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速的提升給人們帶來的便捷確實很明顯,並且隨著4g資費的下調,也促使短視頻變得就行,在外可以隨時觀看各種短視頻。速度更快,做啥都感覺方便了一些。現在5g雖然在逐步推廣,但是資費依舊高,個人不推薦現在換5g套餐。順便說個有趣的事,最近每天都有人打電話我讓我升級5g套餐,我手機不支持5g網絡,但是銷售人員說換了套餐之後網速更快,雖然我不相信,但是我也在懷疑一個問題。如果真是這樣,那是不是4g網絡其實被限速了,就是為了推行5g網絡。
在3g時代,誰能想像得到短視頻行業會像現在這麼火,誰能想像得到手機移動直播行業會像現在這麼普及。還有好多好多領域都是依託於4g網絡的普及才發展得如此迅速,現在沒有看到5g的未來不代表5g被高估了,現在的情況是5g手機的速度和4g基本持平,還費電,還貴,不是因為5g不行而是因為5g基站都沒鋪開,至於其他領域呢,給你畫個餅你,這東西可能十年後實現 可能明年實現但是今年肯定不可能實現,反正現在看看就好,但是你要堅持5g肯定是可以改變整個網絡生態就行了。
5g其實已經絕不僅僅是升級4g這一個歷史人物了,它現在被賦予了更多其它的含義。現在經濟形勢大家都不景氣,不管是國家還是企業,都希望能夠找到下一個經濟強勢復甦的風口,之前大基建的路子已經走過了,需要有新的輿論點和投資點,如何找到並佔據下一個風口浪尖,引領經濟繼續蓬勃發展是重中之重,更何況在中美交惡的檔口,寧可抓錯也不能放過。
現在5g確實應用場景不多,也沒什麼非5g不可的時候,但5g卻是每個大國都怕落後的東西,因為一旦落後,真孵化出什麼大東西來,再追可就晚了。2到3g主要是網頁級網速的進階,3到4g其實最大的進步是去語音化的純以太社交平臺及視頻應用的誕生,比如微信、電子商務等,這些都是孕育在4g技術基礎上,而不只是網速的增加。
5g是一個泛概念,除了大帶寬外,主要有超低時延、智能計算等能力,現在社會看不到實際應用價值,但高層看得清楚,就像高速公路,通車後你慢慢就清楚這個隱形價值了: 比如時間成本,交通壓力的重分配,物流提速,公路人工成本下降等。5g越來越像是3g一樣的過渡方案,現在無論從技術完備性和經濟效益層面都沒看到好的方案。
在技術上,本質上是技術堆砌的產物,最重要的是沒有好的場景應用,說白了運營商建基站不說,每年電費都要多交幾百億,估計運營商現在是痛苦的。中國的高鐵未運行時,也有很多質疑,其中便有高鐵是否被吹過頭了,是否坐得起? 相信現在的人們對於高鐵都有自己的體驗。 小馬過河的故事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最遲明年,相信5g的體驗也會應約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