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6年1月23日,威尼斯雙年展宣布任命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首席策展人克裡斯蒂尼•馬塞(Christine Marcel)為2017年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藝術總監。
克裡斯蒂尼·馬塞(Christine Marcel)
克裡斯蒂尼•馬塞在2000年被任命為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首席策展人,曾策划過包括「舞出生命,20和21世紀的藝術與舞蹈」(Danser sa vie, art et danse aux XX et XXIème siècles,2011)「墨西哥藝術家加夫列爾•奧羅斯科(Gabriel Orozoco)個展(2010)」 「法國藝術家菲利普•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個展(2009)」「美國藝術家南•戈丁(Nan Goldin)個展」等在內的眾多展覽。在往屆的威尼斯雙年展上,克裡斯蒂尼•馬塞在2013年和2007年分別擔任過法國館和比利時館的策展人,為雙年展呈現了藝術家安利•薩拉(Anri Sala) 和埃裡克•杜伊卡特茨(Eric Duyckaerts)的作品。
56屆威尼斯雙年展現場
56屆威尼斯雙年展 中國館展場
在56屆威尼斯雙年展「全世界的未來」的主題中,展覽致力於對目前狀態下藝術和藝術家的關注重新進行評價——藝術家不再追求一個大的主題,而是通過「交叉濾鏡」,圍繞多重想法,想像和視線進行各種創作。據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帕拉塔(Paolo Baratta)所言,2017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依然會立足當下,主題將聚焦於整個世界所面臨的「斷裂與隔離」等議題,關注我們所處的這個「焦慮的時代」。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之所以選擇克裡斯蒂尼•馬塞為策展人,是因為她一直在強調藝術家在他們自己創造的世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藝術家為人類世界注入豐富活力的重要性。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將試圖呈現一種虛擬與現實之間辨證的結合。在某些程度上,藝術家是作為連通自身的意識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媒介,也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存在」:一方面,藝術家需要保有自己思想本身的獨立性和特殊性,用最真實的感受在不斷地辨證與反思中探尋對外部世界的理解。這是非常封閉的自我意識空間,但這種隔離並不能持久存在;另一方面,藝術作為一種外顯的「衍生物」在通過繪畫,影像,雕塑,裝置等形式,被藝術家從二維延伸至三維,或抽象或具體地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呈現在真實的世界中。這些個體都是藝術家從思想到實踐的藝術嘗試,並將它們投擲於真實世界中,且得到外部世界的某種「回應」,以至於產生共鳴。這種藝術家與藝術之間的「互擲」關係恰恰應對了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虛擬與現實之間辨證」的主題。
56屆威尼斯雙年展 展覽現場
從往屆到新一屆的展覽主題對比來看,重心將轉移到對展覽的開放性和未知的探索中去。往往通過藝術品人們得以窺探到藝術家對這個世界最本質的未知理解。同時使藝術品能影射出觀感的不確定,不可控性,以及與現實共鳴的發散性。使「主觀感受」和「客觀存在」產生碰撞,進而迸發出新的探索和嘗試。
加拿大官方宣布2017年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代表藝術家 傑弗裡·法默爾
據悉,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已公布的參展藝術家和國家館策展人方面,克絲汀•羅普斯託夫(Kirstine Roepstorff)將代表丹麥,翠西•莫法特(Tracey Moffatt)和傑弗裡·法默爾(Geoffrey Farmer)將分別代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參加2017年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弗裡德裡希阿魯門博物館(Museum Fridericianum)館長蘇珊娜•普費弗(Susanne Pfeffer)擔任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德國國家館策展人。安大略美術館(AGO)現當代藝術部門策展人凱蒂•斯科特(Kitty Scott)負責威尼斯雙年展加拿大國家館策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