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屆坎城電影節閉幕,《小偷家族》爆冷摘金棕櫚

2020-12-19 澎湃新聞

法國當地時間5月19日晚,隨著主競賽單元的各個獎項在電影宮的盧米埃爾廳一一揭曉,為期12天的第71屆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第七次來到坎城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終於憑藉作品《小偷家族》摘得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美國導演斯派克·李(Spike Lee)憑藉《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獲頒「第二名」評委會大獎,黎巴嫩女導演納迪·拉巴基(Nadine Labaki)的《迦百農》(Cafarnaúm)獲得「第三名」評審團獎。

是枝裕和憑藉作品《小偷家族》摘得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特裡·吉列姆紅毯起舞,粉碎中風謠言

坎城閉幕之夜的紅毯上,唱主角的是主競賽單元的各個劇組,他們依次在坎城電影節主席皮埃爾·勒斯居(Pierre Lescure)和藝術總監蒂耶裡·福茂(Thierry Frémaux)的歡迎下,進入盧米埃爾廳。此外,歌手斯汀、陪伴妻子尼可萊塔·布拉斯基(Nicoletta Braschi,《幸福的拉扎羅》)前來的義大利著名喜劇演員羅伯託·貝尼尼、剛剛在前一晚出席了「大師班」的加裡·奧德曼、擔任平行單元評委的阿德裡安·布洛迪和本尼西奧·德爾·託羅等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嘉賓也都收穫了紅毯兩旁影迷最熱情的歡呼。

不過,最受矚目的「集團」還是凱特·布蘭切特領銜的主競賽單元評委會,包括中國臺灣演員張震、美國導演艾娃·德列約、法國導演羅貝爾·蓋迪吉昂、蒲隆地音樂人Khadja Nin、法國女演員蕾雅·賽杜、美國女演員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加拿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以及俄羅斯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在內的全體成員悉數亮相。

《殺死堂吉訶德的人》劇組在紅毯上。

而最活躍的要算壓軸走過紅毯的閉幕片《殺死堂吉訶德的人》(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劇組。雖然在媒體場放映後,這部花費二十年拍攝的影片獲得的評價並不盡如人意,但這顯然沒有影響導演特裡·吉列姆當晚的興致。他和亞當·德賴弗、歐嘉·柯瑞蘭寇、蘿西•德•帕爾馬、斯特蘭·斯卡斯加德等演員攜手走過紅毯。78歲的吉列姆興奮地拉著西班牙著名女演員蘿西•德•帕爾馬翩翩起舞,用實際行動粉碎了之前關於他急患中風的謠言。看來他的身體完全可以應付接下來關於影片版權歸屬的新一輪訴訟。

五次入圍主競賽,是枝裕和終獲坎城肯定

如同去年的《方塊》最後意外勝出一樣,今年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也算是爆冷摘金。因為從映後口碑來看,韓國導演李滄東的《燃燒》(Burning)、土耳其導演努裡·比格·錫蘭的《野梨樹》(The Wild Pear Tree)都要高過前者。而《燃燒》還在前一天拿下了費比希影評人獎。

從2001年第一次憑藉《距離》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今年是是枝裕和第五次獲得該單元的提名,也是他的作品第七次來到坎城(2009年的《空氣人偶》和2016年的《比海更深》入圍「一種關注」單元)。然而,他此前僅在2013年憑藉《如父如子》獲得過評審團獎。

這次的《小偷家族》聚焦一個日本社會底層的不依賴血緣而組建的家庭。他在媒體發布會上談到,雖然這部作品看似延續了他一以貫之的主題,但其實自己是希望有所突破:「我這部電影其實沒想過要拍家庭,我想的是拓寬出去,視角比家庭更廣一些。我要表現的是家庭與社會之間的摩擦。」

就我個人來看,《小偷家族》的確是是枝裕和近年最出色的作品。至於是否配得上金棕櫚,就算不和李滄東的《燃燒》相提並論,而與導演之前的入圍作品縱向比較,還是稍遜於《距離》和《無人知曉》。只能說,這部作品確實契合今年主競賽單元各位評委的欣賞取向。

