微商少了,這是很多人發現的事實,消費者普遍對微商的新鮮度消失了,認可度降低了。前幾年大量的人湧入這個行業,特別是很多原來做直銷傳銷成功學培訓的人魚龍混雜其中,把好好的一池水給攪渾了。
  •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追看的新加坡劇嗎?
    李南星飾演的帥氣沈衝,朱樂玲飾演的溫柔可人但不太美麗的南宮蝶,尤其是塔琳託婭反串的白玉川劍眉星目、風華絕代、氣宇軒昂,當時就搞不懂為什麼小蝶不喜歡他,最後修煉葵花寶典變身女人,也同樣驚豔無比。 潑辣刁蠻又愛慕虛榮的BoBo 一角是由新加坡國寶級演員鄭惠玉飾演的,她參演過很多部劇,塑造了很多膾炙人口,經典的熒幕角色。
  • 國內的房子為什麼都是剪刀牆的結構,而框架結構的卻都很少?
    國內的房子為什麼都是剪刀牆的結構,而框架結構的卻都很少?之前小編的同事準備買房的時候,聽同事說到我們國內的房子和國外的有很大的差別。那差別在哪裡呢?房子產權?裝修風格,亦或是平頂和尖頂的差別?其實這些都是的,但是國內和國外在房子結構上面,就有很大的一個差別,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其實主要的差別就在於國外的房子基本很多都是框架的結構,而國內的房子都是剪刀牆的結構,這是為什麼呢?
  • 小時候追的5部經典劇都是新加坡劇,哪部是你的童年?
    1、《蓮花爭霸》;小時候斷斷續續看過不少新加坡電視劇,那時候太小了,看不太懂,很多劇情也記不住了,想要重溫一下。蓮花爭霸的內容是圍繞武林世家南宮俊一家展開的,劇中每個人物性格特點鮮明,印象最深的還是白玉川被打的掉到橋下撿到蓮花寶典,練了後就變成了叫段素素的女人。
  • 小時候經常看的新加坡劇,你們還記得多少
    說起新加坡劇,大多數70 80甚至90後腦海裡都能閃現出幾部經典新加坡電視劇。其實新加坡劇大多數都是和我們國內電視臺合拍的,用的演員也是一半新加坡人一半國人比如:馬景濤,孫興,曹駿等。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回顧下一部分新加坡劇吧。1:塞外奇俠
  • 為什麼現在很少看到魯迅的作品?是魯迅過時了嗎?
    在所有的出現在教科書當中的作家裡面,魯迅算是出場次數最多了,許多老師在和學生們講解魯迅的文章時候,也是非常花功夫的在講解,那為什麼現在很少看到魯迅的作品,是魯迅過時了嗎?其實與「有兩株樹」有關聯。魯迅是什麼人?
  • 為什麼國內導演很少拍科幻片?我們的特效真的比國外差嗎
    為什麼國內導演很少拍科幻片?我們的特效真的比國外的差嗎?事實上事實並非如此,這個問題早就被網友質疑了。這是我個人的看法。1、從早期開始,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真的很難達到科幻電影的製作水平。2、早期的中國人對歷史劇和情感劇比較感興趣,但更難以接受遠離現實的食物,比如天上飛中的輕功。3、與科學界的知識和理論接觸不多,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外層空間,長期以來,他一直停留在嫦娥奔月、齊天大聖的神話傳說中所有這些都帶動了影視產業的發展,就像科幻魔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