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在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組織開展的第四屆全國環境資源審判優秀業務成果評選活動中,我院黨組書記、院長呂小武擔任審判長審理的公益訴訟起訴人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武漢鐵路運輸分院訴被告陽新網湖生態種養殖有限公司通海水域汙染損害責任糾紛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一案(2019)鄂72民初1220號判決書榮獲裁判文書類二等獎(合議庭成員:呂小武、惠林、熊靖、胡秋梅、姚慧、薛暉、曾晨)。該次評選活動自2020年8月開始啟動,包括調研報告、案例和裁判文書三類,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共收到各級法院報送業務成果664項。經過各高級人民法院初評報送、10家評委高級人民法院交叉互評、院外專家評審和最高人民法院最終評審,就調研報告、案例和裁判文書三類成果,分別評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
調 研 報 告 類
一等獎(10篇)
1.長江經濟帶環境資源審判實證研究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2.關於加強海洋環境司法保護為「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提供服務保障的研究
(天津海事法院 李秀傑 宋文杰)
3.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
4.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審理情況調研報告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課題組
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5.江蘇法院涉固體廢物類案件審理情況調研報告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課題組)
6.涉林司法理論與實踐前沿問題研究
(黑龍江省林區中級人民法院 鄭穎輝 劉慶林 國成等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周珂 周玉華 侯佳儒等)
7.水資源與生態司法保護機制研究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 彭強 羅朝國等)
8.關於完善生態修復資金運行機制的調研
(福建省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9.創新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司法體制機制若干重大問題的調研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10.黃河中下遊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機制研究
(河南省濮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二等獎(20篇)
1.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修復生態環境責任探析
(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吳一冉)
2.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十年回顧、反思與建議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黃成)
3.關於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調研
(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庭課題組)
4.合同履行綠色規則的規範分析
(海南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潘冰心)
5.環境汙染責任糾紛案件代履行制度的實證研究
(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胡桐輝 陳建華)
6.構建環境公益訴訟生態修復管理人制度研究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人民法院 譚春英 曹佩珊)
7.林改背景下林權轉讓糾紛的審理難點及解決對策
(福建省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 丁斌 盧維善)
8.環境侵權類案證明標準研究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李軍 張傳毅 趙世德等
山東法官培訓學院 李寧)
9.貴州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規則研究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 彭強)
10.美國自然資源損害賠償制度探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劉曉華)
11.環境司法改革的困境與突圍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曾志燕)
12.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實證研究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課題組)
13.論環境侵權懲罰性賠償請求權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董威頡 楊巍 荊向麗)
14.環境資源審判集中管轄「甘肅模式」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甘肅礦區人民法院課題組)
15.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制度之構建
(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迴法庭 鍾麗丹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楊治
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 李志)
16.論我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專家證人制度的構建
(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周玲玲)
17.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問題研究
(北海海事法院課題組)
18.關於環境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審判工作開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楊敏 楊迪)
19.關於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審判的調研報告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20.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司法確認制度的特有屬性與實踐路徑探究
(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 劉海燕 張娟娟)
三等獎(30篇)
1.以「修復性司法」探索環境損害行政公益履職之訴舉證配置及治理進路
(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人民法院 廖傑華)
2.環境生態損害賠償金的公益信託模式初探
(雲南省祥雲縣人民法院 楊梅)
3.合同編綠色條款在司法實踐中的貫徹落實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王立威)
4.農村土地流轉中綠色條款的貫徹
(新疆塔城地區中級人民法院 馬月平)
5.困境與應變: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架構的斷點修復
(安徽省渦陽縣人民法院 張澤宇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檢察院 倪文琦)
6.長三角地區環境資源司法協作的困境與突破
(江蘇省如皋市人民法院 章智敏 張弦)
7.環境資源案件跨區域管轄制度的完善
(湖南省嶽陽市君山區人民法院 陳勇 許燕)
8.涉林刑事案件「補植復綠」司法實踐規範化建設思考
(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人民法院 李嚴斌)
9.論生態環境損害民事追償程序雙軌制規範進路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 秦傳熙
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王中義)
10.環境侵權民事救濟三訴分離模式下的實踐困境與程序優化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 梅宇
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法院 張哲)
11.海洋環境汙染案件中的司法鑑定認證問題研究
(大連海事法院 程鑫)
12.物權區分原則視域下未經審批的礦業權轉讓合同之效力研究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 楊銳)
13.湖南省環境公益訴訟運行評估與對策研究
(湖南省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14.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因果關係認定的困境與出路
(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人民法院 馮韻東)
15.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及使用的地方探索
(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 羅光黔)
