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山道人是鬼吹燈小說中一個悲催的門派,搬山是因為他們多學「搬山分甲術」,道人是指他們平時多是道士的打扮偽裝自己。終生以盜墓為業,擅長生克制化之術,行蹤隱秘難尋,不與外人接觸,盜墓只為尋找雮塵珠,不為求財。拜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為祖師爺。最早成形於秦漢,到了清朝中期壯大。
搬山道人是扎格拉瑪族的後裔,時代居住在塔克拉瑪幹沙漠深處的扎格拉瑪雙黑山,只因為遠古時代,族人發現了鬼洞,族中的巫師告訴眾人,在古老的東方,有一隻金色的玉石巨眼,可以看清鬼洞的真相,於是他們就模仿著造了一隻同樣的玉石眼球,用來祭拜鬼洞,從那一刻起厄運便降臨到這個部族之中,凡是接近鬼洞的族人身體上出現一種眼球形狀的紅色斑塊,終身無法消除。四十歲之後,身體鐵元素降低,直到慢慢消失,血液變得粘稠,呼吸困難,直到死亡,死的時候血液成了黃色。
他們的子孫後代,雖然身上不再生有紅斑,卻依舊會患上鐵缺乏症,於是開始背井離鄉,來到中原,發現離開鬼洞越遠,發病越晚。(後來鬼洞族才佔領扎格拉瑪山,創建了精絕國,女王被稱為精絕女王)他們開始尋找解決辦法,直達宋代族人後代發現一個商朝青銅鼎,上面記載了黃金的玉石眼球(雮塵珠),他們通過佔卜,認為只有用這隻古玉眼球來祭祀鬼洞,才能抵消以前族中巫師製造那枚玉眼窺探鬼洞秘密所引來的災禍。
此時的族人已經由來的時候5000,到了千餘人。他們便在各大墓中尋找雮塵珠,成為四大盜墓門派之一。
到了民國時期,搬山術日漸式微,人才凋零,全國只剩下最後一位年輕搬山道人了,扎格拉瑪族人也所剩無幾了。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鷓鴣哨。
從小書中搬山道人得了解主要來源於鷓鴣哨,可以看出,搬山一派論個人戰鬥力來說,屬於四門派之最。但是論技術上來說,搬山跟摸金差遠了。搬山」採取的是喇叭式盜墓,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從《怒晴湘西》中使用穿山穴陵甲,可以明顯看出,直接利用從外面盜洞進入墓穴。
搬山一派的武器非常實用。金剛傘,用百鍊精鋼混以稀有金屬打造,通體鋼骨鐵葉,再強勁的機弩也無法穿透,非常的稀有。掘子攀山甲是用土鮫皮製成,接縫處則用鮫筋相連,在肘、腕、踝、膝的內側都有許多細小的倒鉤,攀山就是小菜一碟。
從鷓鴣哨可以看出搬山道人的命運,一生求珠,卻總是失望而歸,族人經歷數代,人數所剩寥寥無幾。一個古老的名族始終沒有擺脫命運痛苦的安排,直至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