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維維的《晚婚》中,有一段歌詞:「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這句歌詞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因為在現代「快餐式」的愛情中,愛伴侶、搭夥過日子的伴侶非常容易找到。
但靈魂伴侶,卻是兜兜轉轉也未必能找到的。
愛伴侶只是滿足了生理上的需求,但精神上卻是十分空虛。
搭夥過日子的伴侶,也只是因為年紀到了,家裡人的催促加上自身的不自信,最後選擇了將就,成為了「室友」。
但靈魂伴侶卻是彼此精神的寄託,你一個眼神,他便知道是何意。
兩個人一輩子不會感覺厭煩,遇到難關時,也不會大難當頭各自飛,而是選擇互相支持,共同應對。
兩個人是不是真正的靈魂伴侶,要看這些地方。
01
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共鳴
何為靈魂伴侶,柴米,油鹽,煙火氣,具體些則是貧賤,富貴,都不曾有過分離的想法。
再具體些,很簡單,就是和你。
每個人生來被冠有不同的姓,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
或富或貧,或暴力或和平,因而生出不一樣的性格,或陽光或陰暗,或勇敢或怯懦。
但靈魂契合併不是指生活環境相同,趣味相投的人,而是指本來不一樣的兩個人,一個人說了一些話;
另一個人就可以身處在同樣的情境中,有著同樣的情緒和想法,最終產生一樣的行為。
也就是說,真正的靈魂伴侶,就是在同一個頻率上去震動。
而不是我說得聲淚俱下,你卻無動於衷,甚至還覺得十分搞笑。
相似性可能真的會影響兩個人是否能在一起,可即使在一起了,也不能百分百確定會走得長遠。
只有在彼此的差異中找到平衡,兩個人才會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02
相互支撐、互為光亮
張愛玲曾寫下:「真正的情人是一輩子的靈魂伴侶,彼此有情,彼此有愛,彼此牽掛,彼此相思」。
一段感情最好的呈現,就是能夠給予你快樂以及力量。
在你陷入困境、迷茫之際,只要想起對方,就會重新拾獲勇氣,昂首挺胸的走下去。
即使對方並不能為你做什麼,但你會覺得,只要他在,就很安心。
許多人是不幸的,終其一生,也沒有遇到靈魂伴侶,最後無奈選擇了妥協。
但有一些人卻是幸運的,儘管浪費了大量時間,可依舊遇到了那個滿眼是你的靈魂伴侶。
或許你會感覺到意外,世上千千萬萬萬種風情之人,為何他偏偏選擇了你。
但你得到的答案很簡單,也只可能是一種:只因為那個人是你,所以我義無反顧,任何人的阻止都不奏效。
03
一種另類偏執,也是一種信仰
徐志摩說:「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雖然徐志摩的這句話是壞男人的託詞,但也很好地說明了選擇一個人在一起是為了和自己的靈魂所契合。
如若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狀態,那還不如獨身。
每個人生來就是孤獨的,在我們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思想的羽翼也逐漸豐滿;
隨之而來的就是無窮盡的孤獨,一般人是無法輕易走進那顆需要極度關懷的心。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自然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
即使是同卵同生的人,也有迥然不同的性格。
而遇見自己的靈魂伴侶,或許要堵上一生的運氣,一旦遇見,那便是一生的幸福。
偶然的邂逅,卻是相恨見晚的感覺。
其實,我們追尋的靈魂伴侶,就是自己信仰的化身。
靈魂伴侶是讓人失去理智、失去判斷力、失去定力、不顧一切也要在一起的人,只要和對方在一起就會覺得很愉悅。
生活是自己的,千萬不要因為年紀到了而將就。
選擇伴侶不是選擇室友,伴侶是要一直生活下去的,而不是生活一個月或者是一年,不合適了就分開。
「快餐式」愛情,讓你體驗到的是新鮮感;
而擁有「靈魂伴侶」的愛情,是精神上的愉悅,會讓你整個人散發出不一樣的光芒。
不要將就,即便一生很短暫,即便你一個人獨自欣賞了很多風景,即便你彈奏了一首愛的華爾茲,卻無人分享。
但相信茫茫人海中,一定有一個與你契合的靈魂在感受著你的感受;
而他正在跟著這種感受一步步向你接近,請一定耐心等待,相信某天你在轉角的街頭,一定會遇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