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裝好1年卻遲遲不用」,朝陽北苑五號院居民干著急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電梯裝好了卻遲遲不用!」朝陽區北苑五號院5區的居民反映去年小區進行了改造終於加裝了電梯可至今還未開通運營。

新裝的電梯一直閒置

四座電梯拔地而起

閒置一年居民著急

12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朝陽區北苑五號院5區。只見兩棟6層住宅樓獨立成院,紅色的外立麵粉刷一新,建築周邊整齊地施劃了車位,路面打掃得乾乾淨淨。從外觀上看,樓體上附建的電梯包裹在透明的玻璃幕牆內,顯得頗為現代。

據居民介紹,該小區在2018年完成了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拆除了私搭亂建,對樓體進行加固,並加裝了電梯。記者走進寬敞明亮的電梯間,可是電梯門緊閉,白色的覆膜包裝還未拆除,上面覆蓋了一層薄薄的灰塵。而與之連接的樓梯間狹窄昏暗,對比鮮明。

明亮的電梯間大門緊閉

「住在樓裡的老人每天氣喘籲籲地爬上爬下。眼巴巴看著電梯卻就是用不上!」居民告訴記者,北苑五號院5區只有兩棟老樓,建設於上世紀80年代,屬於原冶金部下屬的一家設備廠。72戶居民大都是退休職工,上了年紀腿腳不便,迫切需要電梯。

記者走訪了幾戶住在6層的居民。季女士今年70多歲了,雙腿患有嚴重的關節炎。她說自己每次下樓都特別費勁,兩隻手得使勁扒著樓梯扶手,一點點挪下去。由於腿疼得厲害,她一周也就出去一兩趟,「大部分時間就在家待著,也沒辦法出去曬太陽,越懶得動病越多。

「每次陪母親去醫院,爬樓都累一身汗。」居民李女士告訴記者,老母親86歲了,出行必須依賴輪椅。得知小區安裝電梯後,她就把母親接過來一起住。但苦等了快一年,電梯始終用不上。

80多歲的老人去醫院看病,年近六旬的女兒陪著爬樓,一手拎著輪椅,一手攙著老人。

每次陪母親去醫院,年近六旬的李女士一手拎著摺疊輪椅,一手扶著顫顫巍巍的母親,從6層蹭到1層。李女士說:「幸虧老人扶著欄杆還能邁步,等她站不起來了,我真不知道怎麼送她去醫院。」

自管會收費運營電梯未果

派駐物業只管看門掃衛生

北苑五號院5區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頗為艱辛。2013年該小區提出綜合整治,讓居民喜出望外的是,加裝電梯列入改造內容。此後,經歷了將近4年時間,各種審批手續得以完成。

可新問題又出現了:兩棟樓部分一層產權轉讓的住戶存在私搭亂建,不拆除就無法施工。為了儘快推進項目,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居民以極大的耐心進行了協商和讓步,最後以全樓居民集資補償一層住戶拆除費的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2017年7月,該小區改造工程終於動工。

經過一年多的施工,兩棟樓房完成了加固節能、給排水暖通等改造,小區內外煥然一新。2018年底,電梯廠家來小區安裝電梯。「其實這電梯我以前都坐過幾次了。」趕上電梯調試,有居民趁機上上下下地坐了兩趟,「真過癮!就要告別爬樓的日子了,別提多高興了。」當時工人告訴居民,2019年春節後電梯就能開通使用了。

沒想到,事情一波三折。電梯運營前需要驗收並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可直到今年5月,該小區的4部電梯才完成驗收。可是,更大的麻煩來了,由於該小區沒有具備資質的物業公司,一個簡單的登記備案手續卻遲遲不能完成。

老人無奈地望著裝好了卻不能用的電梯

「沒有物業,我們就自己想辦法。」該小區自發成立了居民自管會,並制定了詳細的管理章程。「就電梯運行問題,我們商量一個樓門安排兩個人做義務服務,並計算了不同樓層的住戶需要交納使用電梯的費用。」

一位自管會成員告訴記者,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改造成果,讓電梯運轉起來,大家都非常支持自管會的工作,「一說要交錢,居民很快就把包括電梯費在內的物業費全部交齊了。」

自管會成立不久,居民忽然得知:來廣營地區辦事處安排朝陽家園物業公司進駐該小區,這是2019年黨建引領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基層治理工作的一個項目。8月13日,小區舉行了正式的掛牌儀式。