16.綠色原則下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生態補償問題研究
(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趙洲)
17.生態環境資源修復基地的建立與完善路徑探析
(安康鐵路運輸法院 袁濤)
18.基層法院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路徑探索
(四川省德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羅為民 王劍 曹金容)
19.檢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裁判方式研究
(吉林省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歷彥飛)
20.環境監管失職罪的司法認定規制與完善
(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 王芹)
21.汙染環境單位犯罪實證分析及規制對策研究
(浙江省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周文霞 許婷婷 徐旭芬)
22.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司法保護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 席小鴻 周雷 貟紅娟)
23.江蘇法院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改革情況報告
(南京環境資源法庭 陸昊)
24.司法視角下的生態環境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殷勇磊 洪波 張心全)
25.健全打擊汙染環境違法犯罪長效工作機制
(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郭振旗)
26.關於安徽法院檢察公益訴訟審判工作的調研報告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27.關於成立九江市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的調研報告
(民建九江市委會 曲永和
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沈雙武
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檢察院 李平洋)
28.廣東法院審理土地林地權屬糾紛案件的調研報告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調研課題組)
29.關於長江保護立法的幾點建議
(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柯為民 沈雙武 何其明等
武漢大學 王樹義 羅吉 吳宇等)
30.檢察機關就海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損害提起訴訟研究
(寧波海事法院 鄔先江 羅孝炳)
案 例 類
一等獎(10篇)
1.醫療汙水違法排放行政處罰案件的法律適用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梁菲 林昱彤)
2.海洋環境汙染中的「汙染物」不限於國家或者地方環境標準明確列舉的物質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 李善川)
3.生態環境損害的訴前磋商與賠償責任認定
(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沈雙武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 章光園
江西省吉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彭璇)
4.環境汙染侵權因果關係舉證責任的合理分配運用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 秦傳熙)
5.公眾的通行權和沿河觀賞、享受美好環境權益應依法保障
(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 羅光黔)
6.一定條件下收購者應對生態損害後果承擔侵權責任
(南京環境資源法庭 劉尚雷)
7.無意思聯絡數人汙染環境行為的因果關係認定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張力 李立新 黃琦)
8.環資案件損害金額的刑民二元認定——以新舊法衝突情形下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為視角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 張志偉 葉瀟)
9.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生態環境修復責任探析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梁勇)
10.對規範性文件的司法審查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法院 張愛萍 王麗萍)
二等獎(20篇)
1.超過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應直接適用《大氣汙染防治法》進行處罰
(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 崔勝東 劉月)
2.環境影響評價行政許可案件中公眾參與材料的審查要求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 周曉芳)
3.填埋改造綠化人工湖的行為導致湖區原有生態服務功能發生改變是否構成環境侵權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 馬軍 馬志文)
4.生態環境損害糾紛中因果關係的推定及「綠色」專利責任折抵
(河南省濮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焦奎陽)
5.對住宅樓內管道泵房等生活基礎設施造成的環境噪聲侵權應根據環境民事責任過錯程度選擇參照適用的噪聲標準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 左楠)
6.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珍貴礦藏、稀缺生態資源遭受破壞案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人民法院 王瑩)
7.環境侵權責任糾紛中根據不同當事人參與調解的意願採用部分調解部分判決的處理方式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覃世玲)
8.海洋行政公益訴訟中未完全履行法定職責的認定
(海口海事法院 張醫芳)
9.整治長江航道採砂違法構成非法採礦罪的判斷
(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 白歐 羅靜)
10.公益訴訟的調解協議應當以判決的標準進行審查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劉歡)
11.以替代方式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的積極探索
(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 李志)
12.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拓展、區分與完善
(江蘇省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肖雄)
13.海上養殖損害糾紛侵權責任分析
(大連海事法院 郝志鵬)
14.環境汙染民事案件中的事務性費用探析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王依琪 範興龍)
15.非法狩獵行為造成國家經濟損失的認定
(上海鐵路運輸法院 李豔傑)
16.專家意見的性質及世界自然遺產嚴重損毀的評價標準
(江西省上饒市中級人民法院 鄭享華)
17.礦業權轉讓合同效力形態的特殊性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王鈺 宮欽周)
18.以調解形式確定被告出資設立專門的生態環境保護基金
(雲南省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 範興林)
19.對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行為不服,原告主體資格的認定。
(西安鐵路運輸法院 薛科平)
20.因汙染環境造成嚴重後果能否因患有疾病而適用緩刑
(湖南省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羅重海)
三等獎(30篇)
1.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前磋商與人民法院調解機制的有機銜接
(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曾楨 唐玉平 劉華)
2.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應當注重處罰與教育相結合
(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人民法院 楊國傑)
3.環保類非訴行政執行「裁執分離」的實踐探索
(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 陳寶勇 盛欣妍)
4.非法狩獵情節嚴重的認定
(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沈雙武)
5.危險廢物所在地生態環境保護部門職責範圍的認定
(徐州鐵路運輸法院 孟源 王顯波)
6.村民實際經營農村荒地的合法權益應當得到保護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人民法院 陳麗雲)
7.以損害環境為由確認行政協議無效的判斷
(湖南省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 符兆敏
湖南省桑植縣人民法院 黃湘琳)
8.汙染環境犯罪中犯罪單位節約危險廢物處置成本行為性質的認定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蔣敏 袁藝 陳楠)
