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懷明的「書房觀」:我的理想是擁有一套放書的別墅

2020-12-21 澎湃新聞

我的書房——話說讀書與淘書 | 苗懷明

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有一間書房自然是人生的一大夢想,幸運的是,我經過努力做到了,而且不是一間書房,是一套書房,一套帶有小院子的書房。儘管院子很小,房間也只有兩間,不過六十平米左右,面積還抵不上人家的一間大書房。

苗懷明教授的書房名為「簡樂齋」

學者介紹

苗懷明,男,生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長在黃淮平原一個小村莊裡。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全在北京師範大學一家學校獲得,畢業後一直在南京大學文學院謀生。教書、讀書、買書、寫書,一輩子都在書中討生活。出版專著有《二十世紀戲曲文獻學述略》《紅樓夢研究史論集》《風起紅樓》《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史論》及《夢斷靈山:妙語說西遊》《吳梅評傳》等

苗懷明教授所藏圖書

說到書這個字,腦海裡想的不是別的,而是層層疊疊堆在地上的半屋子書,這些都是近期新買的和朋友惠贈的書,還沒來得及上架,也沒想好怎麼上架,書房實在放不下了,這樣凌亂地堆在一起可以看作是一種逃避。

書對我來說,已經浪漫不起來,而是現實的苦惱。想要一套放書的別墅,這是我經常開玩笑說的話,其實也是真心話。買書也許不算很難,更難的是為書找到擺放的空間,不知看電子書長大的同學們能否理解這種苦惱,也許在他們看來,這些書一個移動硬碟就可以裝下,這種苦惱純粹是自找的。

書房內景

房間裡已經儘可能多地放滿了書,兩間房屋不用說,通常房間都是三面放書,經過努力,自己做到了四面牆都放書,狹小的陽臺和客廳都充分利用起來,見縫插針各放一個書架。書架更是直通天花板,書架的頂上也都堆滿書籍。

至於擺放,可謂全方位立體型——裡外放兩層,每一層都上下放滿。如果要拿裡面一本書,必須把外面的書一層層拿出來。實在沒地方放,有些就放在箱子裡堆起來。

說到藏書,自然會想到讀書。來我書房的人幾乎每人都問過這個問題:這些書你都看過嗎?連我的父母也都這樣問。我的回答是:這些書我沒有都看過,事實上也不可能都看過,但是我都翻過,需要的時候我可以隨時知道需要去找哪本書。

當然,這裡面帶有吹牛的成分,否則也就不會去買那麼複本書了,在我單位的辦公室裡擺放的書都是複本,這樣也好,家裡和單位一邊一本,用起來也方便。

苗懷明教授部分著作

我個人研究的興趣在文獻及學術史,因此本專業的書搜羅面比較廣,不是只挑精品買,而是全都買回來,見書就收。有人到我的書房後嘲笑我的書裡有不少學術垃圾,這是他們不了解我的研究情況,不了解我買書的路數,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說的。

就閱讀而言,自然是儘可能多地去讀,讀的書越多越好。比如作品及研究資料,要多讀細讀,對一般的研究論著,則可以挑選一些重要的、經典的,比如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等就要反覆閱讀,重要段落達到能背誦的程度。

至於一般書籍,翻翻就可以了,等到使用的時候再去詳細閱讀其中的某個章節或段落。世界上有那麼多的書,即便是專業書,也無法做到每本書都讀,只能採取精讀和泛讀結合的方式。

精讀的好處不用說,我特別願意說一說泛讀。

我喜歡把泛讀說成翻書。拿到書之後,看看前言、後記,看看目錄、作者簡介之類,這樣比從別的地方看到這本書的介紹要好很多。書翻過之後,會留下較深的印象,等到將來需要的時候,一下就可以想起來。

