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黃河情|黃河萬裡入胸懷!齊魯大地奏響幸福大河新樂章

2020-09-26 聯合日報

黃河從這裡入海,泰山在這裡崛起,這裡是文聖孔子、兵聖孫子的故鄉,這裡不僅有名山大川、碧波萬頃,還有在漫長的文明歷史發展過程中孕育出的燦爛文明。在這裡可以登泰山,以祈願國泰民安;在這裡可以走黃河,領略大河之水奔騰入海的波瀾壯闊;在這裡可以遊海濱,體驗碧海藍天的心曠神怡;在這裡可以至聖境,聆聽古聖先賢的諄諄教誨......這裡,就是山東!

作為黃河入海的最後一站,山東省近年來深入挖掘、闡釋、弘揚黃河文化。如今,歷史上數次泛濫成災的黃河,正成為造福齊魯大地的幸福河。秋分時節,「中國夢 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東,探尋新時代齊魯大地與黃河的故事。

黃河,決定一座城市的氣韻

因河而生,因水而興。在山東,黃河是經濟繁華之源,也是文化繁榮之基。在黃河流域區域發展大格局中,濟南區位優勢明顯。作為黃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的省會,濟南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東承山東半島、西通中原經濟區,承東啟西、銜南接北,是陸海通道銜接的重要節點,區位條件得天獨厚。2018年以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國(山東)自由貿易區三大國家戰略在濟南交匯疊加,為濟南擁河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

濟南自古有「泉城」之稱,其中,猶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最負盛名。「沒有泉,濟南就沒有靈魂。」據介紹,依靠黃河水,一度停噴的趵突泉自2003年復湧至今,持續噴湧17年。為更好地守護城市靈魂,濟南市近年來通過開展重點滲漏帶生態修復規劃設計,持續探索泉水文化與城市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資源開發的和諧發展。

濟南華山風景區

既要聽得見泉水叮咚,也要看得見一城山色。濟南的東北、黃河以南,有一山峰仿佛利劍拔地而起,山路蜿蜒盤旋,山體陡峭如立,山上藤蔓纏繞,四周湖水環繞,周邊亭臺樓閣林立,這就是濟南華山。就在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2017年濟南市啟動華山湖溼地建設,通過挖湖蓄水,土方堆山,建成了如今清如明鏡,宛如仙境的華山溼地公園。

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隨著華山之美的重現,這座有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溼地公園成為濟南新晉的網紅打卡地。不僅如此,在生態環境保護之外,濟南積極發揮其區位優勢,打造中科新經濟科創園,將動力領域、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醫學影像、精密檢測等上下遊產業不斷匯聚於此,並培養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為高端新興產業的發展提速。

黃河灘,換了人間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黃河灘區是黃河行洪、滯洪、沉沙的場所。長期以來,受汛期洪水淹沒威脅等影響,灘區群眾祖祖輩輩與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安居難、娶親難為伴。

黃河老灘區一群80後小朋友的合影。他們剛從學校裡出來,身穿藍色校服,手拿書包,在打鬧的瞬間拍下了這張合影。

對於生活在山東黃河灘區的人們來說,脫貧的第一步就是脫離灘區。淄博市高青縣黑裡寨鎮郭王村是個跨河村,搬遷一直是全體村民的夢想。可是外遷首先要換地,找誰換?一村之力辦不了,外遷的事就擱置下來。2019年,山東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統籌推進「黃河灘」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這次黃河灘區遷建,郭王村村民從大喇叭裡聽到消息,只用一天時間,全村140多戶全部籤字同意。57歲的郭王村黨支部書記裘延雷說,一直想遷出「水窩子」,大家這股勁憋了幾十年啦。

高青縣常家鎮黃河灘區遷建社區外景。張悅鑫 攝

高青縣常家鎮黃河灘區遷建社區住房內景。張悅鑫 攝

多年來,一直想搬出「水窩子」的,不只是郭王村。淄博市高青縣常家鎮開河村69歲的老人王公明,今年農曆二月十六搬到了鎮上的新樓房中。遷建不僅讓灘區群眾安居,更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在採訪中筆者看到,高青縣常家黃河灘區遷建社區,配套小學、幼兒園、文體中心、社區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孩子上學、老人看病等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不僅如此,新社區對面就有工業產業園,村民就近就業,真正讓群眾搬得出、住得下、能發展、可致富。

萬裡黃河奔騰依舊,千裡灘區換了人間!

