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石健 北京報導
近日,台州、洛陽等地城投公司陸續成立產業投資基金。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存續期內的城投債規模合計為10.15萬億元,債務壓力較大的同時,城投公司普遍還存在盈利能力偏弱等經營問題。那麼,城投公司「瞄準」產業投資基金,是為了短期利益還是為長期轉型做打算?投資基金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城投轉型風口?
台州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州城投」)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成立股權基金,短期來看,還是為了實現盈利。不過從長遠轉型來看,股權基金會成為城投公司的一個發展板塊,逐漸置換不賺錢的業務,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
倒逼發展產業基金
記者注意到,近期洛陽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城投」)與河南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籤署總規模100億元的新基建投資基金合作協議,根據公開報導,該產業基金用於破解融資瓶頸。
而今年12月,台州城投成立了10億元的股權投資基金,將以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投向新興產業項目和擬上市企業股權與上市公司再融資。
雖然洛陽城投和台州城投成立產業基金的意圖不盡相同,但是兩家均面臨著城投行業普遍存在的發展問題,即償債壓力較大、自身盈利能力偏弱。據Wind顯示,洛陽城投2020年中報的淨利潤為-1.32億元,而三季度為1.35億元,淨利潤一度出現波動。洛陽城投2020年中報和三季度顯示公司的現金流為-10.67億元和-4.8億元。此外,洛陽城投一年內的債務餘額為57億元,償債壓力較大。
台州城投也同樣存在一定的經營壓力。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台州城投的淨利潤為-9132.97萬元,而2019年二季度為1.18億元。除了出現淨利潤下滑外,台州城投未來五年之後還有50億元的債務需要償還。
對於上述公司的經營現狀,中證鵬元評級分析師吳志武分析認為,「對於傳統城投公司來說,資產質量下降、經營回報率低、融資渠道較窄等屬於普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切割城投公司的政府信用背書之後,城投公司更需要通過轉型尋找新的融資渠道和經營增長點。此外,城投公司業務以公益性、準公益性業務為主,需要推動經營業務轉型增強造血機制。但是,此前城投公司因為冒然進軍其他行業參與競爭而敗下陣來的先例也不少。與其進入不熟悉的領域,不如利用投資的形式布局業務,最終形成產融結合優勢提高投資回報率,從而推動經營業務實現轉型。」
而正是在城投公司普遍存在「成長煩惱」的背景之下,產業投資基金逐漸成為城投公司謀劃的對象。某城投公司負責人對記者直言,「城投公司正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不斷嘗試新業務,比如我們之前嘗試共享汽車業務,但是營利狀態不佳。目前,公司也準備放棄該業務。產業投資基金猶如一個融資媒介,成為城投公司新的布局板塊。」
根據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統計,截至目前,存續期內的城投債規模合計為10.15萬億元。伴隨著城投債總量的擴大,多數城投公司會在未來三到五年迎來償債高峰,尋求新的融資渠道以及盈利模式,是多數城投公司迫在眉睫的問題。
國盛證券分析師楊業偉在接受記者時表示,「產業投資基金的槓桿恰恰可以撬動社會資本引進城投。比如,城投公司亦可通過注入小比例的資本金和優先劣後結構化設計,這樣就可以實現擴大融資規模的目的。」在楊業偉看來,城投經營倒逼催生產業基金,也在促使有著融資屬性的城投轉變業務模式,「未來地方融資平臺業務模式轉型的方向,即從原來的舉債投資基礎設施,轉變為投資實體產業」。
此外,記者注意到,目前產業投資基金市場的資金來源也較為寬泛,併購基金、風投、銀行理財資金等都可以作為產業基金的資金來源。
紓困or轉型?
對於此次台州城投成立的股權基金,總規模為10億元,其中,台州城投出資6.5億元。「在這6.5億元中,我們自有資金為1.5億元,其他5億元為銀行的理財資金。」採訪中,台州城投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此次股權基金的基本構成。
資管新規出臺後,已經明確表示銀行理財產品不能夠出售有固定收益的產品。那麼,對於台州城投進行的股權投資,一旦出現風險將如何化解?
針對記者的疑問,台州城投負責人認為,「這首先要搞清楚成立股權基金的目的,到底是為了短期紓困,還是為了長期轉型做準備。」該負責人直言,「因為原有業務確實存在虧損的問題,加之債務存在壓力,促使城投公司需要拓展新業務,尋求『自救』,所以從短期來看,還是需要通過股權投資來賺錢。」
對於如何能夠實現盈利,台州城投負責人認為,「目前也處於試水狀態,但也經過長期的評估論證,尤其是找到實力相對較強的基金公司作為管理人。」
據Wind顯示,台州城投在現有業務營收構成中,商品房銷售佔比57.9%,通行費佔比24.09%,以上兩部分佔據主營業務營收的八成。「雖然營收較高,但是隨之的營業成本也較大。這些原有的產業我們也會繼續做,但未來的重點方向是股權基金。」在上述負責人看來,股權基金業務將會逐漸「換血」原有產業,成為未來主要的盈利點。
從短期來看,一方面存續原有業務,另一方面拿出資金投資,台州城投亦面臨不少的資金壓力。而發展原有業務,以自身的現金流是不足以支撐的,勢必需要繼續發債。如果將台州城投比作一座遊泳池,未來則有兩個「放水管」,一個「放水」償債,一個「放水」投資,那麼,投出去的資金未來能夠產生多少價值,能否帶來足夠的收益回報?台州城投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在引進投資項目的時候,主要做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之前將會做大量的調研,確保風險降至最低。而且,我們初步運作一定僅使用較少的資金撬動更大的資本進行投資,與其他社會資本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有利於降低自身投資風險。未來,如果該業務可以盈利,我們後續還會加追投資。」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中南地區等地城投公司也相繼成立過產業投資基金,但是有部分基金已經處於清算、註銷狀況。此前,記者也曾就此問題採訪,多與公司投資不當等因素有關。針對台州城投股權投資的性質,公司負責人稱,「股權基金完全採取市場化運作」。
一位城投業內人士也向記者透露,「此前有不少地方政府出資的產業基金,最終效果並不理想。因為城投公司本身具有國企性質,這種基金成立往往讓城投缺乏開拓意識。採取市場化運作,更能夠符合市場規律。」
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宏皓認為,如果產業基金能夠立足長遠發展,則可以逐步解決城投公司資產負債約束問題。「過去絕大多數基建類項目都由地方城投公司負責融資、建設和運營,城投公司直接融資會造成資產負債表膨脹,提高城投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從而影響企業的銀行貸款和債券發行。城投公司通過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基金,以基金的形式籌集資金,可以實現表外化的融資,降低城投公司的資產負債率。」
雖然城投公司成立產業投資基金已成趨勢,但在宏皓看來,仍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城投公司雖然有融資的屬性,但近年來傳統經營思維束縛較深,炒地建房概念根深蒂固,這樣城投公司對於產業投資基金『金融工具』的屬性概念認識不深,這樣就需要城投公司引進金融、法律相關人才充實隊伍。目前來看,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城投往往是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實力的大型平臺,但隨著產業投資基金這一金融工具在我國投融資領域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尤其是目前城投公司融資渠道收窄,對城投公司轉型的推進,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城投公司參與產業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