斯派克·李的關於三K黨的《黑色黨徒》拿下評委會大獎

然而,《小偷家族》還不是評選結果中最讓人大跌眼鏡的,美國導演斯派克·李的關於三K黨的《黑色黨徒》拿下評委會大獎才更讓人意外。影片本身水準不低,但其政治宣教的意義更大,聯想到今年評委會中有兩位非裔,也難怪媒體會在頒獎禮之後的發布會上以此開炮。

「斯派克·李的確拍了一部標準的關於美國危機的電影,但我們所有評委其實都與它所說的故事有關聯。」布蘭切特辯解道。隨後,非裔導演艾娃·德列約情緒激動地補充說:「作為一個看過斯派克·李每一部作品的人,這部作品的豐富性令我驚嘆,但我還是樂於聆聽其他評委的意見。從這些夥伴那裡,我學到很多東西。」

《迦百農》導演納迪·拉巴基領獎

至於獲得評審團獎的《迦百農》,這部作品的確深刻揭露黎巴嫩當地非法移民的生活慘狀,選用兒童演員來出任主角,也更容易打動人心,但其中有些情節設置有過於刻意之嫌。

年輕的義大利女導演愛麗絲·洛爾瓦徹(Alice Rohrwacher)憑藉《幸福的拉扎羅》(Happy as Lazzaro)獲得最佳劇本獎,這是她繼四年前憑藉《奇蹟》獲得評委會大獎後的第二座坎城獎盃。與她分享這一榮譽的是無法現身頒獎典禮的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的《殺傷面孔》。

女導演愛麗絲·洛爾瓦徹

在所有評選結果中,最沒有爭議的要算表演類獎項。《犬舍驚魂》(Dogman)的男主角、義大利演員馬切洛·豐特(Marcello Fonte)從他的同胞羅貝託·貝尼尼手中接過了最佳男演員獎盃。最佳女演員則花落俄羅斯影片《小傢伙》(AYKA)的哈薩克斯坦演員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Samal Yeslyamova)。

憑藉《犬舍驚魂》獲得最佳男演員獎的馬切洛·豐特

此外,評委會主席凱特·布蘭切特宣布將特別金棕櫚獎授予並未到場的讓-呂克·戈達爾,表示他是一位「不斷定義並且重新定義電影是什麼的藝術家」,今年的入圍作品《影像之書》(The Image Book)「讓我們流連,又令我們感到困惑、挫敗、挑釁、憤怒、興奮,最終影響了我們欣賞其餘入圍影片的視角」。五十年前,戈達爾阻止了坎城頒發包括金棕櫚在內的所有獎項;五十年後,他又被授予一座特別金棕櫚。或許,這對於連奧斯卡都不屑一顧的戈達爾本人而言,沒有什麼意義,但對於坎城來說,還是別有意趣。

#MeToo成電影節最熱話題

今年坎城電影節難逃正如火如荼對的#MeToo運動。

早先,電影節尚未開幕,就宣布要在舉行期間開設熱線電話,鼓勵受到性侵的女性踴躍舉報人渣;在開幕伊始的評委會媒體見面會上,今年的主席凱特·布蘭切特被問到最多的也是此類問題;電影節期間,更有82位女性電影人一同走上紅毯,抗議入圍坎城的女性電影人的匱乏;就連擔任評委的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在出席紅毯首映禮時,因為鞋跟太高無法步上影廳的階梯而脫下高跟鞋的行為,也被媒體會意為是抗議坎城過去要求女性在Gala首映之夜一定要穿高跟鞋的荒謬政策;當年通過《低級小說》在坎城鹹魚翻身的約翰·屈伏塔難得來開個大師班,也要談到這項運動。而最勁爆的一幕則是出現在了閉幕典禮上。

