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點擊關注】
俄羅斯與歐盟共建的「北溪2號」工程是,可以是世界性著名的能源管道輸送項目,如果一旦如期完成,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天然氣和石油將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經濟發達的西歐國家。無論是對歐盟來說還是俄羅斯,其現實意義非常巨大。
但作為歐盟盟友的美國卻對這項工程深惡痛絕,採取打壓威脅的態度,當然了,美國之所以如此反對此項工程的原因是,俄羅斯借"北溪"工程把勢力的觸角伸入美國傳統的勢力範圍之中,從而擠壓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在美國看來,俄羅斯的「北溪2號」工程對美國帶來的政治危害遠比經濟危害還要大很多。因此,採取打壓俄羅斯——歐盟的策略也是一種必然。
「北溪2號」是俄羅斯向歐盟各國輸入天然氣的重要途徑,對於以出口能源為主體的經濟結構的俄羅斯來說,「北溪」工程無疑成為了俄羅斯經濟的生命線,不容他國指染。
按照前期的路線規劃,「北溪2號」工程的路線主要是經過烏克蘭等國,但由於這些國家在配合美國主導的「北約」實施東擴戰略,被俄羅斯教訓了一番,故而與俄羅斯關係十分緊張。為了免遭到東歐國家局勢的影響,俄羅斯和德國決定將管道鋪設在波羅的海海底,繞道烏克蘭等國,以確保「北溪2號」工程順利完成。
據了解,北溪工程已經完成了90%以上,為了避免遭到美國的幹預,俄羅斯只有退而求其次,一旦「北溪2號」因美國而停工,不僅前期投資都打了水漂,更嚴重的是美國就此掐住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在經濟上困死俄羅斯。
事實上,石油、天然氣、武器出口是俄羅斯重要的經濟增長領域,歐盟是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地,2014年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以來,天然氣和石油出口量大幅度減少,俄羅斯經濟增長乏力,直到最近幾年俄羅斯的經濟困境才勉強得到緩解。
「北溪2號」如果能夠順利建成,俄羅斯每年可以向德國和其他西歐國家出口600億立方米天然氣,佔西歐天然氣需求的13%,西歐可以獲得廉價穩定的天然氣供應,俄羅斯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是一件合作共贏的事情。俄羅斯向西歐出口天然氣,主要依靠途徑烏克蘭的管道,但是烏克蘭站隊美國之後,陸地天然氣出口變得極為不穩定,隨時面臨被切斷的危險,俄羅斯只好把天然氣管道建在公共海域的波羅的海海底。
「北溪2號」工程由瑞士-荷蘭公司負責實施,如果美國在工程僅剩10%的情況下發出制裁,要求所有「北溪2號」的承建公司和個人在30天內退出,否則撤銷給工程相關單位和個人頒發的護照,凍結在美國的所有資產,這無疑對俄羅斯來說是重大的打擊。但以俄羅斯人的性格來說,是絕對不會屈服於美國強權政治的,「北溪2號」工程一定會繼續推進下去。「北溪2號」是俄羅斯的經濟命脈,因此會不惜一切代價確保「北溪2號」順利完工。
俄羅斯經濟增長緩慢,甚至不如發達國家的英法,經濟發展增長緩慢,使得俄羅斯在各方面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尤其是龐大的軍費開支。如果天然氣賣不出去,俄羅斯的經濟只會更加惡化,美國制裁「北溪2號」,已經觸及俄羅斯的核心利益,而且嚴重挑戰了戰鬥民族的形象地位,如果在此關鍵的時候示弱,美國只會步步緊逼俄羅斯,壓縮俄羅斯生存的戰略空間。
如果俄羅斯連自己的核心利益都保不住,這種效應對外界來說是具有災難性的,原先依附俄羅斯的東歐國家很可能紛紛倒向美國,這樣的話,俄羅斯在國際上的處境會更加艱難。
「北溪2號」工程關乎俄羅斯國家的經濟命脈,也是美俄博弈的重要一環,成敗關乎國家的前途命運,如果俄羅斯在敗下陣來,今後的俄羅斯發展必將舉步維艱。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