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半年,因疫情原因,很多古玩的鬼市、大集、市場和古玩城都暫停營業,或是生意不佳,很多古玩收藏的從業者開始轉戰頭條號、快手、抖音等平臺,通過短視頻吸粉,社群或直播帶貨的方式開啟普通收藏愛好者雲旅遊古玩撿漏的新模式。
我最早從頭條號,看到了幾個短視頻的作者,分別是通過錄製下鄉收貨、藏品鑑賞、收藏知識普及等內容的短視頻,做的還不錯的頭條號多粉絲幾十萬,少的也有幾萬粉絲。一般可以加好友後私信可以獲取作者的微信號,加微信號後可以在社群或是朋友圈對藏品進行秒殺或購買,也可以關注主播不定期的在線直播,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藏品質量參差不齊,古玩行業既需要個人的眼力,也需要一點運氣。
基本所有古玩撿漏的主播都說,現在市場行情不好,基本都是賠錢賣,變現後才能買到更好的新藏品,給自己和粉絲更多撿漏的機會。感謝網際網路時代,讓我跟著風格各異的主播們穿梭在全國各地的鬼市、古玩大集和古玩市場花式「撿漏」,我第一次發現清朝和民國的瓷器原來有的比現在市場上有品牌的新瓷器還便宜,唐宋的普通收藏品也幾百上千就可以買到,回流藏品日本的比歐洲的要便宜的多……
之後通過快手和抖音,我關注了幾個古玩的主播,有的已經開號七八年,粉絲只有幾千,也有的剛運營不到一年,粉絲近百萬。我發現主播們風格各異,有的是靠專業知識,實力代購;有的是靠個人的風趣幽默,聊天吸粉;有的是靠下鄉收貨,獵奇取勝;有的是靠藏品豐富,薄利多銷……
作為一個普通的收藏愛好者,我在觀看直播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生無常,冷暖自知。關注的其中一個主播,有一故友去世,故友的兒子聯繫他幫忙處理其父曾經的物品。在直播間,有一種打土豪、分田地的既視感,精美的繡品、有歷史的木雕、石雕,保存的茶具、茶葉,都以白菜價在直播間被爭搶秒殺。父親去世的很突然,沒有對身後事做好安排,兒子對父親的收藏不了解也不感興趣,請人處理物品前也沒有找人評估一下物品的價值或了解一下市場行情,父親一輩子的心血就這樣被大家撿漏了。
收藏愛好者人過中年,就要為未來做好安排了,至少要讓子女清楚自己的資產,或收藏品的價值,不至於在意外到來之時,自己半生的努力付之東流。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之後,就要開始處理自己的資產,可以轉移給子女的列明清單,最好立下遺囑,避免資產流失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子女不感興趣的收藏品建議及時變現,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可以有更多的資金改善生活、應對風險。
也遇到過奇葩的主播,有一個一天基本16個小時在直播,古玩、明清家具等藏品豐富,但從來不說話,發的短視頻作品也很多都是搞笑表演的視頻,有人在,就說我不賣貨,買貨聯繫客服,直播間基本不會超過5個人,不知道他直播的意義在什麼地方;還有一個,地方方言濃重,很難分辨出她說的介紹藏品的內容究竟都是什麼,說自己的藏品全網最低價,有觀看者問,基本都在同類藏品的高價;還有的主播熱衷跟大家分享收藏知識,每個知識的普及點都要抬高自己,貶低其他從業者,每每被人質疑還樂此不疲……
在雲旅遊撿漏的過程中,有很多收穫。看到了從業者下鄉收貨的艱辛,有的要深入山區,走街串巷,卻收穫寥寥;看到有的主播為了生活,連續直播10小時,接近虛脫;看到了子承父業的主播,靠90後的幽默實力帶貨……人生冷暖,別樣體驗。
我買到過自己喜歡的藏品,也買過物超所值的東西,當然,也買到過令人失望的仿品。建議有興趣通過新方式,雲淘寶的朋友,在購買藏品前,多觀察一下主播,了解下他的專業水平,和他售賣或代購物品的費用成本。下單最好通過官網的小黃車或購物車下單,便於維權,如果是通過個人微信下單,建議要對方拍物品圖,詳細了解物品細節。不要輕信主播的話,建議在直播間多詢問主播物品的細節,例如,是否全品、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有無磕碰、能否確認物品的年代等作為參考和證據,貴重的物品購買過程建議錄屏,便於自己更好的做出判斷和後期維權。
對於直播撿漏的從業者,建議可以做一些有質量的短視頻作品提升曝光率和進行吸粉;有固定的直播時間,便於穩定增長粉絲;豐富直播的內容和形式,提升自身專業度;可以多去同行業的直播間交流,一是吸粉,尋找潛在客戶,二是尋找貨源,豐富藏品內容;三是取長補短,提升自身直播水平。
願每個人都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樂趣,感受幸福。
生活的每種體驗,都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收穫。
祝福所有的收藏愛好者,得藏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