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渾身是刺,不能吃卻很值錢,如今被大量種植
當下正是金櫻子成熟的季節,在農村的山裡常常能夠偶遇金黃色的一個個小果子,外錶帶著刺讓人又愛又恨。農村娃見到絕對不會手下留情,擼起袖子就使勁採的,不認識的人遇到這帶刺的傢伙,恨不得遠離一點,省的衣服被刺劃破了。刺梨曾是農村娃最愛的野果子,雖然表面都是刺,但在農村娃「精湛」的開果技術下完全無須擔心被刺,直接摘來雙手剝開就可以盡情享用了。
農村還有一種野果子特點跟金櫻子有些類似的,它的果子渾身都是刺,只不過它的刺更能夠被用毛來形容,至少它的刺是扎不疼的,軟軟的僅會黏在衣服上或者頭髮上,常被農村娃當玩具拿去戲弄女生。這種果子在我們當地,人們普遍叫它蒼耳子,是蒼耳草長出來的果實。
對蒼耳子這東西,我們腦海裡能浮現出來的印象應該都是渾身都是刺。它與金櫻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不能吃,以前遇到金櫻子都會迫不及待剝開品嘗,雖然扎嘴但甘甜的味道已經能覆蓋去扎嘴的疼了。蒼耳子卻是公認不能吃的野果子,頂多就是拿來玩耍當子彈扔而已。
要在以前,蒼耳子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毫無用處的,只有少許老人會將其拿去泡酒而已。但如今可就不一樣了,蒼耳子應用價值廣泛,價格也不便宜哦,曬乾的蒼耳子很值錢。野生蒼耳子幾乎是遍布我國各地,主要生長在一些野地、路邊和山上,沒開發過的地方經常顯而易見。不過隨著社會對蒼耳子的應用越來越多,這不能吃的果子也開始稀罕起來。
據筆者與一位從事蒼耳子加工的朋友了解得知,目前蒼耳子曬乾之後一斤通常能賣到10元左右,品質差一點的也能賣到8元一斤。蒼耳子的主要價值在於種子可以榨油,蒼耳子油的價值相當於桐油,可以替代桐油使用。另外蒼耳子也是一味價值很高的中藥材。目前蒼耳子流向市場主要就是藥用和工業榨油,逐漸成為某些領域不可被替代的原材料了。
一個東西有了價值之後,便開始會有人專門來生產。蒼耳子價值被發現之後,各地農民紛紛開始大量種植。據筆者了解,目前在北方如江蘇、黑龍江等地都有農民在專門種植蒼耳子,南方還比較少見。這或許是南方作物種類較多,選擇較多,北方水果少主要種植中藥材的原因吧。
對種植蒼耳不少農民還是非常看好的,畢竟這東西沒有想水果那樣,大量種植還得符合消費者胃口才行,不然就會出現滯銷。種植蒼耳主要都是賣給中藥材商和工廠,完全無需考慮消費者的意見,這也是有效規避了品種被淘汰的風險。那麼各位看官對種植蒼耳有啥看法呢?你們覺得這項目值得借鑑嗎?歡迎留言說說您的看法!感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