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音樂,必須要學會唱譜
許多架子鼓初學者不喜歡唱譜,殊不知唱譜對演奏技術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是為大家整理的架子鼓唱譜的重要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要性
眾所周知,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而孩子在演奏架子鼓時總是看著鼓譜演奏。鼓譜是符號、圖形,是視覺不是聲音,如何把看到的鼓譜變成聲音甚至音樂,唯一的途徑是唱譜。會唱譜,才能真正把符號變成聲音,演奏時才能把內心的音樂通過架子鼓表現出來,再通過耳朵的辨別、糾正,形成好聽的音樂,因此樂譜對學音樂的人來說非常有意義。
如果不唱譜,直接看著樂譜演奏架子鼓,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心裡是沒有音樂的,或者說音樂並沒有真正深入內心的。孩子在唱譜的過程中其實也是理解鼓譜,感受音樂內在的過程,認真完成好唱譜,不僅能讓孩子對鼓譜記憶深刻甚至理解音樂,也能讓孩子性格開朗起來,讓他更能勇敢的唱出來。
成熟的鼓手在演奏時也是從鼓譜到內心再到架子鼓演奏,他們之所以平時練習前不怎麼聽見他們唱譜了,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性的拿到鼓譜後在心裡唱譜,你會經常看見他們拿到鼓譜後很輕的哼唱並且用手敲打著節奏。
所以,唱譜是學習架子鼓不可或缺的環節,建議家長回家幫助孩子複習的時候,一定要鼓勵孩子唱出來,或者和孩子一起唱出來,掌握架子鼓學習的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去學習架子鼓,這不僅能提升孩子對音樂的理解,還能更好的溝通親情!
二、如何擁有「律動」
「動次大次」大概是大多數人剛開始學鼓最先接觸到的節奏了,大家也許會發現一個問題「敲一個同樣的節奏,為什麼別人比我敲的好聽的多?」
「律動」這個詞,在架子鼓演奏中非常重要,有了律動,別人才會從你的演奏中感受到那種「跳躍」的感覺,才會隨著你的鼓點一起舞動身體,到了這時候,你才能開始稱自己為「一個鼓手」,有了律動,你的演奏才會有起伏感、呼吸感,而不是硬梆梆的塞滿整首歌曲。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關於擁有「律動」最基本的東西:
Full、Down、Up、Tap
這四個單詞分別指的是四種打擊手法,通過改變揮棒的高度,來控制擊打至鼓面的力度,最後的得到不同的聲音。有鼓以後
「Full」,就像這個單詞的字面意思,表示揮棒起點在高點,最後落點也在高點,從高點落下,最後獲得一個強音。
「Down」,表示揮棒起點在高點,落點在低點,獲得一個強音。
「Up」,表示起點在低點,落點在高點;「Up」是一個難點,因為鼓棒從低點落下以後,只能獲得很小的反彈力,這點力不足以使鼓棒彈至高點,所以需要手腕加一些力量,使鼓棒揮至高點,最終獲得一個輕音。
「Tap」,表示從低點至低點,獲得一個輕音。
在掌握這四種手法之後,下面來講講怎麼應用, 在一個4/4拍的節奏裡,就是「動次大次」,右手打四下踩鑔的時候,加上這幾種手法的組合,分別用,「Down,Up,Down,Up」,就可以獲得「重輕重輕」這種音量組合,跟軍鼓和底鼓結合起來,你就可以獲得一個擁有一定「呼吸感」的節奏了!
同樣,在重音移位練習中,用的也是這種方式來區分輕重音。通過四種不同的手法組合,來使自己的重音移位更加的規範化,而不是簡單的「這裡輕一點,那裡重一點 」。
這些知識,你掌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