擔任最佳女演員獎頒獎嘉賓的義大利女星艾莎·阿基多直指坎城曾是韋恩斯坦的獵豔勝地,而現場還有漏網之魚。

擔任最佳女演員頒獎嘉賓的義大利女星艾莎·阿基多(Asia Argento)當著現場3000多名電影業界的精英,說出了一段令她難以釋懷的往事:「1997年,我在這裡,就在坎城,被哈維·韋恩斯坦強姦了。那年我21歲。這個電影節過去就是他的獵豔之地。我希望在這裡,哈維·韋恩斯坦今後永遠是不受歡迎的。他將生活在恥辱之中,被曾經擁抱他並為他掩蓋罪惡的電影圈所唾棄。縱使在今晚,在座的各位中,仍然有一些人要為不應該被這個行業容忍的行為負責。你們知道我說的是誰,最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你們是誰——我們不會再允許你們繼續逍遙法外。」從她的發言不難看出,#MeToo運動還會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MeToo運動不僅是坎城場內場外的最熱議題,甚至不免讓人猜測其對評選結果的影響——今年入圍主競賽單元的21部作品中,有三位出自女性導演之手(愛麗絲·洛爾瓦徹的《幸福的拉扎羅》、納迪·拉巴基的《迦百農》和伊娃·於頌的《太陽之女》),最後有兩部拿了獎,創下近年之最。

中東地區強勢崛起

相比社會熱點#MeToo運動,另一項與電影本身更近的話題卻乏人問津。

今年入圍主競賽單元的21部參賽片中,分屬六個地區。

素來是藝術電影豐產區且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的西歐地區,照例是入圍最多的,共有七部(《人盡皆知》、《喜歡,輕吻,快跑》、《影像之書》、《幸福的拉扎羅》、《開戰》、《犬舍驚魂》、《刺心》)。

有五部作品在中東拍攝而成。其中,既有女性導演的作品——來自黎巴嫩的納迪·拉巴基的《迦百農》和法國導演伊娃·於頌(Eva Husson)的《太陽之女》(Girls of the Sun),也有新人導演——從英國回到故鄉埃及拍片的A. B·舒基(A.B Shawky,《審判日》),還有身處困境中的老導演——被限制出境、限制拍片的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Jafar Panahi,《三張面孔》),以及聲名在外、樹大根深的土耳其導演努裡·比格·錫蘭(Nuri Bilge Ceylan,《野梨樹》)。

屈居其後的是東亞地區,包括坎城常客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和中國導演賈樟柯的《江湖兒女》,以及李滄東時隔八年的新作《燃燒》,還有初徵「歐洲三大」的日本青年導演濱口龍介的《夜以繼日》。

而全球電影產業最發達的美國,今年入圍影片的數量相比去年腰斬,僅有兩部——斯派克·李的《黑色黨徒》和大衛·羅伯特·米切爾(David Robert Mitchell)的《銀湖之底》(Under the Silver Lake)。

憑藉《小傢伙》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

俄羅斯與美國打成平手,也有兩部作品,分別是基裡爾·謝列布連尼科夫(Kirill Serebrennikov)的《盛夏》(Leto)和謝爾蓋·德瓦茨沃伊(Sergey Dvortsevoy)的《小傢伙》(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等多國合拍)。

導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領獎。

再加上來自中歐波蘭的導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Pawel Pawlikowski)的《冷戰》(Cold War),構成主競賽單元的完整入圍片單。從中不難看出,如今藝術電影的創作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正變得越來越平衡,尤其是過去被認為是「電影沙漠」、如今還是衝突不斷的中東地區的崛起,更是讓人欣喜。而最後評獎結果的「雨露均沾」則進一步佐證了這點。

加斯帕·諾的爭議之作《高潮》獲「導演雙周」最佳影片

平行單元:加斯帕·諾爭議新片《高潮》奪「導演雙周」大獎

在坎城的平行單元中,今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適逢五十大壽的「導演雙周」。一貫作風大膽的阿根廷導演加斯帕·諾(Gaspar Noé),憑藉激蕩懷舊情愫(影片背景設定在1990年)的《高潮》(Climax)摘得「導演雙周」最佳影片獎。影片主要呈現一個舞團如何把排練變成一場光怪陸離的嗑藥盛宴。如同他的前作《不可撤銷》、《遁入虛無》、《愛戀》,這部作品照例獲得影評人兩極的評價。

