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知多少|百首經典宋詞09

2020-11-26 蕭峰大哥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偉大文明。中華文化跨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和魅力,是全球炎黃子孫自信之源泉!

瑞典華人作家詩人蕭峰大哥,將以《宋詞知多少》、《唐詩知多少》、《元曲知多少》、《詩經知多少》等一系列專題與大家共享傳統詩詞的美好!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丰神,跟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乃一代文學之巔峰。《宋詞知多少》第二十期(100首經典宋詞之九),精選十位詞人的十首經典宋詞與諸君共享。

1.《採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作家:呂本中)點睛之筆:全詞。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詞人簡介:呂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壽州人,詩人,詞人,道學家。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詩話》、《東萊先生詩集》 等。

蕭峰評詞:這是一首借喻明月來傾訴別離之情的詞。全詞純用白描手法寫出,頗有民歌風味,情感真摯,樸實自然。結構上採取重章復沓的形式,深得迴環跌宕、一唱三嘆的妙處。上下片主體相同,只是稍加變化,形成鮮明的對比,匠心獨具。

2.《秦樓月·芳菲歇》(詞人:向子諲)點睛之筆:空啼血,子規聲外,曉風殘月。

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傷心切,無邊煙水,無窮山色。

可堪更近乾龍節,眼中淚盡空啼血。空啼血,子規聲外,曉風殘月。

詞人簡介:向子諲(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今江西清江縣人。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後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蕭峰評詞:這首詞,篇幅雖短,慷慨磊落,感情的容量卻並不小。另外這首詞表現上也自有特色。全詩結構分上下兩闋,詞意可分三層。起首「芳菲歇」三字,寫春光消逝景象,似實而虛。下闋「可堪」二字,是不能堪的意思。此乃詞人著意用力之筆,正是這兩字把上闋「故園目斷傷心切」的感情向前深化了。全詞感情真摯,情景交融,在《酒邊詞》中,是一首成功的小令。

3.《憶秦娥·與君別》(詞人:房舜卿)點睛之筆:天涯闊。一聲羌管,暮雲愁絕。

與君別。相思一夜梅花發。梅花發。悽涼南浦,斷橋斜月。

盈盈微步凌波襪。東風笑倚天涯闊。天涯闊。一聲羌管,暮雲愁絕。

詞人簡介:房舜卿,宋朝時期詩人,身世不詳,代表作有《憶秦娥》、《玉交枝》,《全宋詞》 收其詞二首。

蕭峰評詞:這是一首悵別詞。作者寫的不是離別時的悽惻,也不是別君的思念,而是剛剛作別、乍然離去時的旅途情懷。詞人並不正面寫這種漸行漸遠漸濃的離愁,也不突出他對那位「盈盈微步」的佳人的眷戀,而是把一夜間怒放的梅花推在前景地位進行反覆詠嘆,行旅中的那種難言的惆悵反而更加在豐富、充分地表現出來,這便是超越詠嘆實體,把描寫對象半空靈化、象徵化了的藝術魅力之所在。

4.《蒼梧謠·天》(詞人:蔡伸)點睛之筆:全詞。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詞人簡介: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蕭峰評詞:這首小詞通過對圓月觀感,抒發出沉摯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個字,然而曲折有致。這種「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梅堯臣語)的高妙描寫手法,真可謂「以少勝多」了。

5.《憶王孫·春詞》(詞人:李重元)點睛之筆:全詞。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詞人簡介:李重元,約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後在世,生平不詳,工詞。《全宋詞》收其《憶王孫》詞四首,皆是頗具意境的佳作。

蕭峰評詞:李重元共作有四首《憶王孫》,分別題作「春詞」、「夏詞」、「秋詞」、「冬詞」。此詞是第一篇。這首詞主要是寫景,通過寫景傳達出一種傷春懷人的意緒,那一份杳渺深微的情思是通過景色的轉換而逐步加深加濃,逐步顯示的。在場景的轉換上,詞作又呈觀一種由大到小,逐步收斂的特徵。全詞用一連串帶有傷感的暮春景物來襯託相思的傷感,深切動人。

6.《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詞人:陳與義)點睛之筆: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詞人簡介: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蕭峰評詞:這首詞節奏明快,渾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見矯揉造作之跡。陳與義是洛陽人,他追憶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陽中舊遊,那時是徽宗政和年間,當時天下太平無事,可以有遊賞之樂。其後金兵南下,北宋滅亡,陳與義流離逃難,備嘗艱苦。當他作詞以抒發此種悲慨之時,並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筆調唱嘆而出(這正是作詞的要訣)。

7.《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詞人:張元幹)點睛之筆:萬裡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裡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詞人簡介:張元幹(1091年—約1161年),字仲宗,號蘆川居士、真隱山人,晚年自稱蘆川老隱。今福建永泰人。張元幹與張孝祥一起號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

蕭峰評詞:通觀全詞,可以看出,這是一首不尋常的送別詞,它打破了歷來送別詞的舊格調,把個人之間的友情放在了民族危亡這樣一個大背景中來詠嘆,既有深沉的家國之感,又有真切的朋友之情;既有悲傷的遙想,又有昂揚的勸勉。作者以慷慨悲涼的筆調,所抒發的不是纏綿悱惻的離愁別恨,而是憂念國事艱危的憤慨之情。

