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琵琶 弦間人生——記琵琶演奏家李貴昕

2020-10-06 藝術中國晴嵐

情系琵琶 弦間人生——記琵琶演奏家李貴昕

李文清

琵琶聲聲,聲聲催人醉。員悠長的絲綢之路上,伴隨駿馬嘶鳴、駝鈴叮噹,縈迴這琵琶的千古吟唱。琵琶淵源流長,古意悠悠,早在秦朝已出現。

它音色清亮、表現力豐富,被成為金石之聲。許多詩人給予琵琶生動的描寫,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白居易的《琵琶行》。你聽,從琵琶聲中流出來的樂曲聲,忽而疾風驟雨,忽而切切私語;或如鶯語花底,或似泉咽冰下;忽而銀瓶乍破,忽而馬嘶刀鳴;或如珠落玉盤,或似真珠撼鈴;忽而鐵擊珊瑚,忽而水瀉玉盤。

美妙的音響使人陶醉,回味無窮。我愛琵琶,勝過愛我的生命。這是一位琵琶演奏家的情感直白,30多年,他徜徉與摯愛的琵琶世界,用真誠之心懷抱藝術,演繹著當代琵琶演奏家的大家風範。

李貴昕,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理論家,中國首位國際琵琶大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際藝術家聯合會中國民樂委員會主席,國際藝術家聯合會中國總部駐會常務理事,世界華人演奏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國學院,原雞西大學客座教授。雞西市琵琶演奏家協會主席,中國特長生高級考官,全國青少年藝術展示選拔賽評委。

他在琵琶演奏、教學、理論研究上均取得了突出成績,鑑於他的藝術業績,他的藝術成就入編文化部建國六十周年「華夏輝煌」文獻和中國 「音樂家藝典」,文化部《音樂生活報》人物專刊和《小演奏家》《神州樂器雜誌》《音樂家》《大舞臺》《北方音樂》等多家音樂期刊及黑龍江日報,雞西等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分別介紹了他的藝術人生。

琵琶撥動 心靈的琴弦

少年時代的李貴昕羞澀靦腆,對中國傳統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10歲時便跟著周春信老師學習琵琶,修長的手指十分靈活,,好似專為彈奏琵琶而生;琵琶如珠玉盤般悅耳的聲音,在李貴昕聽來猶如天籟之音,深深地為之吸引,當他抱著這把緣於西域充滿幸福的梨形樂器時,仿佛已與其合二為一。

李貴昕勤奮好學,他沒有辜負恩師的期望,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實了他對琵琶藝術的摯愛。在1979年畢業後,李貴昕先後任職雞東縣東海中學音樂教師、雞東縣文化館輔導員、雞東縣文化局業務組長、雞西市文化局文化藝術科長、雞西市文聯委員等職,現任雞西市琵琶演奏家協會主席,長期從事文化藝術工作。

一路走來,不知不覺間,李貴昕的生命,已經與琵琶交融了三十幾年。他說:現在回過頭來看,我覺得選擇琵琶是對的,他引領我在浩瀚的音樂宇宙中展翅高飛,教我在藝術的海洋裡探索成長,因為它,我的生命更加精彩,生活充滿希望。

人生舞臺上演奏經典曲目

經年累月的演奏中,琵琶成了李貴昕最心愛的伴侶,絲絲琴弦裡,有他的喜怒哀樂。聽過他的演奏,總是讓人印象深刻,多情的四條琵琶弦在他雙手的舞動下,流淌出一串串真情意切的感人音符,似山泉、似鳥鳴、又似晨鐘。

李貴昕的演奏技術嫻熟,音樂線條流暢,發音飽滿圓潤,音色清脆寬厚,多年來形成了委婉細膩、熱情豪放的演奏風格,每一首曲子都蘊含著他對於作品的理解,他富有感染力的演奏帶給觀眾一次次試聽上的享受。

