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還未開播,其主題曲先熱,由李宇春方文山共同打造的「中國風」,以電影為場景,以「詠春」為背景,再一次的觸動我們的心弦,韻味和意味十足。
「中國武術包含了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貴在中和,不爭之爭」,《詠春》這一主題曲一開頭就來一句經典的臺詞,瞬間就點燃了我們對於葉問的記憶,也引發了我們對於《葉問4》的遐想。從2008年12月16日上映的《葉問之一代宗師》開始,十一年間,葉問電影系列陪我們走過了3部電影,從一代宗師到宗師傳奇,再到巔峰對決,以及到2019年12月20日即將上映的終結篇終極一戰,甄子丹也靠著葉問系列在影壇封神。據統計,電影《葉問》系列(從第一部到第三部)在7大電影節裡面獲得42項提名、15項大獎。作為系列電影,取得如此多的提名數量和各種大獎,足以看出,葉問系列在華人世界的影響力,以及電影本身具備過硬的質量。
清末民初,作為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地方之一,廣東佛山向來以出產商人著稱。在這片商業繁榮的地方,出現了一位名冠中西,享譽世界的功夫泰鬥——葉問,他是李小龍的師傅,詠春拳一代宗師,憑藉一人之力,把詠春拳推向了世界。
在葉問系列,我們看到了葉問為人處世的態度,也看到了葉問剛毅堅決的性格。不同於其他英雄角色,甄子丹所展現和塑造的葉問,眷顧家庭、剛毅沉穩、內斂謙和,不爭風頭、勇於擔當。我們來回憶一下葉問系列的一些經典臺詞吧:
通過這些臺詞,我們就可以大概地串聯起《葉問》前三部的深刻記憶,也將一代宗師身上的俠骨柔情展現得淋漓盡致。作為即將上映的系列終結篇,我們相信《葉問4》的故事情節、武術動作、人文情懷等都會有全方位的提升。十一年的打磨,十一年的傳奇,十一年的期待,從佛山到香港,從香港到美國,甄子丹扮演的葉問在陪伴觀眾十一年之後,終於迎來了最後一戰。12月20日,讓我們守候在電影院,去盡情的享受葉問所呈現出來的堅守公道、硬氣揮拳的終極一戰!
回到我們的主題,《葉問4》即將上映,看點多多驚喜多多,你怎麼看?我們從研學的角度來看這一系列電影的傳承和精彩。
《葉問》系列是當之無愧的中華傳統武術文化研學的核心課程。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高深莫測。作為深受金庸武俠系列影響的小編,更是對中華武術有著天然的嚮往和崇拜。葉問展示出來的是詠春,通過一己之力,將詠春在全世界發揚光大。我們通過這4部電影來研學武術,研學詠春,從師承到傳承、從練樁到出師、從文傳到武鬥,我們逐一地去研究和學習。
《葉問》系列作為研學課程,其地域文化特色和香港歷史和唐人街特色是我們研學的重要內容。從清末民初佛山的場景,到殖民時代的香港文化,以及到美國的華裔生存和文化。從時間到空間,跟隨著葉問的腳步,去了解當時社會現狀和人們的生活情況,去了解我們中國人在面對各種歧視與壓迫,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
《葉問》還是一部很好的文化研學課程。從場景布置到服裝道具,從言談舉止到傳統文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國度,葉問都向我們展示了中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美德。不爭不鬥不害怕,禮正謙和,談,可以,打,奉陪。
《葉問4》,我們帶著研學教育的角度去看,看中華武術如何徵服世界,看中國文化如何發揚光大,也看中國兒女在異域如何堅韌的生存和發展。
《葉問》《詠春》既是電影以及主題曲的名字,也是中華傳統武術的象徵。在李宇春的歌聲中,每一個葉問的經典瞬間,每一句葉問的經典臺詞,如畫卷般的在我們面前鋪展開來。「而我是他們口中的傳奇,不敗立於這天地」,用最後這一句歌詞來結束我們今天的研學課程,致敬葉問,致敬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