半世紀前,包括特呂弗、戈達爾等法國年輕導演不滿坎城電影節越來越商業的作風,不但攪黃了那屆坎城,還設立了「導演雙周」以示抗衡。半世紀後,這個由法國導演協會主辦的單元,早已成為坎城電影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法斯賓德、赫爾佐格、大島渚、馬丁·斯科塞斯、吉姆·賈木許、麥可·哈內克、斯派克·李、達內兄弟、李安、索菲亞·科波拉等導演都是從這個單元走向世界影壇。而去年這個單元的獲獎作品是中國導演趙婷的《騎士》。

「導演雙周」素來偏愛具有探索精神、挑戰創作邊界的作品。以此來看,加斯帕·諾的《高潮》今年拿獎似乎並不應該讓人意外。詭異的是,這一單元通常用來鼓勵尚未在電影界建立聲名的導演。而現年54歲的加斯帕·諾今年已經是第六度帶著作品來到坎城,純屬老驥伏櫪。他在坎城的入圍軌跡更是如過山車一般,從「影評人周」跳躍到主競賽單元再回到「一種關注」,如今又來到「導演雙周」。但這也說明了他對坎城確是真愛,今年能拿到「導演雙周」大獎,也算是坎城對他的愛的回饋。

而中國電影人這次在坎城的最好成績是在專門面向電影學校學生的「電影基石」單元中,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生申迪的導演作品《動物兇猛》榮獲二等獎。此外,在短片單元中,中國導演魏書均的《延邊少年》被特別提及。

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完整獲獎片單: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小偷家族》 是枝裕和

評審團大獎:《黑色黨徒》 斯派克·李

評委會獎:《迦百農》 納迪·拉巴基

特別金棕櫚:讓-呂克·戈達爾

最佳導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 《冷戰》

最佳劇本獎:愛麗絲·洛爾瓦徹 《幸福的拉扎羅》

賈法·帕納西 《三張面孔》

最佳女演員: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 《小傢伙》

最佳男演員:馬切洛·豐特 《犬舍驚魂》

最佳長片處女作(金攝影機獎):《女孩》

參照評獎結果,不妨再來看一下21部主競賽單元參賽片在IMDb上的打分排名(由高到低,滿分10分):

