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教父級的人物,一生創作上百首歌曲,31歲離世從未被遺忘

2021-01-08 一哥遊戲小隊

上個世紀華語樂壇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歌手,他們推動了歌壇的發展,也成為了華語樂壇中重量級的人物,不過在一些新生代歌手湧現出來之後,這些老藝人似乎就有些黯淡無光了,像是四大天王的劉德華和張學友在上了歲數之後依舊活躍在舞臺當中也是非常少見的,而像羅大佑,譚詠麟這樣的人就已經基本上退出了螢屏,接下來小編要為大家說的這位主人公,他被稱為華語樂壇教父級的人物,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做黃家駒。

已經離開我們將近有26年的時間了,黃家駒是beyond的樂隊主唱,在1983年的時候出道,憑藉一部歌曲獲得了十大勁歌金曲獎,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歌手,很多人都能將他的光輝歲月和海闊天空哼上幾句,不過在1993年去日本參加演唱的時候意外受傷離開了人世,只有31歲的年紀就已經離開了我們,著實讓人惋惜,他生長在一個極為普通的家庭當中。

在小時候參加聚會而接觸了搖滾,中學畢業之後他做過很多工作,包括推銷員和助理,最終開始練琴,在苦練一番之後就組建了樂隊,沒想到就此成名,他的音樂和作品給人一種激昂的力量,充滿了人生的意義,也是香港少有的曲詞彈唱樣樣精通的創作人,黃家駒的歌曲影響到了幾代人,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他的歌吧,就連華語樂壇資深的音樂人羅大佑也曾經表示過,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人,除了黃家駒。

這句話也能夠證明他在歌壇當中的地位,他是一個天才作曲家,一生創作過上百首的歌,大多都是勵志或者是充滿友愛的類型,以獨特沙啞的嗓音給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以至於被很多人模仿,但從未被超越,黃家駒曾經還多次參加公益活動,跟隨香港電臺遠赴國外探訪貧困人民,成立了第三世界基金,多次進行愛心演出,是一個內心極為善良的人。

在黃家駒離世之後就沒有了歌壇神話,黃家駒離世之後,由黃貫中,葉世榮等人共同舉辦了致敬黃家駒的演唱會,其實在他離世之後,幾乎隔上一段時間就會推出一檔紀念活動,這也是為了記住他吧,他的離世也成為了歌壇的損失,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聽過他的歌曲呢?

