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今年,全世界人口已達到76億之多,並且還在高速上漲,雖然地球表面積很大,但是可利用地區少之又少,面對76億這個數字,地球還是處於緊張狀態。另外,隨著人口的增多,人們對地球資源的需求也就愈來愈強烈,隨之帶來的就是資源緊缺,地質災害頻發,疾病流行。我們處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必須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因此努力發展技術並且迫切地尋求第二「地球」尤為重要。
研究團隊發現地外可宜居星球,並且不止一顆,理想又靠譜!
美國的喬治亞理工大學研究團隊曾在3年前在尋求第二「地球」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這顆被人類發現的與地球極其相似的星球就是「Kepler-186f」,距離地球462光年,它不僅和地球有著相似的「體型」,並且也處在母恆星範圍中的宜居帶,並且科學家經過推算預測,這顆星球上很有可能有液態水的存在。
為了確定其是否適宜人類生存,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由於我們已經習慣了地球的季節交替,所以季節交替在這顆星球上能否正常發生也是我們所關心的問題。季節交替的本質其實是星球公轉軌道和自軸之間存在傾角,喬治亞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便利用天體模型來分析Kepler-186f的轉動力學,以得到公轉過程中傾角隨著時間推移的變化過程。
最終該研究團隊發現,Kepler-186f不僅在形狀、所處的地帶、是否有水源,還是傾角方面,與地球的信息都驚人的相似,不說是完全複製了一個地球,那也有八成的相似度,這就說明,在這顆星球上同樣會出現像地球一樣的季節交替現象,至於交替的間隔時間是否相似,這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科學家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但我們能夠從宇宙中找到這樣一顆與地球如此相似的理想星球,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但由於距離較遠,以目前的技術還要再發展幾百年才有可能著陸此星球。
除此之外,Kepler家族還有一位成員——「Kepler-22b」,它也是一顆被記錄在近地外可宜居候選星系的星球。其直徑大約是地球的2.4倍,其母恆星是一顆和太陽非常相似的星體,處於顆宜居帶的Kepler-22b接收到母恆星的熱量也和地球類似,其表面平均溫度約為21攝氏度,是相當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同樣科學家也推測其上有水源的存在。
但由於這顆行星距離地球600光年之遠,因此目前只是人類的一顆候選星,至於何時才能光臨它們,取決於我們科技的發展速度了,但我們不能因為有了新的目標「家園」,就可以在地球上肆無忌憚,畢竟要實現還是遙遙無期。現在的創造一個好的環境給我們的後代,讓他們努力去吧!
今天的科普最靠譜就講到這兒,您的點讚是我創作的動力,歡迎關注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