古代小說、戲曲、說唱方面的著述,我沒有全部通讀過,但我能見到的都翻過。一般情況下隨便說出一本書的名字,我基本可以說出這本書的內容及特點等。

翻書還可以建立全局觀,把一個行當的書本翻過一遍之後,可以對整個領域的情況有個系統的了解,其熱點何在,薄弱環節何在,心裡是有數的,做研究時找題目就容易得多。

書房一景

帶有懷舊色彩或者說有些傷感的還有淘書。淘書的樂趣就在一個「淘」字,從舊書堆裡苦苦尋覓,忽然找到一本自己渴望已久的書籍,那種欣喜若狂的樂趣是外人無法想像的。如果財大氣粗,到書店一通亂買,藏書數量一下可以暴增,但這不是淘書,是買書。

我的藏書大部分都是自己從舊書店一本一本淘來的。自己本科、碩士和博士階段的學習都是在北京師範大學完成的,在北京上了十年學,也整整淘了十年書,特別是當地最大的舊書店中國書店,其在北京各個地方的分店全部跑過多遍。

當時已經養成一種生活習慣,每到周末的時候,至少用一個下午或整天,或者琉璃廠,或者小西天、新街口、西單、燈珠口、隆福寺,或結伴,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人去書店淘書。那時候沒有掙錢能力,學費生活費完全靠父母,稍微貴點的書就不捨得買,因此也買了不少殘書,後來再一本一本配全,有些一直到現在還沒有配全。

就這樣,日積月累,還是搜羅了不少書,本科畢業離開北京的時候已經有三十多箱書,博士畢業再次離開北京的時候,已經有一百三十多箱,運到南京的時候,那場面還是很壯觀的。

畢業之後到南京,正趕上金陵舊書業最後的繁榮,也見證了本地的舊書業從興盛到衰落的全過程。那個時候,夫子廟、倉巷、南京大學一帶有很多舊書店。一到周末,朝天宮到倉巷一帶到處都是書攤,不花上一天時間是看不完的。僅僅是南大周圍的舊書店,沒有一天時間也是看不完的。我的藏書有相當多是在南京淘到的。

苗懷明教授所藏圖書

網絡和數位化不僅改變了書籍的形態、傳播的渠道,而且改變了我們淘書、藏書乃至讀書的方式,也可以說是深深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生存狀態。

我們在享受著現代科技帶來的巨大便利的同時,也深深懷念那些傳統的生活方式,書香已逐漸淡去,但當下流行的手機閱讀這種碎片、膚淺、浮躁的閱讀方式就是我們需要的嗎?我們找到適合這個時代新要求的理想讀書方式了嗎?

對於淘書、藏書和讀書,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有很多話要說,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苗懷明老師推薦書單

(1) 羅貫中《三國演義》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版)

(2) 施耐庵《水滸傳》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版)

(3) 吳承恩《西遊記》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版)

(4) 曹雪芹《紅樓夢》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版)

(5) 王國維《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

(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6)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 錢鍾書《宋詩選注》

(三聯書店2002年版)

(8) 李澤厚《美的歷程》

(三聯書店2009年版)

(9) 餘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

(10)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版)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圖書館公號「上書房行走」專欄

