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記住這幾件事,你就理解了趨吉避兇

2020-12-15 聽雪心理

學習易經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感動。祖先的文化之所以令人敬畏,不僅因為它滿含哲理,還因為它是一代又一代人持續努力的結果,而每一個後來者都對前面的哲人心懷敬重,在肯定的基礎上加以繼承和發展,而不像西方多是否定別人去肯定自己。這也正是易經的核心精神——謙。謙卦是少有的六個爻都吉。就是說一個人謙虛的人,無論他處在哪個位置,都可以最大限度趨吉避兇。

易經是古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它的形成主要經歷了三代和三聖。上古時期伏羲觀天地,以符號的形式記錄自然規律;中古時期周文王為了寫下自己對易經的理解,忍辱吃下商紂王送來的自己兒子的肉做成的包子。後來被商紂王下獄,他在獄中完成了對易經的注釋。因為擔心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所有注釋都以隱喻的形式完成,並且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悄悄改變了乾坤的方向。後來,商紂王把他流放到他修改後乾卦的位置,使他得以在當地施加影響,最終他的另一個兒子周武王得以滅商建周,並且周朝成為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朝代——791年;近古時期孔子67歲遇《易經》,韋編三絕並做了乾坤兩卦的《文言傳》和易經的《序卦傳》,直言「若知命之年得之,可補大過矣」,並研究易經五年直至去世。

《易經》卜卦準確嗎?易經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呢?記住這幾件事,你就理解了趨吉避兇。

一、世間萬物都在變化之中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通過綜卦和錯卦演變成天地萬物。

太極生兩儀(陰陽):告訴我們一切事物從來沒有真正靜止過,永遠處於動態變化之中。賁極成剝,否極泰來。處境不好時,要反思、謹言慎行,或許還有機會。每一件事都有陰陽兩部分,並且在陰陽之間互相變化。陽指的是我們能看到的部分,陰指我們所看不到的部分,它們是互相影響的。

二、找到自己所處的位置

世事如棋局局新,我們做不同的事處在不同的局中,每個卦都是一個局。在這個局中,你會知道自己是那個爻(位置),你做的事情走到了哪個階段,在這個局中誰和你相應,他會幫助你。

三、如何才能趨吉避兇

在這裡以幾個卦為例說明:易經的卦序有很多種,比較受推崇的為乾坤開篇:乾卦為王者之卦、男人之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作為王者或者男人,要始終保持剛健的態勢、不懈的追求,遇到困難與挫折不要放棄,這樣才吉;坤卦為輔佐之卦、女人之卦,要有柔順與承載之德,包容而不失原則。乾坤兩卦以龍馬為喻,即龍馬精神。

第三卦屯卦,卦象為萬物誕生之難,比喻創業的艱辛,也表示創業的六個階段;然而順時應運突破艱難必會欣欣向榮;蒙卦為學習之卦,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一個人自身獨特的潛能得以很好地發揮,也告訴我們人必須終生學習,為吉。當一個人運氣不好的時候,應該是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時候。

在易經中,常見的詞語有:元、亨、厲、貞,有孚,無咎,無悔等。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心懷誠信、節制欲望,心有敬畏、有操守堅持原則……總之為人要方正,外圓內方。即使大環境是剝卦,呈現衰敗之象時,也不要盲從、堅持自己的原則,為吉。

四、不能總是趨吉避兇

如果一個人很厲害,什麼都會算,一輩子總想著趨吉避兇,那麼結果會「不得好死」。這裡是指死的時候心裡會有遺憾。如關羽放走曹操,明知是兇也要為之,成就大義追求的就是無悔。疫情期間無數白衣天使馳援武漢逆行救人,踐行使命。表面上看是有兇險,實際是吉地,因為「無咎」。所以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以福禍趨避之。」

五、沒有絕對的君子

萬物在動態之中,人也如此。當一個人以君子自居,他就變成了小人,小人改過就可以變成君子。遇到小人時君子應謙讓、尊重小人,主動與小人溝通去感化他,這就是泰卦。如果壓制、疏遠小人,就是否卦。當然小人做了惡事,他會走向噬嗑卦、大過卦。

易經卜卦準確嗎?臺灣師範大學曾仕強教授說,易經佔卜準確率大致為70%,但他也說,如果不準時要想一想:——佔卜者意念是否不夠集中,問卦者是否不夠虔誠。另外解卦時不能單獨看一個卦,還要看它的變卦和臨卦是什麼,事情可能會在幾種情況之間變動,如何預防。

總之,易經告訴我們四個字:大致如此。一個人的命,是指自己無法改變的部分,如出生的時間、地點、父母和家庭環境。當然生活中有我們可以掌握的部分,即運。心到之處行動才會到,所以要不斷學習跳出自己的思維局限。否則,生命便會隨波逐流。

作為古代文人必讀之經典,易經已經被證明是科學,與現代量子科學有異曲同工之妙感,並且早在一百多年前已經被翻譯為十幾種文字傳播到西方國家,目前國內外很多心理工作者在研究易經。