黃河三角洲,文旅融合助推高質量發展

在齊魯大地上有這麼一個城市,它是古代大軍事家孫武的故裡,呂劇的發源地,中國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崛起地。它就是被評為中國「六大最美溼地之一」的東營。

位於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黃河在這裡入海。這裡與其他地方比起來,少了幾分柔情卻多了幾分風度。天色碧藍,黃河三角洲以他蒼茫的景色,依賴著母親河的神性發揮著特殊的魅力。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此前,受黃河斷流影響,黃河口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海水蝕退陸地,河口地區土地鹽鹼化、沙化,渤海淺海生物鏈斷裂,三角洲溼地水環境失衡,大量魚類、鳥類絕跡。

從2008年以來,黃委會持續向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進行補水,增加溼地水面面積,提高地下水水位,修復黃河下遊代表物種棲息地和魚類洄遊通道等水生生態系統生態功能,促進黃河下遊河道、河口三角洲及附近海域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尤其從2018年起連續實施的黃河生態調水,極大改善溼地生態環境,為河口地區魚類洄遊和產卵提供了有利條件。

據了解,河口溼地恢復區的明水水面已由統一調度前的15%增加到60%;區域內有各種植物1900餘種,鳥類數量達數百萬隻,溼地生態系統實現良性恢復。作為我國暖溫帶最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黃河三角洲現有野生鳥類368種,其中38種數量超過全球1%,是全球候鳥遷徙的重要棲息地。據介紹,東營市目前正在建設的天鵝湖城市溼地項目,規劃總面積100平方公裡,將打造集蓄洪、生態、旅遊、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城市溼地景區,為全域旅遊增添新動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在大河奔湧中,山東始終以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齊魯大地沿黃兩岸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滔滔的黃河水隨著時間的維度流過千古,流出了生生不息的炎黃子孫,更流出了熠熠生輝的黃河文化、華夏文明。現在,這條咆哮萬裡、奔流東去的長河,在齊魯大地上正在煥發出全新的生機,在時代的大河奔湧中,腳沾泥土、手捧海水、行尊仁禮、心向蒼穹的山東,必將書寫新的大河篇章!