他的《唱支山歌給黨聽》、《瀏陽河》、《彝族舞蹈》、《渭水情》、《春雨》、《訴-琵琶行》、《十面埋伏》、《草原小姐妹》等琵琶獨奏曲,曾分別在陝西省國慶音樂會、第五屆、第六屆哈爾濱之音樂會、黑龍江省文藝匯演等大型演出和比賽中榮獲一、二、三等獎。為繼承和發展琵琶演奏藝術,李貴昕在西安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了琵琶獨奏音樂會,在當時備受關注,他對於琵琶的深刻詮釋受到了老一輩藝術家和領導的充分肯定。

上下求索 傳承國粹

在長期的琵琶教學和舞臺實踐中,李貴昕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

教學方法上,他側重因材施教,啟發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指導學生注意挖掘潛在的演奏能力訓練。善於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將傳統口傳心受法融入琵琶教學。

演奏技能上,他要求學生努力鍛鍊右手末梢神經靈敏度的反應能力,敏捷觸弦與大腦明晰信息的能力。

他還創造了貼弦演奏法的訓練和觸弦後發力的技能,以及最佳訓練法的滿輪技巧,達到點與線的統一,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觸弦力度和技巧。

為使泛音更加晶瑩剔透和滑品音更加明亮,他創造了用左手指按音滑奏的方法,豐富了琵琶演奏技法和內容。由於他的教育方法科學、適應。有效,為國內有關藝術團體和藝術院校培養了竇勤育、王迪、李美寰等一批琵琶演奏專業人才;他創新開展了琵琶藝術進校園教育,在雞西市十九中學等學校開設了琵琶專業教育基地,為培養壯大琵琶藝術隊伍開闢了新領域。

雖然教出了一批好學生,但李貴昕並不滿足,他熱愛琵琶藝術,希望這一中國文化瑰寶能代代相傳,為此,他出版了《名師教琵琶》、《琵琶名曲演奏指導》、編著了《琵琶綜合練習曲》和幾十篇適應性很強的音樂論文;在中國音樂雜誌、小演奏家、音樂生活、大舞臺,《北方音樂》等十多家音樂雜誌發表了《如何掌握琵琶快速彈挑技巧》、《怎樣掌握琵琶輪指質量方法》、《怎樣提升琵琶舞臺表演水平》、《琵琶演奏深層次技術指導》、《怎樣掌握和提高琵琶快速彈挑技巧》《如何掌握琵琶練習技巧》《回復樂友琵琶演奏疑難問答》等57篇理論文章。其中《琵琶考級曲目》被推薦為世界琵琶考級通用教材。

編者手記

在許多人眼裡,琵琶只是一種樂器,而在李貴昕的內心,琵琶是他一生的追求。

與琵琶相伴的日子也許顯得有點單調,可是當你用心傾聽它,就會感受到豐盈的生命色彩。琵琶,我愛你,你是我生活的節奏,更是我人生的伴侶。(文:李文清)

