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浮生六記》首演座無虛席

2020-12-18 上海新聞網

  前天,由上海大劇院獨立出品、聯合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打造的崑曲《浮生六記》,在上海大劇院大劇場首演。

  上海大劇院曾經上演過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桃花扇》《醉心花》等作品,「南昆正脈」典雅細膩的表演風格在上海戲迷中深受追捧。《浮生六記》是雙方首次攜手打造的崑曲舞臺作品,由江南文化匯聚起上海、江蘇、浙江文藝院團精英主創陣容。江蘇省崑劇院副院長施夏明、新科梅花獎狀元單雯分飾主角沈復和芸娘,劇中另一個重要角色半夏由浙江永嘉崑劇團副團長由騰騰擔綱,實現長三角演藝資源的充分融合。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表示,以崑曲《浮生六記》的出品為契機,大劇院希望繼續實現長三角文化一體聯動,積極借鑑各自文化特質,為區域文化合作提供更多範例。

  施夏明拿到編劇羅周的劇本,看完第一幕便淚流滿面,「劇本並非像原著那樣平鋪直敘。一上來芸娘就離開了人世,沈復悼念亡妻。我仿佛瞬間讀懂了沈復:回憶越是甜蜜,現實便越殘酷。他在憶一事,記一事;記一事,便少一事,懷著對芸娘無盡思念的狀態下完成了《浮生六記》的創作。」單雯表示,芸娘介於大六旦和閨門旦之間。以往崑曲中的閨門旦塑造的大多是一本正經的官家小姐,表演起來中規中矩;反倒是大六旦塑造的女性,通常會更出格一點,有點小瘋狂。

  《浮生六記》首演座無虛席,幾乎都是年輕觀眾。導演馬俊豐表示,「原著中本來平實日常的故事,被巧妙地重新整合,令人揪心、淚目。」製作人林愷表示,「請觀眾走進劇場觀看《浮生六記》的意義,就是讓沈復與陳芸提點我們,生活的本質,不是要矯揉地去追求完美,而是要細細地咂摸它的情趣。」

  今年11月22日—24日,《浮生六記》2.0版將再返上海大劇院。在不斷打磨的基礎上,上海大劇院將成為崑曲《浮生六記》駐演劇場。(解放日報記者 諸葛漪)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王丹沁