相關焦點

  • 黃河萬裡入胸懷!齊魯大地奏響幸福大河新樂章
    如今,歷史上數次泛濫成災的黃河,正成為造福齊魯大地的幸福河。秋分時節,「中國夢 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東,探尋新時代齊魯大地與黃河的故事。黃河,決定一座城市的氣韻因河而生,因水而興。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萬裡入胸懷!齊魯大地奏響幸福大河新樂章
    如今,歷史上數次泛濫成災的黃河,正成為造福齊魯大地的幸福河。秋分時節,「中國夢 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東,探尋新時代齊魯大地與黃河的故事。黃河,決定一座城市的氣韻因河而生,因水而興。
  • 「中國夢·黃河情」萬裡黃河譜華章
    裂壁吞沙驚大地,興雲致雨嘯蒼穹。」從青海高原到渤海之濱,黃河穿峽谷、越高原,奔流向東。近日,記者跟隨「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歷時十天,行經山西、河南、山東三省,探黃河兩岸之新貌,感大河上下之巨變。
  • 王鏞評:萬裡寫入胸懷間——王克舉油畫長卷,《黃河》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萬裡寫入胸懷間」(「寫」通「瀉」)原意是李白以一瀉萬裡、奔流到海的黃河比喻友人開闊的胸懷,我認為借用這句詩形容王克舉開闊的胸懷和他的油畫長卷《黃河》壯麗的意境也非常貼切。
  • 【中國夢·黃河情】不「甘」貧瘠 甘肅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記者孫靈萱)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黃河、長江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母親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黃河流經甘肅900多公裡,60%以上的水來自蘭州以上河段,特別是瑪曲徑流量增加65億立方米以上,約佔黃河年徑流量的13%,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
  • 閃電評論|齊心勠力,讓「黃河情」和「中國夢」交相輝映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場景正映入千家萬戶的螢屏,進入無數省內外群眾的心裡,激發了廣大幹部群眾接續奮鬥、拼搏進取的壯志豪情。黃河情裡滿載幸福夢。山東地處黃河的下遊,歷史上曾飽受泛濫之苦。但如今,在黃河灘區一些農民畫家的藝術視野裡,悲傷的記憶散去,幸福的生活湧來。灘區群眾從舊村臺搬入新社區,60萬灘區群眾如今實現安居夢。
  • 「中國夢·黃河情」不「甘」貧瘠 甘肅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中國網9月20日訊(記者孫靈萱)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考察調研時強調,要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黃河、長江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母親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
  • 黃河入海流,山東奏響幸福河樂章
    海報評論員 熊苗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更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黃河的故事燦若繁星,黃河的文化源遠流長,黃河的精神振奮人心。
  •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咆哮入胸懷——龍門謝曉東其人其畫
    先後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李鐵生水墨高研班和中國藝術研究院許俊重彩高研班。現為秦晉黃河畫院院長,山西五老峰畫院院長。>謝曉東畫作帶著最質樸、最真實的感情與氣韻,而真實源於平淡,平淡來源於自然,這是老父親三晉大地知名美術教育家謝朱榮常常囑咐他的話,受父親耳提面命嚴厲督導,謝曉東最喜歡畫水:其中黃河,汾河,是他筆下最多的素材,因為「鯉魚躍龍門」山西龍門謝曉東故鄉離黃河咫尺之距,還臨摹了古今名家的黃河繪畫作品:苗重安、張介宇、白庚延……謝曉東吸收了很多營養!
  • 中國夢·黃河情丨黃河岸邊玩泥巴的非遺傳承人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承載著這個古老民族,對歷史的記憶與沉澱,對未來的希冀與憧憬。壎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樂器,被賦予了太多的內涵:尊貴、高雅、凝重、厚德……捧起一枚古樸的壎,好像捧起了中華五千年的滄桑;吹奏一曲渾厚的壎曲,好像吹出了華夏負重致遠的剛強。當黃河與壎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文化館:在這裡,縱覽黃河千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李乃馨 東營報導9月24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媒體行採訪團來到東營黃河文化館,縱覽黃河的千年歷史底蘊,探尋黃河的前世今生。
  • 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崤函強音[圖]
    滔滔黃河,奔騰不息。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發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擺在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沿黃地區做好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中國夢·黃河情」表裡山河,在這裡「黃河交響曲」奏響最強音
    綿延的黃土高原與奔流激蕩的黃河造就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浩浩黃河水,在山西省境內流程九百多公裡,無數美麗的故事被這條母親河串聯起來。在三晉大地上形成了無數蔚為壯觀的黃河勝景,孕育出獨特的黃河風情。碩果豐收的金秋時節,「中國夢 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西,探尋新時代三晉大地與黃河的故事。
  • 述評:黃河文化遼闊綻放 齊魯大地動力滾滾
    故事裡的巴解與當今齊魯大地普通的勞動者,把一條黃河文明的巨脈,在歷史時空中高高揚起。應該無人否認,四大古文明之一的黃河文明是人類史幾千年唯一歷久彌新、壯麗延展至今的文明勝景。天雷摧擊、地火焚燒、人禍襲擾,任憑千年百劫也沒能磨滅這條大河、這個民族的旺盛生命,她始終是藍色星球上的醒目存在。
  • 黃河入海丨看黃河就是看中國!《幸福長流母親河》奏響九曲黃河新...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6日訊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用文藝的形式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新時代山東故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精神力量,大型交響音樂會《黃河入海》於9月16日晚在山東濟南奧體中心「東荷」體育館舉行。
  • 黃河血脈入胸懷
    原標題:黃河血脈入胸懷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看那波濤澎湃,自是儀態萬千;看那浪花激昂,自是溫暖心間。這裡是以黃土為骨肉、以黃河為血脈的金城蘭州,這裡是生我養我的故土,任時光飛逝情深於懷。
  • 王世利:萬裡金濤入胸懷,畫筆譜寫黃河魂
    多年來,王世利到吉縣壺口實地寫生,體驗生活十餘次,研究創作了大量的黃河壺口作品,獲得了各種獎項。作品被大量報刊雜誌畫冊多次發表,並多次受到美術評論家高度評價。2006年「黃河壺口」中國畫提名展中,王世利榮獲第一名,被譽為「天下黃河壺口繪畫創作第一人」。為了更好地宣傳壺口瀑布,中國壺口風景名勝區委員會、壺口風景區名勝區管委會特聘王世利為黃河壺口瀑布形象大使榮譽稱號。
  • 黃河,一冊河山,萬卷如詩
    黃河之水天上來,大筆一揮天地驚。在中華大地的版圖上,黃河是天賦異稟的藝術家,是大書法家、也是大畫家;是大詩人,更是大作曲家。——黃河,以神奇筆觸寫下一個巨幅的「幾何」的幾字,九曲十八灣的提、按、轉、折,飽滿、遒勁、有力,引人深思又發人深省,這是黃河母親對華夏兒女永恆的昭示。
  • 講好黃河故事「中國夢·黃河情」短視頻大賽邀您來投票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九曲黃河,奔騰奏響新時代的大合唱,也訴說著大河兩岸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國夢·黃河情」原創短視頻大賽作為「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展示河南省委、省政府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舉措、新實踐,深入挖掘展示黃河文化蘊涵的時代價值,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廣泛傳播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故事
  • 黃河夢 漢字情——「薪火相傳」黃河萬裡行漢字文化尋根工程啟動
    (原標題:黃河夢 漢字情——「薪火相傳」黃河萬裡行漢字文化尋根工程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