《野梨樹》 9.6

《燃燒》 8.1

《冷戰》 8.1

《犬舍驚魂》 7.7

《迦百農》 7.7

《人盡皆知》 7.5

《小偷家族》 7.5

《盛夏》 7.3

《影像之書》 7.1

《幸福的拉扎羅》 7.1

《三張面孔》 7

《江湖兒女》 6.8

《審判日》 6.8

《喜歡,輕吻,快跑》 6.8

《開戰》 6.8

《銀湖之底》 6.8

《黑色黨徒》 6.3

《小傢伙》 6.0

《夜以繼日》 5.7

《刺心》 5.7

《太陽之女》 5.3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摘得金棕櫚獎:那些關於家的故事
    北京時間05月20日凌晨,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閉幕,各項大獎塵埃落定。是枝裕和憑藉作品《小偷家族》摘得金棕櫚獎。該片講述了一個因貧窮不得不從事小偷小摸的家庭收養了一個被父母虐待的小女孩,並且給了她家的溫暖。正當她慢慢在這個簡單的家庭找到歸屬感和快樂的時候,一個意外的事件暴露了他們不可告人的秘密。
  • 第71屆坎城電影節酷兒金棕櫚片單公布
    北京時間4月23日,第71屆坎城電影節酷兒金棕櫚片單公布。克裡斯託夫·奧諾雷新作《喜歡,輕吻,快跑》、揚·岡扎樂茲自編自導,凡妮莎·帕拉迪絲主演的《刺心》、凱文·麥克唐納執導的惠特尼·休斯頓紀錄片、盧卡斯·東特執導《女孩》、費利克斯·馬利陶德主演《野性》等悉數入圍。
  • 坎城獲獎名單公布:韓國第一個金棕櫚大獎誕生,胡歌無緣影帝
    北京時間26日凌晨,第72屆坎城電影節圓滿閉幕,很多人好奇本屆獲獎名單,本屆獲獎名單對比上一屆,更讓人意外。最受關注的金棕櫚大獎爭奪中,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拿下了韓國第一個金棕櫚大獎。在該片首映結束後,就傳出電影口碑大爆的消息,評分更是一眾新片中排行第一。
  • 第71屆坎城電影節開幕 這13部電影最亮眼
    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已於北京時間昨日凌晨在法國南部城市坎城開幕,作為世界上藝術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節之一,坎城電影節的風評往往會成為其他電影節的風向標。經歷了17年斷斷續續的拍攝,電影終於在去年殺青,並且被選定為今年坎城電影節閉幕影片,這部歷經坎坷的電影終於可以與觀眾見面了。
  • 日本電影頻摘坎城金棕櫚 因為歷史亦因現實
    每次參加坎城電影節,我都能收穫繼續在電影創作道路上走下去的勇氣,也能感受到大家想要通過電影去打通不同人之間的對立、不同世界的隔閡的希望。」北京時間昨天凌晨,伴隨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接過金棕櫚大獎的獎盃,並發表上面這段感言,第71屆坎城電影節正式落幕。
  • 《動物世界》揭幕上海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小偷家族》零時差展映
    6月2日,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榮獲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的《小偷家族》將亮相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這一消息很快在迷影圈引發熱議。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片展映也是亞洲規模最大、單元最多的電影展映活動,每年都會集中展映數百部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影片,其中不乏最新奧斯卡、坎城、柏林獲獎影片,品質和新鮮度始終在同類影展中保持領先。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片單,迎來了坎城新晉獲獎影片的大豐收。
  • 七次徵戰坎城是枝裕和終捧金棕櫚 光環之下新作票房能否也乘上「是...
    當地時間5月19日晚間,第71屆坎城電影節頒獎典禮如期舉行,競爭異常激烈。最終,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新作《小偷家族》擊敗了《幸福的阿扎羅》《迦百農》《燃燒》等熱門影片,拿下金棕櫚大獎。是枝裕和的作品是坎城「常客」,幾乎每年都會入圍,並因為獲獎得以在世界各地上映,也帶著濃鬱的個人風格烙印。
  • 斬獲第71屆金棕櫚獎,票房40億日元,這部電影比《復聯3》還狠
    順利斬獲第7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在日本創下了40億日元的奇蹟,這部電影有何奇妙之處?《小偷家族》這部電影上線之後,國內有超過五十萬的人評分,8.7的分數已經超越了很多國產作品。其中五星好評佔據了一半,這樣的作品大家是不容錯過的,影片當中講述的內容和日本著名小說《小偷家族》的內容差距不大,但是用電影表現出來之後,反倒是成就了一個藝術。
  • 小偷家族豆瓣評分多少好看嗎 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小偷家族》豆瓣評分多少?今年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被是枝裕和的作品《小偷家族》收入囊中,這部電影引起了國內影迷的廣泛關注。據悉,《小偷家族》目前在豆瓣的評分很高,具體詳情,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小偷家族》豆瓣評分目前是8.5分,不少豆瓣網友對於《小偷家族》的評價都很高。
  • 凱特布蘭切特出任第71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4日晚,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第71屆坎城電影節組委會獲悉,由澳大利亞女演員凱特布蘭切特將擔任本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主席,凱特也是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會的第12位女主席,本屆坎城電影節將於2018年5月8日至19日舉行。
