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選科有了科學依據
——基於人工智慧的《專業興趣測評》《學科潛能測評》發布
繼去年「新高考落地元年」之後,2018年9月改革即將在全國大範圍鋪開,新高考旋即又登上了各省各校的「熱搜」榜。
7月21日,在科大訊飛 「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峰會·同期新品發布會」分論壇,政府領導、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等齊聚國家會議中心,見證人工智慧創新教育的力量,共同探討新高考應對策略的與實踐探索。
(科大訊飛教育BG副總裁楊軍分享「基於人工智慧的新高考綜合解決方案」)
新高考改革,生涯教育成為焦點
新高考改革的問題日漸凸顯,但同時,亦可見智慧奔湧,希望熒熒。在改革前被關注的排課問題,借用信息技術手段,已經得到有效解決。走班制帶來的挑戰,也通過大走班、小走班等各種靈活方式有了進退的餘地……而生涯規劃教育似乎成為了新高考改革過程中不可迴避的新難題。
「學校的生涯教育迫在眉睫,卻仍處於起步階段,沒有課程標準,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很多情況下,不能給每一個學生一對一的針對性指導,這也是高中生涯教育難以完成的重要原因。」北師大出版社副社長李雪潔在分論壇上這樣說道。此次北師大出版集團與科大訊飛聯合發布《高中生涯發展指導》,攜手搭建了「教材+網際網路+生涯規劃教育」的教育體系,應對基礎教育改革的變化。
(北師大出版社副社長李雪潔)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生、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全球生涯規劃師常雪亮也對《高中生涯發展指導》教材做了詳細介紹,並針對新高考首批試點地區出現的選科問題,對如何做出科學的選科決策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生常雪亮)
AI或成指導學生科學選科的老師
新高考背景下,選科、走班、等級賦分等新規則成為學校建設所面臨的新難題,使得高中生涯建設的重要性日趨凸顯。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學生的生涯發展工作,希望通過科學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多維度了解大學與專業,從而對未來的學習、職業、人生有清晰的目標和規劃。
據介紹,科大訊飛聯合北京師範大學測評專業團隊開發的國內首套針對高中生選科的《學科潛能測評》、聯合北京大學心理測評專家團隊開發的《專業興趣測評》,實現了「興趣—專業—職業」的匹配,力求通過多維度的數位化報告,為學生、家長以及學校的老師提供科學依據,開啟學生和高校雙向選擇的「閥門」。
來自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蘇彥捷團隊的核心成員劉秋穎研究學者從《專業興趣測評》的使用、科學性等方面做了專業解讀,並強調結合學生的興趣,進行個性化教學,將真正從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外生動力轉化為觸發教育生態重構的內生動力,這是從人才培養的長周期看待高考新政。
(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蘇彥捷團隊的核心成員劉秋穎研究學者)
實現了從「興趣」到「專業」進階後,選擇專業與職業同樣是一個重要的決策過程,一個看似簡單的決定往往影響著今後的人生發展軌跡。為了幫助高中生快速理清高校選考科目要求的規律,科大訊飛新高考教研中心通過大數據挖掘的方式,研究大學專業與中學各學科之間的依賴關係,首創了「專業星空圖」。「專業星空圖」將國家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的92個專業類分成了九大專業群,更聚焦高中生的選科和專業定位需求,更適合高中生理解和應用。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高中發展指導平臺將從成績、潛能、興趣三大維度多層次剖析學生數據,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及大數據建模分析,為學生提供全面科學的分析結果,助力學生科學選科。(光明融媒記者 劉博超 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