相關焦點

  • 崑曲《浮生六記》海外首演亮相巴黎
    國際在線報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呂茜):在中法建交55周年之際,蘇州市於7月1日起在法國開啟為期四天的以「蘇式生活」展示體驗為主題的文化交流系列活動,旨在通過崑曲、國畫、蘇工蘇作為代表的蘇州傳統文化載體,向法國民眾展示蘇州形象和風貌。
  • 崑曲《浮生六記》舞臺版在法國首演
    演出現場當地時間7月1日晚,巴黎18區政府慶典大廳內座無虛席,近300位法國觀眾冒著巴黎難得一見的酷暑,觀賞來自中國蘇州的新編崑曲《浮生六記》。在中法建交55周年之際,從7月1日起,蘇州在法國展開以「蘇式生活」展示體驗為主題的文化交流系列活動,《浮生六記》就是一項重點推介項目。這也是崑曲《浮生六記》繼去年8月推出蘇州滄浪亭園林版持續火爆後,推出的舞臺版首演。
  • 崑曲《浮生六記》攜「蘇式生活」 驚豔巴黎 夢回申城
    崑曲《浮生六記》在活動現場重磅推出,成為亮點。在蘇州園林體驗中心營造的滄浪亭場景中,兩位古裝的帥哥美女自稱是沈家小廝丫鬟,代表主人沈復夫婦歡迎大家的到來,並招呼大家出發遊「園」。沈復和芸娘飄逸出場。在一吟一唱中,沈復和芸娘的生活鋪陳開,觀眾們「浸入」《浮生六記》。
  • 蘇州文化交流活動登陸法國 崑曲《浮生六記》巴黎海外首演
    據介紹,本次交流活動為期4天,通過崑曲、國畫、蘇工蘇作為代表的蘇州傳統文化載體,向當地各界人士展示蘇州形象和風貌。作為本次交流活動的重點推介項目,崑曲《浮生六記》海外首演於當地時間1日晚在巴黎18區政府慶典大廳登場。大廳內座無虛席,中法各界人士數百人欣賞了兩個小時的首演。
  • 崑曲《浮生六記》雨夜爆滿
    三百年前的文學經典《浮生六記》已經寫盡了世上最美好的愛情,三百年後的崑曲《浮生六記》則把這段穿越三百年、跨越生與死的神仙愛情搬上舞臺,分享給今時今日的現代觀眾。作為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的重點劇目,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與上海大劇院聯合打造的崑曲《浮生六記》11月25日晚在江蘇紫金大戲院上演。
  • 上海大劇院獨立推出的首部崑曲《浮生六記》首演
    7月13日,以清代文學名著《浮生六記》改編的同名崑曲在上海大劇院首演。這是上海大劇院獨立出品的首部崑曲,由青年編劇羅周執筆,青年導演馬俊豐執導,優秀青年崑曲演員施夏明、單雯主演,歷時兩年籌備製作。以清代文學名著《浮生六記》改編的崑曲《浮生六記》首演。
  • 崑曲《浮生六記》下月再登上海大劇院
    去年《浮生六記》開售5天內即近售罄,加座票、包廂票隨開即空,創下新戲的票房奇蹟。即使是今年境況特殊,受觀眾支持,一個半月內即售出2000餘張,票房超九成。而前不久南京首演時,《浮生六記》在紫金大戲院也盡數售空,並攬下「京昆藝術紫金獎」優秀劇目獎、優秀音樂(唱腔)獎(授予孫建安)、優秀舞美獎(授予張慶山)等多項獎項。
  • 專訪| 崑曲《浮生六記》:等閒識得東風面
    晚上七點一刻,崑曲《浮生六記》在大劇院隆重首演,現場座無虛席。演出票在三個月前開票後不久便售罄。接近三個小時的演出一氣呵成,謝幕時掌聲雷動,久久不散。對於兩位主演施夏明、單雯來說,每段唱詞,每個動作都輕車熟路,他們仿佛不是在表演,而是成了「沈復」和「芸娘」本人,帶領觀眾穿梭在百年前姑蘇城裡的街頭巷尾。
  • 《浮生六記》:當「江南文學」遇上崑曲
    對清代沈復自傳體文學《浮生六記》,前人曾有「幽芳悽豔,讀之心醉」的評語。直到如今,該作仍不失為一部具備長久生命力的文學經典。經過全新改編,由上海大劇院出品、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演出的同名崑劇將在年內首度上演。
  • 上海大劇院出品崑曲《浮生六記》,再現沈復筆下「神仙眷侶」
    上海大劇院第一部獨立出品戲劇作品、聯合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打造的崑曲《浮生六記》歷時兩年籌備製作,即將於7月13日在上海大劇院大劇場首演。該劇以清代沈復撰寫的文學名作《浮生六記》為底本,受到了觀眾的廣泛關注。5月初該劇開票當天4小時,即售出一半門票,不久就很快售罄,速度之快,創下近年來新編戲曲作品票房奇觀。
  • 在滄浪亭開演的崑曲《浮生六記》,製作人和「芸娘」來慢書房了
    他善解人意知尊重,懂得生活有情趣,敢將夫妻情愛入詩入文,這情愛之綿長盡在《浮生六記》。在《浮生六記》《閨房記樂》中沈復描寫了許多與妻子相伴、談詩論書、賞月飲酒的恩愛生活。「家庭之內,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問曰:何處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見之者。」「耳鬢相磨,親同形影,愛戀之情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
  • 透視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英譯
    自2018年七夕首演以來,新編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以其獨特的藝術展現方式和浸入式的感官體驗,受到多方關注和好評。創作團隊聘請英國漢學家郭冉(Kim Hunter Gordon)翻譯的英文字幕,為吸引海外觀眾、幫助作品走上國際舞臺提供了較大的幫助。