當年,周文王用佔卜文字迷惑商紂,使《易經》被披上迷信的外衣,也由此逃過數次焚書之難;如今,它已經被稱為「博大精深的辯證哲學經典、中華民族五千年集體智慧的結晶。」(百度百科)

(完)

相關焦點

  • 《易經》:逢人儘量少說這「4件事」,是哪幾件事,準不準?
    我國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五千年燦爛的歷史中誕生了不少經典,哪怕是到了現在也不過時,其中「群經之首」的《易經》就講到逢人儘量少說這「4件事」,到底是哪幾件事,準不準?提起《易經》,很多人稱其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經典中之經典,哲學中之哲學,智慧中之智慧。
  • 什麼樣的人可以趨吉避兇,易經給我們什麼啟示
    什麼樣的人可以趨吉避兇趨吉避兇是易經給我們的啟示,為什麼這本書叫易經而不叫難經呢?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再難的事情,只要你堅持去做,有恆心都會變得容易。有這樣的一個觀點,就能明白之所以易經為什麼不叫難經了。
  • 苦行僧說:一個人,若想「趨吉避兇」,必須將這4件事做到!
    其原因無非就是,想要趨吉避兇,想要知道未來自己會如何。但算命也好,卜卦也罷,其實都並不能夠,讓你做到「趨吉避兇」。在佛教之中講「世間最好的算命,就是相信因果。」這是為何呢?其實就是,算命並不能改變什麼,更加不能幫助你「趨吉避兇」。而一個人若想要知道自己未來會如何,其實都必須知曉自己當下種下了什麼樣的因。而未來會如何,其實也都是跟這些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易經告誡:與人交談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是有道理的
    易經告誡:與人交談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是有道理的第一件事:別私聊對方家人的毛病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我們和某個人關係很好,但是對方的家人卻很反對我們在一起,或者我們會對對方的某個家人感覺反感。有時候,我們甚至看到了對方某個家人做了一些讓我們非常厭惡的事情。
  • 《易經》智慧:先天的命、後天的運,學會廣結善緣,一生趨吉避兇
    眾所周知,《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為近年來的部分曲解和一些「假大師」的信口開河,使易經的地位一度被歸為「迷信」。於是對於這樣一部經典的智慧之作,很多人都會選擇放棄去理解和應用。「假大師」不過,還有一部分人,他們選擇相信《易經》,相信易經可以幫助讓他們解決很多實用的問題,幫助他們「趨吉避兇」、「提升好運」。那麼,易經真的可以「改運」嗎?又到底能不能「改命」呢?
  • 《易經》:總覺得諸事不順,可能是這3件事,沒有及時改變
    該書中明確指出了三點小事情,這三點與風水緊密相關、不可分割,透過這三件小事,便可得知此人的風水好壞。也可以說成是,避免發生這三件事情,人生自然會變得順利,好運自然也就會迎面而來,因此,要認真理解,仔細研究。
  • 《易經》告誡:與人交談時,少說自己這3件事,福氣才能越聚越多
    在《易經》中,就曾給人們提醒過:與人交談時,儘量少說自己的這3件事,福氣才能越聚越多。1.少說自己的煩惱、糟心事在《易經》當中有一個卦象叫做「蠱卦」,「蠱」通常是指人工培養的一種毒蟲,可蠱惑人心。誰都有煩心事,偶爾和朋友們吐槽一下無傷大雅,還能排解憂愁,得到解決問題的建議,可若是經常性、反覆性地跟朋友們抱怨,只會讓你的朋友們也感到厭煩,而且你自己也並不能得到緩解,只會更加痛苦。
  • 《易經》究竟是什麼?告訴你3件事,讓你瞬間領會老祖宗的智慧!
    自古以來,《易經》的語言就被認為是模稜兩可的,在現代,很少有人能理解《易經》,甚至古代人也沒有真正的能力進入易經的世界。特別是在漢代,自從荊芳義和華竹林誕生以來,越來越多的人不使用宜清的卦線來作出預測。但是,預測變化之書誕生的傳統方法是使用卦圖和線條。很難判斷易經用五行生剋理論取代六卦和六行的預言是進步的還是機會主義的。
  • 《易經》告訴我們:這幾件事最傷害生活,別再做了!
    《 易經》中的這些道理,啟示和指導我們能合乎理性主宰自己行為的人,而且也不會因為個人地位的變動而產生感情波動。易經告訴我們生活是變化的,隨時是機遇,隨時又是陷阱,隨時是風平浪靜,隨時又是波濤洶湧......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何必還要把時間浪費在一些無意義的事情上,所以生活中下面這幾件事最傷害我們的生活,我們要調整好心態,儘量克制自己,別再做了。
  • 易經的精髓之處,告訴你3件事,讓你瞬間領會其中智慧!
    自古以來,《易經》的語言就被認為是模稜兩可的,在現代,很少有人能理解《易經》,甚至古代人也沒有真正的能力進入易經的世界。特別是在漢代,自從荊芳義和華竹林誕生以來,越來越多的人不使用宜清的卦線來作出預測。但是,預測變化之書誕生的傳統方法是使用卦圖和線條。很難判斷易經用五行生剋理論取代六卦和六行的預言是進步的還是機會主義的。
  • 「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你身邊有這幾件「怪事」,恭喜你!