9.在檢察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可通過調解協議的形式確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費用
(雲南省普洱市中級人民法院 鄒春林)
10.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未督促責任人恢復治理導致生態環境未全面恢復屬於不完全履行法定職責
(南昌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李欣)
11.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制度的適用
(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尤志春 姜若琳)
12.非法採砂砂產品價值的認定
(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13.造成生態環境特別嚴重損害的認定
(浙江省青田縣人民法院 林偉芬)
14.造成生態環境特別嚴重損害的認定
(福建省順昌縣人民法院 張夏蘭 黎曼倩)
15.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的附帶審查
(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 陳偉 劉苗)
16.非法傾倒有毒建材汙染土壤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法院)
17.非法處置廢舊鉛蓄電池造成重大汙染環境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 趙程宇)
18.涉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及禁止令案件的法律適用
(上海鐵路運輸法院 江濤 徐毅)
19.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 江煒煒
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徐珂可)
20.不明知危險廢物的運輸者是否因「無過錯原則」而承擔環境汙染的賠償責任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中級人民法院 吳小娟 張馨予)
21.行政機關應當依法作出行政行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人民法院 盧建雯)
22.一定條件下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侵害者應對生態損害後果承擔賠償責任
(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 程克文)
23.行政機關代履行費用不屬於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處理範圍
(甘肅礦區人民法院 馬兆民)
24.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中專家意見證據效力與證明力審查
(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古曉 周玲玲)
25.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中環境信息不利推定規則的適用
(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李娟)
26.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無證使用射線裝置的行為具有直接監管職責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 袁敏)
27.非法生產製毒物品罪、汙染環境罪數罪認定
(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 劉海英)
28.探礦權受讓方不得以可採儲量變少為由拒絕履行探礦權轉讓合同義務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曾志燕)
29.非法佔用農地罪中對主觀故意、繼續狀態等問題的認定
(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朱正)
30.被告人宗德全等非法拆解廢舊電池土壤汙染案
(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人民法院 李志強)
裁 判 文 書 類
一等獎(10篇)
1.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蘇民終1316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陳迎 趙黎 吳曉玲)
2.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魯01民初146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劉彥亭 趙雯 任玉琴)
3.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鄂民終50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張樂喜 趙莉麗 沈福元)
4.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粵民終2169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林振華 強弘 洪望強)
5.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閩民終字第115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秦傳熙 林錦斌 周曉芳)
6.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浙民終1015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陳建勳 沈妙 夏祖銀)
7.江西省南昌鐵路運輸法院(2018)贛7101行初1461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劉長春 樓贇 曾艾雪 丁洪發 劉春香 王惠珍 孫莉)
8.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冀07行初82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馬瑞雲 閆格 宋凱陽 王強 袁彥飛 李景霞 樊守春)
9.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甘行終434號 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王燁 周雷 沈亞中)
10.天津市寧河區人民法院(2019)津0117刑初236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曹鐵 李長喜 林長山 吳蕊 李昕珊 馬貴來 李陽)
二等獎(20篇)
1.上海鐵路運輸法院(2018)滬7101刑初174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王戰資 龔靜 張曉文)
2.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8)滬03民初12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璩富榮 姚建中 鮑韻雯 黃田花 湯洪波 鄭愷 顧月琴)
3.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2020)黔0181刑初40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舒子貴 韋俊忠 劉海英 夏維軍 謝璟芸 汪海傑 陳光芬)
4.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9)京01行終83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梁菲 王賀 王陽)
5.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閩刑終151號裁定書
(合議庭成員:秦傳熙 林錦斌 張挺)
6.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蘇03民初256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馬榮 李娟 張演亮 陳虎 費豔 韓正娟 吳德恩)
7.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2020)吉2403行初6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王金玲 王麗 王翠玲 張利 彭博 孟慶林 高興民)
8.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皖民終826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張紅生 王彪 王惠玲)
9.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20)湘民終759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伍勝 閆偉 曾志燕)
10.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黔民終652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羅朝國 鄒慧 彭強)
11.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閩行終972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秦傳熙 張挺 周曉芳)
12.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雲民終62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劉宗根 魯軍 蘇靜巍)
13.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9)京民終156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史德海 趙彤 汪明)