8.《柳梢青·茅舍疏籬》(詞人:楊無咎)點睛之筆:誰賦才情,畫成幽思,寫入新詩。

茅舍疏籬。半飄殘雪,斜臥低枝。可更相宜,煙籠修竹,月在寒溪。

寧寧佇立移時。判瘦損、無妨為伊。誰賦才情,畫成幽思,寫入新詩。

詞人簡介:楊無咎(1097~1171)字補之。自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臨江清江(今江西樟樹)人。繪畫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畫師法李公麟。書學歐陽詢,筆勢勁利。今存《逃禪詞》一卷,詞多題畫之作,風格婉麗。

蕭峰評詞:梅花冰肌玉骨,半霜傲雪,經冬凜冰霜之操,早春魁百花之首,以韻勝,以格高,故為歷代人們所喜愛。文人學者更是植梅、賞梅看作是陶情勵操之舉。楊無咎這首詞,借詠梅以抒發自己的情操,寄託幽思,刻畫了一位生性孤傲、不隨波逐流的世外高士的形象。

9.《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詞人:周紫芝)點睛之筆: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詞人簡介: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

蕭峰評詞:詞中以今昔對比、悲喜交雜、委婉曲折而又纏綿含蓄的手法寫雨夜懷人的別情。詞人圍繞「風雨西樓夜」落筆,先摹寫整體環境,寫景不忘烘託悲愁情緒;次寫主人公身處西樓回望往事,極言往日之歡;最後詞情停頓於「如今」,在往日歡聚的對比下,進一步敘說主人公深切的懷念和對當下處境的喟嘆。結構層次分明,而感情綿延悱惻,貫穿全詞始末,工整疏密中見搖曳。

10.《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詞人:朱淑真)點睛之筆:綠楊影裡,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裡,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詞人簡介: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著名女詞人,與李清照「差堪比肩」,並稱「詞壇雙壁」。其雖家世顯赫,婚姻卻十分不幸,她又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多才多藝的她只能將愁思寄予詞的寫作。

蕭峰評詞:這首詞寫一位閨中女子(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緒萬端。筆觸輕柔細膩,語言婉麗自然。作者用鳥語花香來反襯自己的惆悵,這是以樂景寫哀的手法。

作者簡介:蕭峰大哥,來自廣東的瑞典華人作家和詩人。歐華新移民作家協會理事、編輯部部長。痴迷詩經唐詩宋詞元曲,熱衷推廣中華傳統文化。人生三大愛:愛美食、愛美景、愛人。中國一級中式烹調師、走過100餘國的旅行達人、眾多選美大賽評委和策劃人。