相關焦點

  • 指尖安放的詩意——聽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弦歌雅韻》音樂會有感
    作者:吳芮逸(國家大劇院藝術策劃) 吳玉霞的琵琶演奏總是讓我覺得文化在場。並述「文化」和「琵琶演奏」,可能需要先搞清楚兩個概念,一是琵琶的文化是什麼?一則是什麼樣的演奏可以稱之為有文化底蘊的演奏?釐清琵琶的文化內涵,需要從它一以貫之的「存在方式」和「精神價值」提煉歸納。
  • 指尖安放的詩意——聽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弦歌雅韻》音樂會有感
    釐清琵琶的文化內涵,需要從它一以貫之的「存在方式」和「精神價值」提煉歸納。吳玉霞近照從跟隨呂光率領的龜茲樂隊踏入中原的那一刻起,琵琶這件自胡中來的樂器便在為黃鐘大呂注入胡樂新聲的同時,也在梨園教坊的吐故納新和樂伎文人的轉軸撥弦間接受著來自中原文化的改造。交融、重塑、本土化的文化動作不斷在琵琶身上發生,久經錘鍊後,「開懷接納」成了它在中原大地上最主要的存在方式。
  • 文化在場--聽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弦歌雅韻》音樂會有感
    釐清琵琶的文化內涵,需要從它一以貫之的「存在方式」和「精神價值」提煉歸納。從跟隨呂光率領的龜茲樂隊踏入中原的那一刻起,琵琶這件自胡中來的樂器便在為黃鐘大呂注入胡樂新聲的同時,也在梨園教坊的吐故納新和樂伎文人的轉軸撥弦間接受著來自中原文化的改造。
  • 音樂人生|專訪琵琶演奏家劉德海:琵琶現在的脾性很躁!
    前不久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敦煌大講堂——劉德海琵琶講座中,年近八旬的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即興彈奏了一曲,沒有旋律,節奏複雜,展現著各種各樣的琵琶演奏技巧,很有現代音樂的風範,一曲奏畢,掌聲四起。然而,劉德海並沒有為得到掌聲而高興,他對現場觀眾說:「我剛才是亂彈的,不用鼓掌。」
  • 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去世,早年間其改編的《十面埋伏》大獲成功
    據中國音樂學院訃告,4月11日14時25分,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原副院長、國樂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德海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新華社資料圖1937年8月13日,劉德海出生於上海,自小學習琵琶、二胡、笛子、三弦等民族樂器。1954年,劉德海拜琵琶演奏家林石城為師,195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他在浦東派演奏技藝的基礎上廣採博納,又向崇明派的曹安和先生、上海汪派的孫德裕先生和平湖派代表人物楊大鈞先生等學習請教,大大發展了琵琶演奏的基本功。
  • 楊靜,在琵琶的四根弦上奏出整個世界
    旅居瑞士十餘年的楊靜,是中國少有的在世界舞臺上活躍的民樂演奏家在日本中南部山區的一場音樂會後,琵琶演奏家楊靜在一群默默排隊的觀眾中見到一位日本老太太,對方遞上來一個信封,裡面裝著厚厚一疊日幣,非要塞給她。
  • 弦歌雅韻,久違的琵琶盛宴
    8月13日19:30,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也即將回到闊別已久的舞臺,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行「弦歌雅韻」吳玉霞琵琶音樂會,分享這段時間的新感悟和新作品。吳玉霞01琵琶、箜篌與二胡《弦歌》(程明作曲)創作於2020年。
  • 琵琶演奏家文博五弦琵琶精彩演繹經典名曲《春雨》
    琵琶獨奏曲《春雨》創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作者是朱毅、文博。此曲在濟南舉辦的全國民族器樂比賽中亮相,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功。此後被各專業院校列為琵琶教材、考級曲目、比賽曲目和音樂會演出曲目,深受聽眾和專業人士喜愛。
  • 中國琵琶演奏家在以色列演出
    中國青年琵琶演奏家章紅豔與以色列愛樂樂團合作表演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新華網發(郭煜攝)新華網特拉維夫4月25日電(記者王博聞劉學)22日晚,中國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章紅豔與以色列愛樂樂團在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合作表演了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 著名琵琶演奏家 吳玉霞來溫
    本月8日,中國當代著名琵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吳玉霞來溫將在溫州大劇院·音樂廳舉辦一場主題為《藝術的審美與表達》的琵琶名曲賞析。  本次活動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溫州大學音樂學院主辦。吳玉霞作為溫州大學音樂學院藝術周的特邀專家,將來到溫州大劇院《藝路同行》欄目,與溫州的音樂愛好者分享琵琶藝術。一把琵琶、一首樂曲、一幅畫面、一段故事,吳玉霞將採用邊講解、邊演奏的公共藝術課形式,集知識、情趣、視聽、人文於一體,倡導美育理念,「用心、用情、用智」展現琵琶藝術的自然之美、藝術之美和演奏者的心靈之美。
  • 應該如何哀悼琵琶演奏家劉德海的去世?