小區引進新物業時舉行掛牌儀式。

令人驚喜的是,居民眼見著小區管理更加規範了:大門有門衛看守,衛生有保潔打掃,停車秩序逐漸好轉,小區變得整潔有序。「有了物業挺好,但我們都希望他們能管管電梯運行的問題。

據了解,該物業入駐之後的3個月,是免費服務的試運行階段,然而如今3個月時間已過,但物業還是沒有介入電梯運營。

產權單位不想管又難授權

派駐物業咋收費還「沒譜」

其實按照安監部門的相關規定,電梯作為特種設備運行必須通過安全驗收,由產權單位或者有資質的物業公司完成備案。北苑五號院5區這4部電梯只差備案這一步,本來只需要幾天就能完成。但從驗收合格的5月13日到現在,這一步竟然走了近7個月還未完成。

為了推進電梯運營,10月21日,來廣營地區的新街坊社區牽頭召開了協調會。會上,社區、產權單位、物業公司和居民代表四方達成了原則協議:產權單位向物業公司移交電梯。但一個多月過去了,事情依然沒有實質性進展。

12月4日,記者和居民來到新街坊社區了解情況。儘管當時臨近18點的下班時間,一位社區負責人得知來意後,當即同物業負責人進行電話溝通,並耐心地向居民解釋,由於產權單位進一步提出電梯產權加運營一起移交的要求,物業公司則要求產權方提供一個全面授權的書面證明,而這份證明還沒有著落。

老舊小區改造後的外景

至於3個月試運行已結束,朝陽家園物業項目部為何遲遲沒有正式接手該小區物業,這位物業負責人解釋稱,他們是政府委託進入該老舊小區進行物業試運行。目前朝陽區還沒有統一的老舊小區物業收費標準,特別是基礎服務之外的電梯運營到底如何收費,物業公司要等正式通知後才能接管。

記者查詢到一則新聞,10月29日朝陽區房管局公布消息稱,朝陽區在全市率先試行老舊小區住宅項目物業服務基礎標準,對物業的綜合服務、綠化養護、環境衛生、秩序維護、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等進行規範,老舊小區可參照該標準開展物業服務工作。

記者手記:

加裝不容易 運營需探索

電梯是一種事關人身安全的特種設備,因此政府部門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

業內人士介紹,設備安裝後要進行驗收並註冊備案,每年需要年檢,維保工作按照每半個月、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和每年進行劃分,保養範圍和所需時間依次上升。特種設備維護和運營是嚴肅的法律責任,需要有專業資質的企業、專業經驗的人員來運營。

像北苑5號院五區業主提出的,業主自管會能不能自己運營?有點難。儘管維保可以委託專業資質的公司,但目前大多數電梯的運營都是由產權單位、物業,或者專業的第三方服務企業來負責。

除了責任,還有資金問題。目前物業費所包含「電梯錢」可以理解為使用費,一個月百多元,居民大都可以接受。

每年維修保養、管理、用電等都需要資金,專業的電梯運營公司一部電梯運營的收費標準大約為一年一萬元,其中還包含了保險和管理費用,也包含了運營期間可能涉及到的零部件更換。所以僅靠居民繳納的電梯費還不足以覆蓋電梯龐大的後期運營成本。

而且,加裝一部電梯投資幾十萬到一百多萬,使用壽命大約是20年,每年的折舊成本很高。電梯要大修了,錢從哪來?電梯該更換了,大修基金能不能動?更何況有些老舊小區根本沒有大修基金。這個問題常常成為一些老舊的高層住宅電梯遲遲不能更換,只能依靠一部電梯勉強運行的原因。

