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危難時刻,黨員志願者、愛心組織志願者、大學生志願者遍及昌黎的大街小巷,成為疫情防控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面對疫情,愛和溫暖從不缺席。連日來,昌黎縣廣大志願者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挺身而出、「逆行」而上,為人們帶去溫暖和希望。
常新源,男,2000年生人,今年正好20周歲。是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大學生,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工作,挺身而出,自願報名,擔任昌黎縣後錢莊大學生志願者,積極參與當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疫情發生後,他主動報名參加後錢莊765通信愛心志願者團隊的義務執勤工作中,後錢莊村疫情防控工作,從1月27日(大年初三)正式開始,由鄉鎮幹部帶領,每天實行三班倒。2月12日,常新源同學看到志願者們非常辛苦,缺少人手,主動提出去村口值勤。他負責登記出入車輛,督促人們佩戴口罩。需要進村的人員,須經過體溫檢測,方可進入。常新源同學能夠圓滿完成任務,並利用自己暑期打工掙到的錢為防疫人員捐贈了礦泉水、消毒液、筆本、香皂、口罩、手套等物資共計1000餘元。2020年2月21日接當地政府通知去新華小區值勤。他說:「作為大學生,我們做到重科學、聽官宣、不信謠、不傳謠,不給國家添亂,疫情防護,人人有責!相信這場「疫情阻擊戰」會取得最終勝利。」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他們這些剛剛二十來歲的大學生,沒有退縮,沒有膽怯,他們義無反顧、積極主動地承擔起治病救人、照顧鄰裡等疫情防控的重任,這些年輕的身影,代表的是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反映的是高校立德樹人的教育成果……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用他們自己的選擇和行動,向他們的師長親友、向社會交出了一份特殊的答卷。
如果大家做每一件事都帶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帶著一份發自內心的關愛,即使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也能找到快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雖然沒有報酬,也許很累,但是享受到的快樂,卻是什麼都換不來的。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希望在以後有志願服務活動的時候,都能出現他們的身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疫」中,大家都能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加入家鄉志願者行列,在村子各個勸返點參與值班。感受到了在困難面前,只有人民團結一致的力量才能戰勝困難。在疫情面前,必須要有人站出來,必須要有人在前線戰鬥,雖然不能像鍾南山、李蘭娟院士以及醫護人員一樣在前線戰鬥,但是每個人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奉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大學生參加志願活動,一是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志願者在把關懷帶給社會的同時,也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這種「愛心」和「文明」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常新源同學表示,在沒開學之前,他還會繼續當一名光榮的防疫工作大學生志願者,盡職盡責,努力為家鄉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記錄者:王麗紅)
責任編輯:許峻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