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場閱兵顯決心,首都保衛驚敵膽
1941年,德軍以閃擊戰術快速深入蘇聯。裝甲部隊以鉗形方式推進,北方集團軍群向列寧格勒推進,搶佔烏克蘭和高加索高地則是南方集團軍群的任務,而中央集團軍群則一路殺向莫斯科。8月上旬,斯摩稜斯克在被德軍攻佔之後,古德裡安便率領裝甲部隊抵達了莫斯科外圍。
9月底,德軍北翼圍困了列寧格勒,南翼佔領了基輔,中央攻佔了斯摩稜斯克,距離莫斯科只有三四百公裡的路程。德軍企圖從北、西、南三個方面分別將蘇軍切割圍殲,然後從南北兩個方面同時向莫斯科迂迴,在冬季到來之前一舉攻佔莫斯科,這就是德國統帥部制定的「颱風」計劃。
此時的蘇軍已經在莫斯科以西建立了縱深300公裡的三道防線,負責防禦任務的是蘇聯紅軍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共計125萬人。
9月30日、德軍開始發動攻擊,兩天後,德軍主力在維亞濟馬方面突破了蘇軍防線,在這場戰役中,蘇軍損失達到了65萬人。
10月7日,朱可夫奉命前往西方面軍司令部了解情況,10月8日深夜,他向史達林報告說,莫扎伊斯克是防禦的最薄弱環節,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一線部隊調過來,以防德軍從這裡突破。第二天,史達林決定將預備隊方面軍併入西方面軍,由朱可夫統一指揮。
經過分析,朱可夫指揮蘇軍在沃洛克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卡盧加一線建立起牢固的大防禦縱深。他還在莫斯科地區部署了眾多殲擊機,強擊機和轟炸機,並宣布10月下旬開始,莫斯科及周圍地區實行戒嚴。
11月7日,在朱可夫嚴密的防禦下,莫斯科紅場閱兵如期舉行,士兵們接受完史達林的檢閱就直接奔赴了前線,蘇聯用這次閱兵向世界宣告,他們必將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11月中旬,德軍發起了對莫斯科的總攻,11月30日前,蘇德雙方在莫爾德維斯以南進行激戰,德軍並沒有嘗到甜頭,德軍第2裝甲集團軍司令古德裡安認為在卡西拉——圖拉一帶已經不可能粉碎蘇軍的頑強抵抗了。因此從這裡攻入莫斯科是不可能的。
由於補給線拉的太長,再加上沒有嚴寒條件下的作戰裝備,德軍損失越來越大。此時的蘇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抓住時機,開始進行反攻。這讓希特勒大驚失色,下令蘇德戰場的所有德軍全部轉為傳略防守。
1942年1月8日,蘇軍實施總攻。截至4月20日蘇軍向西推進了350公裡,殲敵50餘萬,奪取了莫斯科保衛戰的最終勝利。
朱可夫元帥在晚年的回憶錄中曾寫道:「在我的一生當中,記憶最為深刻的就是莫斯科保衛戰。」
喜歡二戰名將系列的朋友要記得關注我哦。下一期為您奉上《二戰名將系列之「勝利的象徵」朱可夫(四)》史達林格勒「天王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