原題:《上書房行走|第二期:走進苗懷明教授的書房》

策劃 | 程章燦,統籌 | 史梅

原標題:《南京大學教授苗懷明的「書房觀」:我的理想是擁有一套放書的別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我好想擁有自己的一間書房,因為那是一片放逐心靈的自由天地
    關於「心中理想的家園」的觀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優長。綜括起來無非是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相契合,以達到居住者能夠感到舒適、溫馨、心曠神怡之目的。我對理想家園的奢求並不高,據說有普通住宅型和花園別墅型。我目前經濟狀況只能勉強選擇前者,後者只能望而興嘆了。
  • 從「有書」到「無書」:北大教授朱青生的理想書房
    的初衷本期北大學者書房讓我們一起走近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朱青生教授理想的書房「繞不開」的讀書路朱青生是改革開放後的首批高考生,也是那一年鎮江唯一考上的藝術專業學生,即今天所說的「藝考生」。一直到後來留在央美任教、調任北大,朱青生與書結緣至今,未嘗分離。學海無涯 思考不止在北大任職期間,朱青生曾經有三年進修文字音韻訓詁,五年在德國進修,至今,他仍然堅持聽課、修習課程,很多同事和晚輩都是他的「老師」。朱青生說:「坐在底下的時候,我就不再是教師。」
  • 美式風別墅裝修效果圖,單單一個書房就霸氣得很!
    美式風別墅裝修效果圖,單單一個書房就霸氣得很!別墅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個豪宅,然而卻只有少部人能擁有。不過,沒關係,即使自己目前沒有別墅,過過別人家的別墅癮也是可以有的~或者哪天你也暴富,就擁有了一套別墅呢~好了,話不多說了,對別墅感興趣的可以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下面的這套超大(360平)別墅裝修效果圖吧,美式風的裝修呢,所以整個效果既有端莊、復古韻味又有霸氣的一面,單單一個書房就霸氣得很!
  • 案例丨一個理想的書房,是怎樣進行整體布局和細節陳設的?
    在這樣一個喧囂浮躁的時代,擁有一方靜謐雅致的書房無疑是卸下疲憊,陶冶情操的最佳場所,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兩套速美超級家書房設計案例,看看一個理想的書房,是怎樣進行整體布局和細節陳設的。案例一現代風書房推開一扇門,走進一間現代風格的書房,一見傾心。
  • 散文欣賞 書房
    寒窗之下苦讀的學子多半是沒有書房,囊螢鑿壁的就更不用說。所以對於寒苦的讀書人,書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豪華神仙世界。伊士珍《琅媒記》:「張華遊於洞宮,遇一人引至一處。別是天地,每室各有奇書,華歷觀諸室書,皆漢以前事,多所未聞者,問其地,曰:『琅婚福地也。』 」這是一位讀書人希求冥想一個理想的讀書之所,乃託之於神仙夢境。
  • 劉二囍:開了五年獨立書店,1200就是我理想中的「私家書房」
    這間書房被我放在了airbnb上,偶爾會接待一些客人,一些朋友。平時沒人的話,我晚上要是睡不著或幹嘛,就會跑到書房裡去睡覺。因為這間房間有很多書。 我曾經在紐約見過一間住宿的地方,人睡在一個四面全部都是書的小房間裡,這讓我非常心動。從那回來之後,我就決定把房間改造成這樣。
  • 宅家50天,終於知道擁有一套別墅的快樂!
    遊艇別墅:叫板海上遊艇的豪華別墅代表項目:月湖山莊別墅傳聞比爾蓋茨看中的遊艇普通人:躺在家裡閉眼幻想比爾蓋茨那豪華遊艇生活……月湖山莊別墅的富豪:每天都在遊艇別墅內上演「泰坦尼克」式的愛情故事!藝術殿堂:天花板都精緻如藝術品代表項目:遠洋博堡普通人:一部手機,雲看全球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畫廊……遠洋博堡的富豪:自己家就是一座豐富的藝術宮殿,美式風客廳看膩了,去英式書房呆呆,或者法式地下室……多個國家隨意切換。
  • 龍湖九裡晴川 臻獻理想人居別墅
    (原標題:龍湖九裡晴川 臻獻理想人居別墅) 華龍網6月13日10時訊
  • 許知遠:理想的書房是一整個圖書館