相關焦點

  • 宋詞知多少丨百首經典宋詞01
    五千年文明之河奔流至今,湧現出諸子百家、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曹雪芹等許許多多燦若星辰的偉大文人,誕生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浩如煙海的文學經典。中華文化跨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和魅力,是全球炎黃子孫自信之源泉!
  • 宋詞知多少丨百首經典宋詞08
    瑞典華人作家詩人蕭峰大哥,將以《宋詞知多少》、《唐詩知多少》、《元曲知多少》、《詩經知多少》等一系列專題與大家共享傳統詩詞的美好!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丰神,跟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乃一代文學之巔峰。
  • 宋詞知多少|百首經典宋詞05
    瑞典華人作家詩人蕭峰大哥,將以《宋詞知多少》、《唐詩知多少》、《元曲知多少》、《詩經知多少》等一系列專題與大家共享傳統詩詞的美好!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間苑裡,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
  • 宋詞知多少丨百首經典宋詞10
    瑞典華人作家詩人蕭峰大哥,將以《宋詞知多少》、《唐詩知多少》、《元曲知多少》、《詩經知多少》等一系列專題與大家共享傳統詩詞的美好!唐詩宋詞,詩經元曲,皆我真愛。幾十年來,花了不少精力去學習、思考和積累。
  • 宋詞知多少丨百首經典宋詞03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間苑裡,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丰神,跟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乃一代文學之巔峰。宋朝三百多年歷史,誕生了無數詩詞名家,經典宋詞更是燦若星辰浩如煙海。
  • 宋詞知多少丨百首經典宋詞04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間苑裡,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丰神,跟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乃一代文學之巔峰。宋朝三百多年歷史,誕生了無數詩詞名家,經典宋詞更是燦若星辰浩如煙海。
  • 【走進經典】第十期 《宋詞三百首》
    【走進經典】第十期 《宋詞三百首》 2020-06-13 0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宋詞三百首11:這首經典宋詞是他最著名的詞作,也是最後的絕命詞
    在宋詞文學史上,李煜的地位是很高的。他的詞作雖然大部分產生於宋代以前,但是代表其詞作水平最高的,還是他被宋朝囚禁時期所寫的。尤其是他的這一首宋詞,是宋詞300首當中最經典的詞作之一,也是他流傳最廣的詞作,還是李煜最後的絕命詞。且看: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欣賞:宋詞三百首大全集(1—150篇)
    (守著窗兒 一作:守著窗兒)*古詩三百首、婉約、孤獨、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懷人、閨怨、高中古詩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絕美插畫版《宋詞三百首》爆火!帶你品味宋詞之美
    這2首宋詞,情一字縱使是傷,世人還是纏綿繾綣,難捨難棄。  全譯全注全彩珍藏版-《宋詞三百首》  新增179幅絕美插畫 已火爆銷售20000+冊    而今我為你推薦的這本全新版本的《宋詞三百首》,則是以他的詞學思想鼎盛期的重編定《宋詞三百首》稿本為底本,  反覆校訂和重新編排,以求讓你讀到原汁原味、完整準確的宋詞
  • 宋詞有多美?讀一遍《宋詞三百首》就知道
    宋詞究竟有多美?那蘊藏千年的風雅,勝過精緻的妝容,勝過華貴的衣裳。《宋詞三百首》是迄今為止較為流行的宋詞選集。這些傳唱千年的詞作,全部都收錄進了《宋詞三百首》裡。每一首,你都不能錯過。古典君為你推薦這本好書——新版《宋詞三百首》。
  • 宋詞三百首②:這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首宋詞,100字成就曠世經典
    一提到宋詞,人們就會想起蘇軾。作為北宋詞壇的文壇巨擘,蘇軾在後世享有很高的聲譽。若李白就是唐詩的詩仙,那麼宋詞的詞仙非蘇東坡莫屬。在宋詞300首當中,有一首宋詞是蘇軾的代表作,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首詞。在我們的求學生涯當中,我們每個人都學過。
  • 87【宋詞三百首】《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晁衝之
    情知:深知,明知。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由晁衝之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一首懷舊相思之作。開端直敘往昔在京邑文酒詩會,歡情良多,「別來」轉入當今親舊星散,音容茫然。「尋常」二句,以往常反襯現實,言外充滿人事變遷之慨。換頭言舊知無信,唯有求之夢寐。而夢中相遇,休問何如,緊承「不如初」意脈。
  • 品讀宋詞三百首|柳永合集
    宋詞三百首-038|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 宋詞三百首-039|柳永:曲玉管·隴首雲飛
  • 宋詞到底有多少首?
    作者 |晴耕雨讀堂(孔網店鋪:晴耕雨讀堂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據近人唐圭璋主編《全宋詞》及孔凡禮編《全宋詞補輯》錄存作品達21055首,可考作者1430多人。讀宋詞,入門者首推晚清四大詞人之一朱孝藏於1924年編定的《宋詞三百首》,以及胡云翼選編的《宋詞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唐宋詞鑑賞辭典》亦可。更上層樓,則可考慮中華書局版《全宋詞》一一好像近年來有若干網際網路企業推出了免費版的《全宋詞》資料庫,使用起來更方便,還不佔地兒,或可關注。
  • 《宋詞三百首》詞作數量排行榜
    《宋詞三百首》為彊村老人晚年編訂,其中也有況周頤、張爾田等人參與切磋裁定,堪稱一部凝聚了近代詞壇大家心血的扛鼎之作。到如今,《宋詞三百首》和《唐詩三百首》一樣,已成為權威的詩詞啟蒙教材。《宋詞三百首》的版本較多,其中作者本人就進行了多次刪改。1924 年初刻本收入詞人八十七家,詞作三百首。
  • 宋詞三百首-106|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宋詞三百首-092|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宋詞三百首-086|秦觀:望海潮·洛陽懷古
  • 《宋詞知多少》第十期姜夔
    五千年文明之河奔流至今,湧現出諸子百家、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曹雪芹等許許多多燦若星辰的偉大文人,誕生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浩如煙海的文學經典。中華文化跨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和魅力,是全球炎黃子孫的自信之源!
  • 《元曲三百首》:唐詩宋詞人人傳誦,元曲故事知多少?
    說到唐詩宋詞,想必每個人都能背誦幾首。最近翻看《元曲三百首》頓感一種被忽視的文字魅力。曲是金、元以來的一種新文體,可以配合音樂演唱,一般稱為元曲。因它從詞演變而來,故又稱「詞餘」。從文學角度,與《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並列的《元曲三百首》中的元曲,主要指元散曲。唐詩典雅,宋詞綺麗,而元散曲藝術特點是通俗易懂,清麗自然。文而不俗,俗而不俗。姚燧「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24個字寫出思婦矛盾心理,全是口語白描,自然真實。
  • 《宋詞三百首》竟沒有收錄《赤壁懷古》,編書人是看不起蘇軾嗎
    這首詩中有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是彰顯出了蘇軾豪邁之情,與之雄厚的文學底蘊。可奇怪的是,與唐詩三百首齊名的《宋詞三百首》,卻沒有收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那問題就來了,這首《念奴嬌》作為公認的"千古絕句",為何沒有被收錄進《宋詞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的編書人,是否看不上蘇軾以及他所寫出的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