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搖滾樂隊最重要的兩種樂器──貝斯和吉他。到底他們有何不同?兩者哪個更適合你?大家一起來發現它們的獨特之處吧!
吉他和貝斯的構造
事實上,吉他和貝斯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但最容易分辨他們身份的方法有兩個:(一)看體型大小;(二)聽弦音高低。所謂看體型大小,只要你用心觀察,就不難發現貝斯的體積相對較大,而吉他則相對較小。
而要聆聽弦音的不同,第一步先要認識兩者的標準定弦。貝斯大多只有四弦,其空弦音為EADG,和吉他由粗到細的四根弦是一樣的,不過低了一個八度。
由於兩者在結構設定上很相似,所以在音階、和弦等樂理知識上也可以交互應用。說到這,本想要抉擇其一的大家該放下心來了吧!
順帶一提,貝斯跟吉他都可以採用特殊定弦,更可以各自擁有不同的設置──例如吉他可以多達七、八、十二,甚至更多弦,貝斯也有五、六弦等等的,你一旦明白到其中原理,也就可以舉一反三了,所以別讓它嚇怕你,記住這點十分重要。
角色配置
儘管他們在理論上相像,在聲音上卻大相逕庭,也因而在現代音樂裡擔當了不同的角色。
雖然不少搖滾樂團都過於強調吉他以及鼓組的聲音,甚至掩蓋了貝斯的聲響,但稱職的貝斯手都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們更像手握大權的主導者,堅持用音樂力挺其他樂手:在爵士樂或是藍調音樂中,貝斯手會與鼓手攜手合作打造曲中律動(Groove)的部分;而在金屬或者硬式搖滾音樂裡,他們還會負責彈奏樂曲(Riff)。優秀的貝斯手可都是彌足珍貴的,如果你選擇了貝斯之路,就要昂首向前走喔!
吉他手的演奏一般都被認為旋律性更強:的確,最能令聽眾難以忘懷的,大都落在他們彈奏的節奏樂句以及獨奏樂句。而他們所扮演的角色相對於貝斯手而言顯得更多元化,主要分為主奏吉他手和節奏吉他手。
不過以上只是很籠統地概括兩者的角色,說實話,總有人愛挑戰界線的嘛!像是貝斯高手Geddy Lee和Steve Harris不也寫出了驚人的樂曲嗎,而Les Claypool的音樂表達力不也很強嗎?
作出選擇
如果你不知道該選擇吉他還是貝斯,可以考慮依照自身的性格特點作出選擇。比如說,要是你享受成為眾人焦點、喜歡成為先驅,又時時樂於創造,學習吉他就非你莫屬了;但熱愛節奏過於旋律、默默付出過於高度讚賞、團體合作過於獨佔鰲頭的你,貝斯必定是你的不二選擇!
有些人在做選擇的時候還會考慮到難度的問題,Kurt Cobain也許會告訴你彈吉他其實也沒那麼難;反之,Yngwie Malmsteen、Eddie Van Halen和Jimi Hendrix就是「彈吉他需要高超技巧」的最佳證明。彈貝斯的話,如果想要組樂隊,混混日子,音彈對了就沒人怪你,但要是你想向前衛搖滾和爵士等樂風發展,那麼你以後的路還很長呢!
所以說,邁向成功的路從來都沒有捷徑,一些人在路上猶猶豫豫,卻不等同於走了冤枉路,學了十多年吉他後才開始彈貝斯,也有些人為了講義氣毅然答應補上貝斯的位置,反而找到了生命的喜悅;更有些人從頭到尾都是二者兼具的!
喜歡吉他和音樂的朋友可以多多的關注和轉發喲!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