老舊小區增設電梯後如何可持續運營,無論是物業還是電梯運營公司都還在積極探索,比如設置廣告等創收模式,或者打包其他增值物業項目,以降低居民的分擔電梯費用。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羅喬欣、王棟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北京朝陽北苑五號院5區居民反映:電梯裝好了卻遲遲不用
    「電梯裝好了卻遲遲不用!」家住朝陽區北苑五號院5區的居民反映,該小區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去年底終於加裝了電梯,可一直未開通運營。眼巴巴地看著嶄新的電梯,居民納悶:為啥用不上呢?四座電梯拔地而起閒置一年居民著急12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朝陽區北苑五號院5區。
  • 新裝電梯閒置近一年,「眼巴巴看著就是用不上」
    「電梯裝好了卻遲遲不用!」>四座電梯拔地而起閒置一年居民著急12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朝陽區北苑五號院5區。記者走進寬敞明亮的電梯間,可是電梯門緊閉,白色的覆膜包裝還未拆除,上面覆蓋了一層薄薄的灰塵。而與之連接的樓梯間狹窄昏暗,對比鮮明。「住在樓裡的老人每天氣喘籲籲地爬上爬下。眼巴巴看著電梯卻就是用不上!」居民告訴記者,北苑五號院5區只有兩棟老樓,建設於上世紀80年代,屬於原冶金部下屬的一家設備廠。
  • 朝陽北苑1.6萬/平!13號線5號線貫穿北苑望京
    朝陽北苑1.6萬/平!房天下北京二手房數據監控的數據顯示,朝陽北苑樓盤均價1.6萬起。 近日,有購房者大膽預測北苑將是繼通州和大興之後第三個崩盤的區域。全國房價降聲一片,北京房價均價跌破2.2萬。通州一月降一千仍未見底,大興房價則退守1.4萬。北苑位於京城的北部偏東方向,立水橋及望京兩大商圈,13號線及5號線貫穿北苑區域,區域內項目都有商業配套,生態配套完善。
  • 秀才藝、漲知識、享服務……朝陽北苑二號院社區居民歡樂過「節」
    觀看文藝演出、享受便民服務、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舊物置換實用物品……10月20日上午,來廣營地區北苑二號院社區居委會前的小廣場格外熱鬧,居民紛紛走出家門,一同慶祝屬於自己的「社區鄰裡節」,在歡聲笑語中凝聚鄰裡情。
  • 北京豐臺蓮花池西裡6號院4棟老樓裝電梯平層入戶
    站在剛剛裝好的電梯旁,豐臺區蓮花池西裡6號院居民丁曉明一臉輕鬆喜悅。最近,蓮花池西裡6號院4棟老樓裝上了電梯,電梯平層入戶、直達家門口。蓮花池西裡6號院位於豐臺區西三環中路西側,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建成的離退休幹部住宅小區,由於當年建築標準限制,小區裡5、6、7、8這4棟多層住宅樓都沒有電梯,無障礙設施不完善。
  • 未訴先辦 朝陽北苑二號院小區「華麗轉身」
    通過前期巡查,發現北苑二號院小區基礎設施老化,安全、環境問題比較多。來廣營地區按照群眾需求,「量身」設計改造「菜單」。僅1個多月,北苑二號院就實現「華麗轉身」,整齊劃一的橘紅色樓體,平坦寬敞的柏油道路,修整一新的草坪花壇,這個已建成50餘年的老舊小區環境大變樣。
  • 北京北苑6號院樓上違建拆了再蓋,樓下搶車位私裝地鎖
    立水橋南,北苑牌樓向東,不到一站地的距離,就到了北苑六號院。打1997年開始,老梁就在這裡居住。拆了再蓋 違建成小區痼疾北苑六號院不大,四棟建於1996年的六層小樓,交錯參差的鐵質窗臺護欄,帶有明顯的時代痕跡。
  • 北京蓮花池4棟老樓裝電梯平層入戶
    站在剛剛裝好的電梯旁,豐臺區蓮花池西裡6號院居民丁曉明一臉輕鬆喜悅。最近,蓮花池西裡6號院4棟老樓裝上了電梯,電梯平層入戶、直達家門口。   蓮花池西裡6號院位於豐臺區西三環中路西側,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建成的離退休幹部住宅小區,由於當年建築標準限制,小區裡5、6、7、8這4棟多層住宅樓都沒有電梯,無障礙設施不完善。
  • 蓮花池4棟老樓裝電梯平層入戶直達家門口
    站在剛剛裝好的電梯旁,豐臺區蓮花池西裡6號院居民丁曉明一臉輕鬆喜悅。最近,蓮花池西裡6號院4棟老樓裝上了電梯,電梯平層入戶、直達家門口。   蓮花池西裡6號院位於豐臺區西三環中路西側,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建成的離退休幹部住宅小區,由於當年建築標準限制,小區裡5、6、7、8這4棟多層住宅樓都沒有電梯,無障礙設施不完善。
