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9時,在市中區十六裡河街道萬科南北康項目建設現場,市中區項目拆遷建設擂臺賽正式啟動。2018年市中區將項目拆遷建設作為所有工作的牛鼻子,突出「項目為王」著力點,本次市中區入圍擂臺賽活動的徵收拆遷項目共計81個,已明確拆遷戶數5692戶、城市更新面積234.41萬平方米。
市中區區委書記宋永祥在啟動儀式上講話。 記者 裴雪夢 攝
萬科南北康項目正式啟動。 記者 裴雪夢 攝
項目建設擂響戰鼓
17個街道比武打擂
23日上午,市中區項目拆遷建設在十六裡河街道萬科南北康B6地塊建設現場設擂臺賽並正式啟動。「全區廣大幹部職工要把擂臺賽當做主戰場,以『不畏艱難、捨我其誰』的霸氣打擂臺,在項目建設推進中建功立業,為『品質市中』建設貢獻力量。」市中區區委書記宋永祥稱。
宋永祥表示,不管是經濟發展、城市管理、社會治理,還是各項考核指標的實現,都與項目拆遷建設有直接關聯。「我們要把項目拆遷建設作為2018年『一號工程』、頭等大事、中心工作,凝聚起『品質市中』大幹快上、如火如荼、勢如破竹的發展大勢。」
區級領導要當好「指揮員」,在擂臺賽中比熱情、比責任、比擔當;各個街道辦事處要當好「主力軍」,在擂臺賽中比幹勁、比快慢、比成效;區直部門要當好「先鋒隊」,在擂臺賽中比作風、比效能、比任務;幹部職工要當好「突擊手」,在擂臺賽中比技能、比作為、比奉獻,「每一個部門、每一家單位都是踐行者、執行者、推動者,當好項目拆遷建設的『先鋒隊』。」
「17個街辦要牢記『項目為王』,把工作標準調到最高,把推進力度調到最大,把辦法措施調到最優,定好時間表,打起精氣神,提高執行力,全力以赴比武打擂。」正如宋永祥所言,項目擂臺賽的打響,不光考驗市中的戰鬥力,更考驗市中的剛性和韌性。
市中區將以擂臺賽活動為抓手,進一步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再鼓幹勁,動員全區上下以「咬定目標不放鬆、不折不扣抓落實、全力以赴促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在新時代「四個中心」建設的「濟南戰役」中走在前列、爭當排頭兵。
81個徵收拆遷項目
動遷5692戶
據悉,本次全區入圍擂臺賽活動的徵收拆遷項目中,已明確拆遷戶數5692戶、城市更新面積234.41萬平方米。其中城區街道項目31個,涉及拆遷總戶數2756戶、面積21.58萬平方米;城郊街道項目50個,涉及拆遷總戶數3206戶,面積212.83萬平方米。
市中區委常委、副區長程偉表示,市中區在2018年將完成六個省市級棚改舊改和城市更新拆遷任務,完成16個徵收拆遷指標,15宗供地目標。「通過擂臺賽全面檢驗各階段工作成果,通過誓師大會明確責任,相關部門籤責任書,立下軍令狀。」程偉稱。
2018年,市中區將西部、西南部作為開發建設的主戰場,啟動對王官莊、七賢、白馬山、党家、陡溝五大片區連片開發,突出基礎教育、公共設施配套規劃,著力打造產業發展載體,為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精心謀劃棚改舊改項目,年內全部啟動剩餘舊村改造和棚戶區改造,為市中未來發展釋放空間。
程偉表示,棚改舊改是民生工程。市中區作為中心城區和老城區,在今年將迎難而上,全面啟動44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屆時,市中區的整體城市面貌將會有很大變化,居住環境、交通、教育、醫療等方方面面,涉及老百姓生活需求、民生福祉的各項體驗,都有很大改善。
「我們確定了職能部門的牽頭責任和辦事處的屬地責任,在這個基礎上抓任務實現的情況,嚴格任務驗收時間點,時間可以拖,日子不能拖,堅決算好時間帳,打好提前量。」程偉稱,在2018年的工作中,市中區將發揮指揮體系、責任體系的作用,融合推動體系,相互協調推進城市徵收拆遷。
項目比量更比質
堅持不與民爭利
2018年重點項目建設、棚改舊改及徵收拆遷工作,是踐行全區「1+446」工作總思路,聚焦「發展品質更好、服務品質更優、環境品質更美、民生品質更實」工作總要求,實現「建設國內知名、全省一流的品質之區」工作總目標的重要舉措。
市中區將高標準、快節奏、大力度推進總投資3007.3億元的321個重點項目,尤其要抓好年度內投資億元以上的113個重點項目,策劃項目盯落地、申報項目盯審批、落地項目盯開工、在建項目盯投資,以大項目大投入帶動大建設大發展。
拆遷作為項目建設的前提,市中區將繼續堅持「不與民爭利、陽光徵收、用群眾工作方法」三項基本原則,做到謀劃到位、部門包掛、責任到人、一戶一檔、風險評估、緊盯節點、每天調度、層級解決,同時做好架構、協調、資金、政策、政法五點保障,為推動拆遷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各項目既比項目體量更比項目質量,既比招引力度更比推進速度,既比當下貢獻更比長遠發展,涉及民生、城建、生態等領域,既是一批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源,也是架構產城融合新格局的「加速器」,更是承載著市中人民對民生改善的新期許。
2018年,大觀園街道把棚改舊改作為「一號工程」中心工作,爭分奪秒抓落實、沉下心來促棚改,為建設「百年商埠、品質大觀」拓展空間、增強後勁。啟動儀式後,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來到了三裡莊零散棚戶區項目現場。「根據相關推進節點,我們將在4月底前完成規劃策劃方案、徵收凍結、下達徵收決定,5月開始籤訂徵收補償協議,6月基本完成該項目房屋徵收。」大觀園街道黨工委書記徐廣利介紹。
民生項目推進迅速
軌交用地納入計劃
在啟動儀式現場,各個街道以展板的形式匯報了2018年前兩個月徵收前拆遷項目的完成情況。記者注意到,在城郊街道組別裡,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十六裡河街道辦事處和陡溝街道辦事處均已超額完成徵收拆遷任務。其中,十六裡河街道任務面積為15.30萬平方米,實際完成量達到21.13萬平方米。陡溝街道辦事處任務量為17.30萬平方米,實際完成量為18萬平方米。
在匯報中,多個民生項目推進迅速。其中,舜耕山莊智能機械式地下公共停車場項目目前已經完成投資600餘萬元,工程裝機施工完成,地面表層土清理完畢,計劃將於2018年底完工。在陽光新路以東、二環南路以北,規劃18班郎茂山小學用地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此外,牽涉軌道交通M1線M3線用地項目也納入推進計劃表,大觀園街道的M1線項目、濼源街道的M3線,都將按照指揮部要求推進工作。
啟動儀式結束後,二七新村片區項目主要負責人來到了陳莊大街33號平房和南郊熱電廠北門平房兩處棚改區域。兩處共有平房82戶,均屬企管公房,產權單位為市第一百貨商場、市塑料五廠和市建材一廠。「在這裡住了幾十年了,搬入新房的願望終於能在今年實現了。」住在陳莊大街的王先生盼望著通過棚戶區改造提升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
相關負責人介紹,二七新村街道將加速加力推動陳莊和梁莊四街零散棚戶區改造項目,充分發揚「二七鐵軍」精神,確保將二七新村地區的零散棚戶區改造項目完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孫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