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社
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導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多家銀行近期推出票據貼現線上化產品,例如藍海銀行推出的「銀貼寶」、微眾銀行推出的「微閃貼」等。該類產品共性是金融科技賦能,通過大數據進行風控,實現貼現智能化。
近年來伴隨票據市場的高速增長,銀票貼現規模也在不斷上升。根據上海票交所統計,2019年,全國累計籤發銀行承兌匯票17.36萬億元,500萬元以下小額票據佔比90%以上,票據在小微企業銷售回款中佔比較重。
但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小微企業因收到銀票額度小、期限短,在金融市場上具有貼現難、貼現貴等特點,而銀行貼現智能化、線上化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上述問題的解決。
票據貼現線上化
11月下旬,藍海銀行發布票據線上秒貼產品「銀貼寶」。記者從藍海銀行內部人士處了解到:「企業客戶辦理傳統票據貼現業務,線下貼現一張銀行承兌匯票,最快也要跑一天。而通過『銀貼寶』產品,做一筆票據貼現只需要5分零1秒。客戶只需用3分鐘註冊、1分鐘價格試算、在任意銀行的網銀用電票系統1分鐘提交貼現申請、貼現資金就可以1秒到帳,效率極大提升。」
記者注意到,微眾銀行也在近期發布推出了基於網際網路與大數據的全線上電子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產品「微閃貼」。該產品服務流程實現全自動,從申請、審批到發起貼現、貼現資金到帳,全流程在數分鐘內即可完成。
除微眾銀行及藍海銀行外,今年以來,多家銀行陸續推出票據業務線上化產品,例如郵儲銀行推出線上票據貼現產品「郵e貼」,民生銀行推出「票融e」,富民銀行推出「富民極速貼」,浦發銀行落地「貼現通」產品等。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規範和促進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的通知》以及《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實施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移交切換工作的通知》相關要求,面額100萬元以上的票據原則上使用電票。另外,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併入上海票據交易所運營,全國統一票據市場建立,標誌電票時代已到來。
隨著金融科技與票據市場的深度融合,銀行票據業務目前正在向線上化轉型,在線票據貼現業務的優勢在於能夠通過大數據加強銀行風控管理,提升客戶體驗,實現高效便捷服務,同時能夠節約銀行成本,推進金融下沉。
值得注意的是,票據業務線上化的風控要如何操作?藍海銀行交易銀行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我行該類產品在風險把控方面,採用全流程大數據智能風控,一是通過核實多維度的數據來校驗客戶真實性,二是通過多種科技金融手段去校驗申請企業貼現意願的真實性,比如確定企業經營需求。」
破解小微企業貼現難題
上海票交所數據顯示,2019年末,出票人為中小微企業的票據承兌餘額為8.89萬億元,佔全部承兌餘額的69.84%;貼現申請人為中小微企業的票據貼現餘額為6.66萬億元,佔全部貼現餘額的81.39%。票據市場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但小微企業貼現仍存在難與貴的問題,某銀行人士表示:「小微企業貼現比較散,小微企業往往會收到很多不同銀行的承兌匯票,涉及貼現行、承兌行比較多;另外,小微企業貼現金額也特別小,比如說,小微企業有時貼現金額僅是幾萬元。
該銀行人士表示:「銀行不願為小微企業貼現的原因有多種:一是線下操作費時費力,審核項較多;二是收益較低;三是銀行收到小票在二級市場流轉性也較差,而拿去民間變現,則會遇到價格問題及合規性問題等。
而票據貼現線上化正在提效率降成本的角度推進問題解決,舉例來說,藍海銀行「銀貼寶」票據貼現產品,依託「票據+網際網路」模式,解決了傳統票據貼現業務「審核多、出款慢」的痛點。經記者了解,「銀貼寶」自推出以來,累計服務小微企業突破1萬戶,累計貼現票據數量突破2萬單,總交易額已超220億元。「平均下來,我行每單張票面金額不到100萬元,均是服務小微企業。」藍海銀行相關人士稱。
(編輯:朱紫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