14.海口市瓊山區人民法院(2019)瓊0107行初4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郭煊 陳棟 張三清)
1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人民法院(2018)新4002刑初819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來瑜玫 周殿偉 王海洪)
16.武漢海事法院(2019)鄂72民初1220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呂小武 惠林 熊靖 胡秋梅 姚慧 薛暉 曾晨)
17.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8)渝02刑終1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王劍波 楊超 馮波)
18.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豫民終778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荊偉 楊巍 王江華)
19.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2018)渝0116民初6093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姜玲 羅靜 張志貴)
20.湖南省湘鄉市人民法院(2019)湘0381刑初19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劉彥軍 王愛華 譚金玉)
三等獎(30篇)
1.徐州鐵路運輸法院(2019)蘇8601刑初28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殷曉昕 李嬌嬌 牛太平)
2.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20)粵行終395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林勁標 戴劍飛 郭瓊瑜)
3.上海海事法院(2017)滬72民初3524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張姍姍 朱夏玲 張毅)
4.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粵06行終494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陳智揚 何麗容 王慧)
5.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8)津02民初1194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崔軍 蘇美玉 劉建奇 於文萍 楊磊 張鳳路 逄淑葉)
6.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2018)蘇0102刑初68號調解書
(合議庭成員:高偉 黃彥傑 安洪強 張蘇莉 陸雪萍 陳時勤 方海峰)
7.湖北省松滋市人民法院(2019)鄂1087刑初18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黃勇 胡松 佘習華 劉曉娟 李經全 覃潔 王飛)
8.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藏01行初2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德吉卓嘎 尼瑪卓嘎 四朗多傑)
9.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法院(2018)川0182刑初53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黃基偉 方露 王麗)
10.遼寧省錦州市古塔區人民法院(2018)遼0702行初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蔣彬 孔穩 丁巖)
11.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法院(2020)滬0151刑初144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朱丹 徐瓊花 黃菲菲)
12.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皖01行終281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李琦 張俊 潘攀)
13.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黔行終1142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羅朝國 李道鴻 苟泰強)
14.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贛01民終2191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汪西菲 劉衛平 陳大奎)
15.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贛01刑初21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餘行飛 胡偉 陳晶)
16.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豫民終1263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高光 李平均 荊向麗)
17.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浙行再53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王紅根 馬惟菁 黃金富)
18.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2020)桂民終496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張輝 麥青 韓勝強)
19.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雲民終36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魯軍 李年樂 蘇靜巍)
20.安康鐵路運輸法院 (2018)陝7101行初160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李晶晶 尤傑 李璇)
21.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2020)甘民終5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王燁 周雷 沈亞中)
22.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雲民終62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劉宗根 魯軍 蘇靜巍)
23.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2020)滬0118刑初258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麥珏 李瑜婷 黃承輝)
24.江西省浮梁縣人民法院(2019)贛0222刑初52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劉哲甫 劉俊煒 周淑文)
25.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2019)贛0983刑初545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聶建萍 陳慧珍 湯天鶴)
26.湖南省汨羅市人民法院(2020)湘0681刑初29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楊宗輝 吳志勇 何高如)
27.湖南省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湘08民終1026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陳燕 傅輝雪 呂紅軍)
28.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龍圩區人民法院(2018)桂0406刑初163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張勇 張家宇 紀妙嬋)
29.山西省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晉07民初29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胡曉明 張曉軍 張曉峰 張英虎 賈拴莉 李小凰 龐衛紅)
30.黑龍江省亞布力人民法院(2019)黑7524刑初57號判決書
(合議庭成員:鄭立剛 王傳亮 劉志華)
評 選 活 動 組 織 獎
1.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2.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
3.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
4.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5.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6.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7.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8.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9.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1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END
原標題:《【喜報!】我院呂小武院長擔任審判長的環境公益案判決書獲第四屆全國環資裁判文書類二等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