    點擊播放 GIF 1.0M生命不止音樂不息2020年4月11日,琵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和作曲家劉德海先生在京逝世,享年83歲。劉德海是一代中國國樂大師,傑出的琵琶演奏家。在20世紀70-90年代,他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70年代,幾乎每個星期都可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裡聽到他的演奏,他參與編創的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中國的第一部琵琶協奏曲。
  • 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先生逝世
    4月11日14時25分,我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一代宗師劉德海在北京去世。大師一路走好!劉德海先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揮家,一生都謙遜地稱自己是《琵琶爬坡人》創作的多部琵琶經典作品將流芳後世,這些經典作品極大地豐富了琵琶的藝術表現力,拓展了琵琶的多元音色,將各流派的各種傳統技法融合為一體,為作曲家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創作靈感和理念,樹立了全新的琵琶風格,將琵琶的藝術影響力大大提升!並將其引領到了世界音樂領域!
  • 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劉德海在京逝世 一生在琴弦間「爬坡」
    >   人物小傳  劉德海,1937年—2020年,琵琶演奏家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琵琶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奉朝紅自青年時就師從劉德海,他動情地說,亦師亦父的劉德海「是一代宗師,是琵琶與民樂界的一個標杆」。  「日出彈琵琶,日落教琵琶,夜抱枕頭夢琵琶……」從藝七十餘載,劉德海早已與琵琶「身琴不二」,指尖流淌的音符講述著他的「琵琶人生」。
  • 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來西北師範大學知行學院講學
    近日,中國當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吳玉霞走進知行學院,開展了一堂生動的「藝術的審美與表達」藝術教育講座。本次講座是全國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專家赴中西部高校講學專題講座的重要內容之一。
  • 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去世,享年83歲
    4月11日,我國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劉德海在京逝世,享年
  • 央視舉辦「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音樂會」
    央視舉辦「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音樂會」 2012年07月04日20: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逝世,他的《十面埋伏》《草原小姐妹》轟動世界
    我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當代琵琶演奏的代表人物劉德海先生於2020年4月11日14時25分在北京仙逝,享年83歲。出生上海拜名師  勤奮創新成名家劉德海1937年生於上海,自幼學習琵琶等多種民族樂器。
  • 琵琶演奏家趙聰:追求創新是對自我的升華
    (環球網文化報導 記者安綺 視頻/黃小元工作室)被譽為「民樂之王」的琵琶有著「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風雅琴聲。在琵琶演奏家趙聰的手中,這古老的樂器更如同擁有了「魔法」,融合交響樂、搖滾、電子等不同的音樂風格,讓年輕人和「歪果仁」通過眼前這把「豎起來的吉他」,也能享受中國當代的新古典音樂。
  • 琵琶丨琵琶輕彈,相思委委
    琵琶聲像江峽猿啼,在三峽落雪的山峰間迴蕩;像晴空鶴唳,響徹雲霄;像帶霜的利刃,劈破竹節;像絕塞孤城的胡雁,哀泣悲鳴。像亙古的冰層,戛然一聲巨響,冰面急速破裂。琵琶聲一會兒像花底下婉轉流暢的鳥鳴聲,一會兒又像水在冰下流動受阻,艱澀低沉、嗚咽斷續。又像愁思幽恨黯然滋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突然「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的人們都靜悄悄地聽著,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的秋月的影子。此情此景,白居易脫口而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得名於演奏時的右手技法。
  • 學藝30年 青年琵琶演奏家葉敏捷首開獨奏音樂會
    4歲發蒙,6歲登臺獨奏,12歲獲「全國少年琵琶大賽」銀獎,15歲以藝術家身份出訪國外……對於重慶市歌劇院演奏家葉敏捷來說,琵琶已深深融入她的生命軌跡。20日晚,這位年輕的演奏家在市歌劇院藝術廳帶來首次個人獨奏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