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國的211高校都是部屬高校,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隸屬於教育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民族大學隸屬於國家民委等。但有人發現,北京語言大學並非211高校,卻是全國78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之一。這是為什麼呢?待在言小編為大家揭開謎底。
實際上,北京語言大學肇始於1950年清華大學籌建的「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當時,蘇聯等東歐各國紛紛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為解決語言交流問題,「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在清華大學成立。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由清華大學調入北京大學,並改名為「外國留學生中國語文專修班」。1961年,「外國留學生中國語文專修班」調入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與北外的非洲留學生辦公室合併為「外國留學生辦公室」。
幾經變革後,「外國留學生辦公室」和1952年成立的「留蘇預備部」從北外分出,成立「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這標誌著這標誌著北語獨立建校。1964年,在周總理的親自批示下,學校擴大任務,並改名為「北京語言學院」,後經歷一路的披荊斬棘,定名為現在的「北京語言大學」。
經過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這些名校的灌溉,北京語言大學雖沒能成為211,但其名聲和實力絲毫不遜211,。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北語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語言文化教育和語言文化研究為特色和優勢的多科性國際型大學。
目前,北語的學科涵蓋文學、經濟學、法學、工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八個門類。其中,國家重點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學科10個和北京市高精尖學科2個。
在2019軟科最好學科排名中,北京語言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排在全國11名,進入全國前6%;該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位居全國60位,進入全國前26%,這一排名超越了不少211高校。
北京語言大學是我國中外語言、文化研究的學術重鎮。該校不僅重視學科發展,也注重科研平臺建設。學校現有省部級以上研究中心(或基地)13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中國語言文字規範標準研究中心等都是國家重要的文化研究基地。
至於國際影響力北語就更不用多說了。該校採取多種形式開展中外聯合辦學,與哈佛大學合作設立哈佛北京書院,在泰國設立了曼谷學院等。北語還承辦了18所孔子學院和2所孔子課堂,被評為「先進中方合作院校」。學校出版社出版的各類教材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有近百個國家的各類院校和培訓機構使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的對外漢語教材。
作為國家語言文化的研究者、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者,北京語言大學實屬優秀,值得被關注!
歡迎關注「在言高校」,獲取更多關於大學的原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