    易經提醒您:「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恭喜你!怪事一:變得謙虛在《易經》六十四卦中有一卦,特以「謙」命名,這個是在六十四卦中最好的、最吉利的一卦,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得出「謙」的必要性。如同,古人所講"滿招損,謙受益"。驕傲的人,眼界偏狹,不知天高地厚。看上去齜牙咧嘴,在他人眼中,實際上不過是一觸即潰的紙老虎。
  • 《易經》:與人交談時,男人少說自己「3件事」,福運越來越旺
    《易經》的告誡:與人交談時,少說自己「3件事」,福氣越來越多談到《易經》,很多人會認為它是一種迷信和欺騙。其實,這是對它最大的誤解。《易經》雖短不足20頁。然而,這20頁的文字可以無限延伸到64個卦中,包括宇宙萬物。
  • 易經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做了這三件事,生活就會更清晰、更徹底
    同時,你也要承受一定的重量,在這個時候,你可能不僅要處理自己的生意,還要成為你家庭的支柱,你的家庭經濟需要達到頂峰,或者你可以為你的兒子分配房地產,或者幫助照顧子孫,甚至照顧年邁的父母。雖然50歲的生活沒有毛頭小子那麼無助,但他也沒有義無反顧的氣勢、精神。你不能再做你想做的事了,許多事情都必須仔細考慮,並且常常受到你自身的限制。
  • 易經忠告:與人交談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3件事,太有道理了
    談到《易經》,很多人會認為它是一種迷信和欺騙。其實,這是對它最大的誤解。《易經》雖短不足20頁。然而,這20頁的文字可以無限延伸到64個卦中,包括宇宙萬物。從古至今,我們不難找到一條規律,但在《易經》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都是幫助國家、幫助世界的偉大人物。
  • 我理解的道德經:他來源於易經
    ,可以說,如果你耐心的讀道德經,對照各個主流媒體上各種解讀,對照著本土關聯宗教的神聖玄幻,你會發現,我們可能看不到真相,但是絕對可以看到好多的不一樣,而不一樣就是我們看到的真相!一、老子的思想很多來源於易經:我為什麼說讀經之前最好了解一些知識背景,是因為只有了解這些才能更好的更形象的理解老子真意,而且這也是老子自己說的:「執古之道以御今只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在春秋戰國之前,上古先賢的智慧很多,而被推崇為百經之首的易經是最需要大家去了解一下,且事實上用易經的一些理可以較好地理解道德經中的意
  • 佛教:走背運時,記住2句話,自會趨吉避兇
    都希望自己能有個順遂的人生,少些磨難和起伏,但往往現實要比夢想殘酷得多,當你經歷過風雨,就會意識到,人生的跌宕起伏是常態,我們需要在不斷的磨難中汲取經驗,才能完善自己,讓自己對人生,對命運有新的認知。生活中,走背運時,記住以下2句話,自會趨吉避兇。一、走背運的時候,是自己的福報不夠,苦盡甜來。俗話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易經》:一個家庭想要保持興旺發達,平時不要忽視這4件小事
    《易經》作為我們古代的上古奇書,流傳了這麼多年,被無數的名人大家研究過,但是真正看透的又有幾個呢?所以很多人,都不讀《易經》,原因很簡單,覺得太深奧,我們普通人用來也沒有什麼用?但事實上,恰恰相反,對於普通人來說,《周易》才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
  • 《易經》64卦基礎知識,用幾首詩歌助你記住,建議看看!
    說起《易經》,首先想到的就是64卦,這64卦是易經的入門基礎知識,而《易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揭示了人天的奧秘。《易經》含蓋萬有,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並且這《易經》中還藏著一個人成功的秘訣。《易經》64卦基礎知識,用幾首詩歌就能記住,建議收藏但是要想讀懂易經,還是先從基礎知識入手,讀懂易經的64卦,那就記住這幾首詩歌。
  • 易經: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
    易經提醒您: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易經》每一卦有6爻,這6爻就代表著人生的6個發展階段。在不同的卦裡,每一爻有不同的命數,但總體來講,各爻因為位置的關係,有各自的基本特點。
  • 易經:做人做事,如果發現這4件事太順利了,那我們就要小心了
    《易經》被稱為中國文化之源。它是我國古典哲學流派的道家和儒家核心經典。它也是解釋世界萬物變化的古老經典,這是一本廣泛而深刻的辯證法著作。《易經》是祖先的一切智慧的精髓和高度升華,是一部經典之作。《易經》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意識到這四件事進展得太順利了,那我們一定要小心一、賺錢太順利,小心眼紅病易經說,一個人在外面闖蕩時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