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民國時期的大軍閥,人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東北王張作霖、西北王馮玉祥,以及吳佩孚、段祺瑞這一類的人吧?那你有沒有聽說過孫傳芳呢?看這名字,似乎是哪一個地方的小軍閥頭子?其實不然,他是和張作霖、馮玉祥齊名的一代大軍閥,號稱東南王。輝煌時期,孫傳芳也是擁有江南五個省的地盤的,號稱五省聯軍總司令。只不過他時運不濟,後來失敗了,最終遁入佛門,命喪女人之手!
優秀學生孫傳芳
孫傳芳小時候家裡非常窮,父親又去世得早,他從小跟著母親顛沛流離,嘗盡了生活的辛酸。後來他有一個姐姐嫁給了袁世凱的手下王英楷當小妾,靠著這個姐夫的關係,孫傳芳得以進入軍隊。
也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小年紀的孫傳芳在軍隊裡表現非常好,各項考核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很快,他就被推薦進入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畢業後又被官費派遣到日本士官學校留學。這為他以後正式進入軍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軍閥的成長之路
學成回國後,孫傳芳在湖北督軍王佔元手下效命。先後歷任營長、團長、旅長等職,成為王佔元的得力幹將。在湘鄂戰爭中,孫傳芳表現不俗,受到曹錕和吳佩孚的賞識,當上了長江上遊總司令。
1923年,孫傳芳又被任命為福建軍務督理。次年,江浙戰爭爆發,孫傳芳率軍攻取浙江,又過了一年,孫傳芳奪得江蘇地盤……在軍閥混戰的舞臺上,孫傳芳可以說是混得風生水起,如魚得水。很快,他就成為了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擁有兵力數十萬,成了一方諸侯。巔峰時刻,孫傳芳甚至想攻入北京,奪取中央政權。
軍閥的失敗
然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孫傳芳的五省聯軍總司令還沒做多久,北伐的國民革命軍就打過來了。面對正義之師,這一次孫傳芳不敵了,他的軍隊一敗再敗,丟掉了很多地盤,主力也消耗得七七八八。
無奈之下,孫傳芳投靠了曾經的對手張作霖。即使有了奉軍的支持,孫傳芳也依然不敵國民革命軍。張作霖被日軍炸死後,少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孫傳芳徹底沒戲了!
軍閥也有民族大義
張學良執掌東北沒幾年,日軍就炮製了「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了。孫傳芳手下沒兵,也不想當漢奸,就跑到天津的英租界裡生活,養花弄草,提前過起了退休生活。日本人探查到他的消息後,開始頻繁接觸勸降他。連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也親自上門,勸說他為皇軍效力。這個岡村寧次,是孫傳芳在日本留學期間的同學,還曾當過孫的軍事顧問。
面對日本人的利誘,孫傳芳義正言辭地拒絕了,他雖然喜歡當軍閥爭地盤,但作為一個中國人,孫傳芳起碼的良知還是有的,做漢奸?那是不可能的。
皈依佛門
見孫傳芳整天無所事事、心緒不寧,同樣隱居在天津的原國務總理靳雲鵬,就勸他皈依佛門算了。孫傳芳一聽,這事可行。於是便和靳雲鵬一起出錢,弄了間「居士林」,兩人一起皈依了佛門。
對於孫傳芳遁入空門這件事,曾經有朋友問過他:「你一生戎馬,結下仇家無數,難道不怕仇家殺上門來嗎?」孫傳芳淡然回道:「死在同胞手裡,總比當漢奸強上千倍。」
很不幸,這句話不久後就應驗了。有一日,居士林裡的信徒們正在誦經念佛。突然,居士中有一人掏出手槍,對著智圓和尚(孫傳芳)就是幾槍,孫傳芳應聲倒地,當場死亡。
而打死他的,正是他的仇家。原來,孫傳芳在一次和奉軍的作戰中,俘虜並殺害了奉軍軍長施從濱。這次前來復仇的,就是施從濱的女兒,施劍翹。
結語
東南王孫傳芳,就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50歲。這個大軍閥,有勇有謀,落魄過,也輝煌過,人生沉浮幾十年,他最起碼的良知還在。而且在他統治期間,江南五省人民生活較為安定,經濟、教育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關於他的死,有人可惜,也有人拍手稱快,您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