  • 透視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英譯
    自2018年七夕首演以來,新編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以其獨特的藝術展現方式和浸入式的感官體驗,受到多方關注和好評。創作團隊聘請英國漢學家郭冉(Kim Hunter Gordon)翻譯的英文字幕,為吸引海外觀眾、幫助作品走上國際舞臺提供了較大的幫助。
  • 《浮生六記》完美收官,這場沉浸式崑曲溫暖一園
    ,全新的亭林園版《浮生六記》,有哪些特別之處?有些人可能覺得崑曲,京劇,評彈這樣的傳統節目太難接觸,太小眾,一定要懂很多才能欣賞。這種想法可以被《浮生六記》打破了。當你踏進這個園子,你的眼睛,耳朵,觸覺,嗅覺,甚至味覺,都會被打開,你享受到的一切都是好的。
  • 被沈復芸娘「塞狗糧」之餘,奇幻崑曲《浮生六記》了解一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沈復所著的《浮生六記》描繪出了多少人心目中理想愛情的模樣。今晚,這部自傳體散文將被滬蘇浙三地崑曲人聯合搬上舞臺,以同名崑劇的面貌在上海大劇院首演。相比傳統崑曲起承轉合的結構,這部崑劇《浮生六記》跳出了夫妻閨房情趣的小框框,加入了一些奇幻和懸疑色彩,給觀眾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圖說:《浮生六記》演出照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浮生六記》裡描述文人雅趣的故事,改編成崑劇最適合不過。
  • 浸入式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亮相滄浪亭
    10月14日,演員在滄浪亭表演浸入式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當晚,浸入式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全本版在蘇州古典園林滄浪亭亮相。觀眾可隨著演員的表演在園林中走走停停,沉浸其中,一邊聆聽崑曲的唯美曲調,一邊領略園林的詩意之美。
  • 打卡滄浪亭沉浸式崑曲《浮生六記》 享受最美蘇州一夜
    蘇州著名古蹟滄浪亭,近期和《浮生六記》連成了一個固定詞組。經過十個月的運作,「周末打卡滄浪亭的沉浸式崑曲《浮生六記》,享受最美蘇州一夜」,成功地成為了蘇州旅遊的網紅項目。《浮生六記》張爭耀飾沈復,國芳飾芸娘。
  • 「蘸我舊時淚,使君淚如珠」——崑曲《浮生六記》創作小記
    攝影:尹雪峰  編者按:7月13日晚,由上海大劇院、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聯合製作的原創崑劇《浮生六記》在滬首演,由優秀青年崑曲演員施夏明、單雯主演。本文為沈復扮演者施夏明的創作小記。  看過清代沈復《浮生六記》的人都知道,它是一部自傳體散文,主要敘述主人公沈復與妻子芸娘之間點滴生活的回憶。如果只是簡單地將其原樣搬演於崑曲舞臺的話,一是篇幅太長,二是太零碎,所以我們沒有採用平鋪直敘的方式,而是以「沈複寫《浮生六記》時的至悲至喜、悲喜交織」來詮釋沈復和芸娘經歷的或甜蜜、或坎坷的往事,這也是編劇羅周的匠心設計。
  • 崑曲《浮生六記》雨夜爆滿,觀眾淚贊:這樣的愛情太美太動人
    三百年前的文學經典《浮生六記》已經寫盡了世上最美好的愛情,三百年後的崑曲《浮生六記》則把這段穿越三百年、跨越生與死的神仙愛情搬上舞臺,分享給今時今日的現代觀眾。作為第三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的重點劇目,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與上海大劇院聯合打造的崑曲《浮生六記》11月25日晚在江蘇紫金大戲院上演。
  • 崑曲《浮生六記》浦東機場玩快閃 演繹浪漫蘇式生活
    一曲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讓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重現在世人眼前,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9月30日電(記者 陳靜)「君畫我秀,以為詩酒之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兩百年前,一本《浮生六記》讓沈復和芸娘的動人愛情著於世間;200年後,一曲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讓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重現在世人眼前。30日下午,在上海浦東機場T2鄉愁小棧綜合展廳內,一場崑曲《浮生六記》快閃活動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駐足。年輕的藝術家們再現《浮生六記》中的經典片段,傾情演繹「節制、細膩、優雅」聞名的蘇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