相關焦點

  • 華語樂壇4位創作型天才歌手,一位是音樂鬼才,一位是音樂教父!
    華語樂壇從來都不缺乏創作天才,早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和臺灣樂壇就誕生了不少創作型歌手,也許是由於時代的局限和受市場的影響,那個年代的創作型歌手並不是都很吃香。到如今,詞曲的創作者越來越受到重視,創作型歌手開始大量湧現,形成一種百花爭鳴的景象。我們來看看華語樂壇4位創作天才歌手有哪些?
  • 他們是樂壇的泰山北鬥!盤點華語樂壇10大教父,你認識幾個?
    樂壇有一個特殊的稱謂,那就是「教父」,在華語樂壇能配得上這個稱謂的人並不多,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華語音樂領域的10大教父級人物。黃霑,是整個華語流行樂界的一位傑出代表。他才華橫溢,不僅會作詞,還會作曲、演唱,一生創作了2000餘首作品。他的曲作意蘊悠長,他的詞作結合俠義精神與人生哲學,是一個充滿中國氣質的樂壇巨匠。黃霑不僅是樂壇的傳奇人物,他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流行音樂,成為代表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
  • 華語流行樂教父,棄醫走進樂壇,羅大佑:經典是光陰的陳釀
    33歲的臺北仁愛醫院的職業醫師,羅大佑,突然辭職,留給父母一句話後,便頭也不回的走了……羅大佑,華語樂壇教父,幾代人青春的記憶,至今無人超越。特別是父親他不理解,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熱愛音樂的人,所以從羅大佑五歲時,就給他請鋼琴教師,常帶孩子們去聽音樂會,為什麼羅大佑不能「兩條腿走路」,白天做手術,晚上再創作音樂?但是,對音樂的熱愛,讓他不能繼續這樣的「苟且」,他迫切地想要把所有的時間都專注到音樂這件事上。
  • 弟子個個是華語歌壇裡程碑式的人物,他是華語歌壇真正的教父
    有一位教父級人物以才情能力「壟斷」港臺流行音樂圈20餘年。他曾在一天中,給高凌風謝了《不一樣》,給張魁寫了《小丑》,給張帝寫了《國家》,給揚帆寫了《揚帆》,他就是音樂鬼才—劉家昌。2010年,劉家昌在臺灣封麥的動人場面,似乎就在昨日,清晰可見。
  • 這幾位中國樂壇教父級人物,誰敢來排個名
    這也能夠理解,畢竟有行業的地方就會有競爭,有競爭自然會有許多的爭議存在,在華語樂壇同樣也存在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中國樂壇教父級的才俊們,首先聲明一點,這是我個人自己心中的人選,其中並不涉及到排名和地位,如果你有什麼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法,歡迎留言討論,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
  • 華語樂壇稱得上是「教父」的4位音樂人,劉歡羅大佑均上榜
    在娛樂界的音樂領域,有一個非常有分量的稱謂,那就是「教父」,這個稱謂的含義是:能唱能譜曲還能作詞,做關鍵的就是創作出來的作品更是令大家傳唱,深入人心。而在華語樂壇中能配得上這個稱謂的人並不多,今天就讓小光帶大家認識一下這是為音樂領域的教父。
  • 華語樂壇不死傳奇(一):音樂教父羅文
    上世紀70-90年代應該是華語樂壇發展最為鼎盛的一個時期,無論是內地,還是港臺都呈現著一種百花齊放的景象。而這些人,有的已經逐漸淡出華語樂壇的胡德夫,林子祥,魔巖三傑等;還有像四大天王,羅大佑,劉歡,王菲這些如今依舊活躍在大眾視線中流砥柱;而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已經逝世,卻給華語樂壇留下不可磨滅貢獻的傳奇人物。
  • 「華語樂壇三大音樂教父」是誰?捧紅了大半個娛樂圈明星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去認識一下為華語樂壇做出巨大貢獻的幕後製作人們!華語樂壇有三大音樂教父,他們分別是羅大佑、李宗盛、小蟲。眾所周知,香港有四大天王,很多人卻不知道,臺灣有四大幕後天王。他們分別是:小蟲、李宗盛、周治平、巫啟賢。
  • 什麼時候對華語樂壇感到失望,也許是從開始遺忘羅大佑開始的
    有些人的被遺忘,會是這個時代的悲哀。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問題:什麼時候你會對華語樂壇感到失望?下面有很多的回答比如:當《驚雷》開始流行以後。當所有的音樂排行榜都是些洗腦神曲以後。當流量比作品更重要以後。當《光點》數字專輯銷售破億以後。我的回答是:當我們開始遺忘一些人以後,比如羅大佑。因為遺忘他們就是我們對華語樂壇開始感到失望的開始。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陶喆對於華語樂壇的功勞不可估量,「周陶大戰」你還記得嗎?
    兩人一個橫空出世,猶如天選之子一般,成為華語樂壇的新希望,另一個則貴為華語樂壇的R&B教父,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將R&B帶入華語樂壇,開創時代。生於1969年的陶喆在25歲那年遠赴重洋,踏上了慢慢求學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待就是十年,而在異域的這十年,對陶喆未來的音樂之旅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為在這裡他與一種曲風結緣,一種足以改變他一生命運的曲風,那就是R&B。
  • 當羅大佑被遺忘的時候,對華語樂壇的失望就開始了