  • 系列報導:北京市北苑家園「電梯噪音事件」採訪記
    上上下下的「響受」——北京市朝陽區北苑家園「電梯噪音事件」採訪記    編者按    如今,電梯已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天,馬軍開始尋找噪音之源,在和自己同一戶型、較早入住的業主桃子的幫助下,「罪魁禍首」很快就被確定是大樓的電梯。   2006年12月,北京市房價正一路高歌猛進時,剛剛研究生畢業的馬軍有了在北京安家落戶的打算。於是,揣著父母的畢生積蓄,他和當時還是女友的童潔一起,湊齊首付買了這個名為北苑家園望春園(又名公園2008)的期房。
  • 【今日特價房】朝陽北苑滿五唯一2居!單價51893元/㎡!
    今日房源今日特價房源: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北苑附近的北苑家園茉藜園。特價原因/賣點:滿五唯一商品房,原業主置換新房,誠意出售。基本信息朝向:東南樓層:21層(共25層)梯戶:3梯10戶戶型:2室2廳1廚1衛建築面積:98.28㎡房子總價:510萬房子單價:51893元/㎡小區均價:53767元/㎡適合人群:一家三口主要賣點
  • 新物業入駐老物業拒絕撤離 成都朝陽北苑一期竟有2家物管
    業委會:不滿老物業服務質量 和新物業籤了合同2001年交房入住的朝陽北苑一期,共400多戶,規模不大。2015年,原來的成都田園物業公司與小區服務合同到期,撤離了小區,而當時小區的第二屆業委會任期已到,第三屆業委會還沒有成立。
  • 撥打3387次市長熱線,電梯,「裝」還是「不裝」 ?
    中後期則圍繞電梯施工過程,如投訴電梯施工時未按照圖紙或前期徵詢時確定的方案來操作,投訴加梯施工方野蠻施工存在擾民,投訴工期拖延遲遲不能結束,投訴通信企業在管線遷移時漫天要價等等。總體而言,諮詢和求助較多產生於加裝電梯的前期步驟中,而投訴舉報則更多聚焦實際推進施工等環節。
  • 裝電梯好難!1、2樓提出方案,5、6樓沉默了
    但是,對於以前很多老房子而言,最高也就6層,也沒什麼電梯而言。當舊改襲來的時候,很多小區率先開始進入了「加裝電梯」的建設中。不過,正是因為「裝電梯」的問題,很多居民不樂意了!按理說,裝電梯對很多家住頂樓、家有老人、小孩的家庭來說,還是比較方便的。不過,家住一樓、二樓的戶主就有意見了。
  • 解鎖分類新方式,通州北苑街道還居民綠色花園
    老街坊們三三兩兩地聚在樹下,喝茶、聊天,好不愜意,休閒場地失而復得,居民為濱惠南三街社區居委會送來了感謝。 原來,北苑街道新華西街145號院11號樓1單元門前有一棵大槐樹,多年來,居民們習慣了在樹下乘涼、聊天。然而,「十一」小長假期間,樹下一堆垃圾的突然出現,打破了小區原有的寧靜和諧。
  • 看朝陽北苑房價走勢
    其中朝陽北苑11月二手房參考均價64472元/平,環比10月上漲0.24%,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51%。一、北苑二手房房價走勢朝陽北苑11月二手房參考均價64472元/平,環比10月上漲0.24%,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51%。最近一年中,5個月房價上漲,7個月房價下跌。
  • 看朝陽北苑房價走勢
    其中朝陽北苑4月二手房參考均價65234元/平,環比3月上漲1.03%,同比去年同期下降6.75%。一、北苑二手房房價走勢朝陽北苑4月二手房參考均價65234元/平,環比3月上漲1.03%,同比去年同期下降6.75%。最近一年中,3個月房價上漲,9個月房價下跌。
  • 因為6根線纜 老房子差點沒有裝成電梯
    住在杭州市中心興和公寓15幢的王大伯,這個月終於用上了新電梯,和他一樣享受到便利的,還有單元樓裡的11戶居民。從去年3月份有裝電梯的想法,到如今終於實現,中間的經歷一波三折。「我們樓裝這部電梯真的很不容易,能夠一關關克服下來,真的要感謝東都設計院高超的技術!」王大伯說。
  • 垃圾分類「總動員」,朝陽這個社區的居民 「分」出了好環境
    最近,八裡莊街道朝陽無限社區的居民們一起動了起來「分」出社區好環境,共同打造綠色家園一起去康康吧~八裡莊街道朝陽無限社區通過小巷管家、院委會和包片巡查相結合,組織轄區黨員、志願者、青少年家庭,在社區發起垃圾分類「總動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