  • 63屆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 泰國玄學片斬獲金棕櫚
    哈維爾·巴登、朱麗葉·比諾什分封帝後        在經歷了十餘天的喧囂和猜測之後,第63屆坎城電影節終於落下了帷幕。在這屆坎城電影節上日本電影、韓國電影、中國和泰國電影大放異彩。不過中國影片《日照重慶》因為本身在劇情上的面面俱到,以及與曾經拿下過金棕櫚的《大象》在主題上有些許相似之處,所以未能有所斬獲。而日本影片《極非惡道》則太過於「北野武化」,遭到了西方媒體的一致批評。著名的《每日銀幕》雜誌,甚至只給了這部北野武在美學上的回歸之作0.9分的惡評(滿分為4分)。
  • 第69屆坎城電影節落幕,頒獎結果卻備受爭議
    北京時間5月23日,第69屆坎城電影節揭曉了獲獎名單。肯·洛奇憑藉《我是布萊克》拿下金棕櫚大獎,也成為雙金棕櫚俱樂部的一員。
  • 第72屆坎城電影節開幕片確定為吉姆·賈木許新片《喪屍未逝》
    4月10日,第72屆坎城電影節確定將以恐怖片《喪屍未逝》開幕,本片由吉姆·賈木許自編自導,由科洛·塞維尼和亞當·德賴弗等人主演。坎城也將是該片的全球首映。吉姆·賈木許為美國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他執導的影片中,《天堂陌客》曾獲得第37屆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咖啡與香菸3》曾獲得第46屆坎城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此外,其執導的恐怖片《唯愛永生》曾獲得第66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不法之徒》和《離魂異客》則分別提名第39屆和第48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 第67屆坎城電影節-搜狐娛樂
    專訪章子怡:我一直在被打壓中成長   又一年坎城電影節落下帷幕縱觀今年,無論是華語明星跑來的熱鬧勁,還是中國電影參展參賽的數量值,都比不過去年…[詳細]  20年前,《低俗小說》在坎城奪下金棕櫚。
  • 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簡介
    ·卡隆將擔任第72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1995年,侯孝賢憑藉《好男好女》獲第48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同時,還獲得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之後侯孝賢的《海上花》和《最好的時光》均提名坎城。2015年,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獲得第68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 《小偷家族》《羅馬》 今年各國「申奧片」了解一下?
    作為奧斯卡前哨的坎城、威尼斯,則提前為奧斯卡篩選出了大量備選片單,比如剛剛獲得坎城金棕櫚大獎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拿下坎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的韓國電影《燃燒》,摘得威尼斯金獅獎的墨西哥電影《羅馬》等都已經送審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今年年底,奧斯卡將從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送審的電影中初選出一個9強名單,明年年初再公布最終入圍的5強名單。
  • 法國電影《藝術家》致敬默片 將角逐坎城金棕櫚
    黑白默片《藝術家》        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將於5月11日正式開幕。5月4日,電影節組委會宣布,由法國導演麥可·哈扎納維希烏斯執導的影片《藝術家》幸運搭上主競賽單元的「末班車」,爭奪金棕櫚大獎的競賽片也從原來的19部增加至20部。與此同時,原本期待最後時刻「驚喜入圍」的華語電影,也基本徹底無緣本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組圖:第58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成員亮相
    組圖:第58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成員亮相 http://ent.163.com  2005年05月11日 14:44  網易娛樂  版權圖片,謝絕轉載。   第58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成員柏諾瓦-賈柯。法國導演柏諾瓦-賈柯(Benoît Jacquot),他執導的影片《瞬間》是上屆坎城電影節的入圍影片之一。
  • 第4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公布提名名單,《小偷家族》獲13項提名
    1月15日,第4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公布提名名單,《小偷家族》獲包括優秀電影、優秀導演在內的13項提名,《北之櫻守》和《孤狼之血》分別獲得12項提名。上田慎一郎執導的《攝影機不要停!》獲8項提名,《山茶花飄零》獲7項提名。《攝影機不要停!》
  • 今年坎城缺乏警句 還好那股子「懟」勁兒不減
    斯派克·李1986年攜處女作《穩操勝券》初到坎城,便獲得第39屆坎城電影節最佳海外電影的鼓勵。「自從我1986年來到這裡,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棒……感謝所有為《黑色黨徒》影片努力付出的人。現在社會一堆亂七八糟的事情正在發生,事實被謊言取代,這些才是電影想說的。我在多次採訪中被問道,人們以為我知道美國正在發生什麼,但我不知道。你們覺得今天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