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教育師資力量、教學水平、科研成果綜合水平的城市排名,湖南長沙在全國至少可以排入前十,不僅有享譽國內高中的「長郡中學、雅禮中學、長沙一中、師大附中」,更有進入國家42所雙一流大學的「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然而,這些學校卻遠沒有另一所學校的名氣大,這所學校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堪稱偉大,它就是湖南「第一師範」。
一代偉人毛澤東曾在此求學、工作達八個春秋,並在此從事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動,實現了由青年學生到職業革命家、由民主主義者到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那首《沁園春·長沙》便是毛澤東在長沙學習工作的寫照。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前身為南宋時期張栻於1161年創辦的長沙城南書院,1903年始立為湖南師範館。1912年和1914年相繼改為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解放後更名為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2000年升格為普通高等專科學校。2008年升格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2014年,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高校,2018年7月,成為碩士學位立項建設授予單位,2019年6月4日湖南省教育廳發文,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自2019年高招開始升為省內一本招生;並更為現名。素有「千年學府、百年師範」的美譽。
湖南省第一師範的學校舊址(城南書院校區)位於長沙市城南妙高峰下,西臨湘江,與嶽麓山隔江相望,風景優美,黌舍壯觀。始建於1912年,建築面積達21241平方米,整個校園走廊迂迴,連結一個個美麗的庭院,莊重典雅,古樸舒適,寧靜別致,是一所集東方文化內涵與西方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建築群落。這種建築風格,在全國難尋第二。而它被賦予的內涵絕不僅僅是一所簡單的學校,更是革命的紀念地,同時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2000年的時候,被評為「長沙市民喜愛的旅遊景區(點)」。
曾經的湖南「第一師範」群星燦爛,名人輩出:中國共產黨的「一大」代表毛澤東、何叔衡、李達,中華民國開國元勳黃興,「難酬蹈海亦英雄」的民主革命者陳天華,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以及一大批傑出人物如蔡和森、李維漢、王先謙、楊昌濟、徐特立、田漢、譚延闓、黎錦熙、謝覺哉、周谷城、張國基、何紹基等曾在此學習或工作。包括城南書院校區的師生中,載入《辭海》的就有48人。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毛澤東曾稱讚「一師是個好學校」,同時親筆題寫了「第一師範」校名,並題詞「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湖南第一師範也一直秉承著「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校風,現有在職教職工923人,其中專任教師728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89人,副教授236人;博士49人,碩士32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榮獲曾憲梓教育獎教師4人,榮獲湖南省首屆教學名師獎教師1人。
學院現有22個本科專業,25個專科專業,專業覆蓋了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經濟學七大學科門類。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2個,已形成教育學、文學和理學3個優勢學科。歷年的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了90%以上,為中國人民的教育事業和解放事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