    作為書店創辦者之一,他對私人擁有的書房無甚興趣,理想的書房就是一整個圖書館,有浩瀚無垠的藏書。「在書架間晃蕩,總會有意外的發現」,對他個人而言,「有很多美好的記憶在不同地方的圖書館發生。」【訪談】想去看看卡薩諾瓦的書房南都:請介紹你的書房。這間書房有多大面積、大概多少冊藏書?許知遠:我對書房沒什麼概念。我喜歡圖書館,比較浩瀚。也喜歡書店。
  • 梁實秋:先生們的書房
    寒窗之下苦讀的學子多半是沒有書房,囊螢鑿壁的就更不用說。所以對於寒苦的讀書人,書房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豪華神仙世界。伊士珍《琅嬛記》:「張華遊於洞宮,遇一人引至一處。別是天地,每室各有奇書,華歷觀諸室書,皆漢以前事,多所未聞者,問其地,曰:『琅嬛福地也。』」這是一位讀書人希求冥想一個理想的讀書之所,乃託之於神仙夢境。
  • 一間理想的中式書房,是怎樣的?
    唯獨走進書房,一張淺褐色原木書桌,筆掛一放,筆筒一擺,以字畫、花草、玩石作點綴,妥妥地仍是中國風。是否你也有同感呢?無論在思想、服飾、飲食方面如何被西方同化,哪怕在居家層面,選擇了西方的格局及裝飾,一到書房,大多數人還是忍不住把老祖宗的那一套搬了過來,哪怕他並不撫琴,不學毛筆,也不練國畫。原來書房,才是中國風亙古不變的守護者。
  • 書房的理想情境,高雅別致。
    臨池觀魚,披林聽鳥; 酌酒一杯,彈琴一曲; 求數刻之樂,庶幾居常以待終。 少陵詩,摩詰畫; 左傳文,馬遷史; 薛濤箋,右軍帖; 南華經,相如賦; 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 書房,多麼典雅的一個名詞!
    伊士珍《琅嬛記》:"張華遊於洞宮,遇一人引至一處別是天地,每室各有奇書,華歷觀諸室書,皆漢以前事,多所未聞者,問其地,曰:'琅嬛福地也。'"這是一位讀書人希求冥想一個理想的讀書之所,乃託之於神仙夢境。其實除了赤貧的人饔飧不繼談不到書房外,一般的讀書人,如果肯要一個書房,還是可以好好布置出一個來的。有人分出一間房子養來亨雞,也有人分出一間房子養狗,就是勻不出一間做書房。
  • 讀書是一種理想——走進北大教授秦雪徵的書房
    按學科專業歸類按書本大小排列上百本書籍或厚重、或單薄錯落有致地碼放在書架上「這是您理想中的書房嗎」「這就是我理想中的書房」本期「北大學者的書房」讓我們一起走進經濟學院教授秦雪徵老師的書房浩瀚天下事盡濃縮於這方寸之間
  • 在農村蓋別墅,客廳邊上想要放一個樓梯,怎麼設計比較合適呢?
    在農村蓋別墅,客廳邊上想要放一個樓梯,怎麼設計比較合適呢?蓋別墅,除了大氣的客廳,舒適的臥室,樓梯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地方有樓梯要放在客廳邊上的要求,但是又不知道該這麼搭配,很是苦惱!今天我給大家看看兩款別墅方案,都是樓梯在客廳邊上的,一個普通兩跑樓梯,和旋轉樓梯。讓各位看看我們設計師是怎麼給你搭配的吧!
  • 中式風裝修的別墅,充滿東方神韻,擁有獨特的古典味道!
    中式風裝修的別墅,充滿東方神韻,擁有獨特的古典味道!相信很多購買別墅的人在裝修的時候都會選中式風,因為中式風是我國特有的一個風格,它具有不同意義的內涵~而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套家居裝修案例就是一套中式風裝修的別墅,它充滿東方神韻,同時又擁有獨特的古典味道!總之,整體效果就是非常不一般~寬敞的玄關兩側都被裝飾得獨具韻味~充滿東方神韻,同時又擁有獨特的古典味道!
  • 長泰澱湖觀園澱山湖畔 2公裡一線臨湖酒店別墅(組圖)
    而澱山湖作為上海周邊的珍稀資源的另外一塊,開發起步雖晚,但居住價值仍舊稀缺,國際交通樞紐利好,都讓澱山湖一線湖居別墅越發受到人們的追捧喜愛。  如今,在澱山湖國際濱水社區,大宅林立,風景優美,環境宜人,是不少買家的理想居住之地。
  • 有錢人確實會享受,住別墅就算了,還把書房搬到院子裡,視野絕了
    不是我說,這有錢人確實會享受,住別墅就算了,還把書房搬到院子裡,放個移動的方形辦公書房,視野真的絕了,任誰瞧見都得說眼紅羨慕!我要是有錢住別墅或者有個大院子,我肯定也要這樣試試,因為實用性簡直一流:隨時移動,室內室外通用有的是底部帶有滑輪的設計,這樣一個移動辦公書房,不僅可以放在院子裡,還能挪到室內,實現2種環境大的辦公體驗。當然了,要想挪到室內,肯定要保證室內有這麼一個3㎡的空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