    導語:有些人被遺忘,真的是這個時代的悲哀!自從流量時代的大門被打開之後,網上就一直有唱衰華語樂壇的聲音。當流量比作品本身更重要,當音樂人整體水平的高度無法與前輩們相比的時候,我們確實有理由看衰現在的華語樂壇。所以當網上充斥著"你什麼時候開始對華語樂壇失望的?"的帖子時,我個人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 他是臺灣校園歌曲教父,創作出一首火了近40年的華語經典!
    80年代的華語樂壇,校園民謠就像是一陣清風吹進了流行樂壇。在這場「民謠運動」中,蔡琴、齊豫、潘安邦等人,在那個年代成為家喻戶曉的民謠歌手。這些歌星在舞臺上收到了無數的掌聲和鮮花,但為他們創作歌曲的人卻很少有人知曉。
  • 華語樂壇公認零差評的五首歌曲,前三首的原唱都已經離世
    曾經的華語樂壇掀起了一陣音樂浪潮,湧現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熱門歌曲,那麼我們就給小夥伴們盤點一下五首華語樂壇公認的零差評的歌曲,每一首都堪稱經典中的經典。這首歌曲之所以跨越了很多年代卻經久不衰,也是因為每次都能聽到對遺憾的過往,聽到對令人懷念卻又惋惜的初戀,只有真正愛過的人,才能聽出《後來》這首歌的真正含義吧第四首:《偏偏喜歡你》陳百強作為香港樂壇最具有實力的歌手,《偏偏喜歡你》成了經典中的經典這首歌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不管你有沒有那份經歷你都會被深深地打動。
  • 華語樂壇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大哥
    出道近40年,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歌曲,知名作品有《愛的代價》《真心英雄》《當愛已成往事》《愛如潮水》《讓我歡喜讓我憂》等。有「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和「百萬製作人」之稱。被譽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及東南亞最重要的音樂製作人」。與華語樂壇諸多的明星有合作,例如梁靜茹、張信哲、莫文蔚、劉若英等,為其填寫的歌詞也被稱之為經典之作。
  • 華語樂壇「第一教父」,扔一首不滿意的作品,都能成就過億天王
    華語樂壇「第一教父」,扔一首不滿意的作品,都能成就過億天王。如今的華語樂壇真是越來越衰落了,曾經能和演藝明星平起平坐的歌星,已經被前者給甩開了。原來,這些歌迷發現,當年經典的港臺歌曲,其實很多都翻唱日本樂壇的,為什麼小時候就沒有注意過這一點呢,看來華語樂壇曾經的輝煌,有一部分是日本歌壇的功勞。當然,雖然這一點讓人不免有些遺憾,但華語樂壇還有自己真正的實力派人物的,比如來自臺灣的兩大音樂教父李宗盛和羅大佑。
  • 華語樂壇10大名師_獨立排行榜_網易娛樂
    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不妨來看看在樂壇耕耘的老師們。除了戴思聰,還有不少明星級的歌唱老師,根據他們對樂壇的貢獻程度,我們羅列出華語樂壇的十位「名師」,貢獻最大的當屬谷建芬老師。:王菲、謝霆鋒、梅豔芳、劉德華、郭富城、黎明、金城武、張明敏、鄺美雲、梁朝偉、陳曉東……一班巨星或是出自於他的門下,或是在事業轉型期有了他的點撥而大紅大紫,而「戴思聰」這三個字也就成了無數歌手曾經趨之若鶩的金字招牌,戴思聰本人更堪稱是華語流行樂壇裡當之無愧的「音樂教父」。
  • 華語樂壇音樂教父,如今演唱會卻狂虧百萬,但還有人比他更慘
    說到羅大佑,大家一定不陌生,臺灣「流行音樂教父」,開創了一個屬於他的音樂時代,也影響了好幾個時代的人。周杰倫這樣評價他: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周董也確實做到了,他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象徵。羅大佑的嗓音別具一格,在詞曲方面也極具天賦,他耗費七年的時間,嘔心瀝血,於1982年發布了個人首張專輯《之乎者也》,從而正式宣布「羅大佑的時代」來了。
  • 華語樂壇30年來的創作歌手,他排第一我服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流行音樂在內地開始發芽生長,如今華語樂壇已經發展了30多年。在這30年間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歌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幾年,在這些歌手中間關於創作型歌手的爭議一直從未斷過。
  • 5位華語樂壇「教父」,寶島臺灣就有三位
    在娛樂圈中,配得上」音樂教父「這個稱號的人並不多,因為需要能寫能唱,而且作品還得經久不衰,深深印入人的心裡。在華語樂壇中,能配得上這個稱謂的,大陸有一位,香港有一位,而在祖國寶島臺灣,卻足足有三位。之後的他積極推動搖滾樂的發展,堪稱一代」搖滾教父「。許冠傑,1948年9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曾是蓮花樂隊的主唱歌手,之後單飛。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方位明星,不僅在歌曲創作與演唱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在電影上的成就也不可小覷。憑藉《滄海一聲笑》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也是現代粵語流行歌的開山鼻祖。同時也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人,熱衷於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