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厲害?

2020-12-14 七號說三國

207年,曹操在徵伐烏丸時,他的謀士郭嘉病逝,享年38歲。郭嘉死後,劉備經徐庶、司馬徽推薦,三顧臥龍崗,請出了諸葛亮。郭嘉未死之前,雖然天下已經大亂,各諸侯都在招攬人才,但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卻始終沒有出山輔佐明主,即使劉表是諸葛亮的親戚,諸葛亮也沒有出山輔佐他,但郭嘉死後,諸葛亮卻出山輔佐劉備,所以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

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麼厲害?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諸葛亮真的害怕郭嘉嗎?

郭嘉是潁川郡人。三國時期,潁川郡可以說是當時人才的搖籃了,荀攸、荀彧、陳群、鍾繇、徐庶、鍾會、郭圖等都出自潁川郡。天下大亂之後,由於袁紹和潁川郡的人才一樣,都是當時的世家大族出身,所以潁川郡的人才,很多投靠了袁紹,郭嘉和淳于瓊、郭圖等人一樣,也投靠了袁紹。郭嘉是三國時期最頂尖的謀士,他只跟隨袁紹幾個月時間,就看出袁紹多謀寡斷,難成大事,果斷拋棄袁紹,轉投了實力不如袁紹的曹操。從結局看,郭嘉的選擇十分正確。

郭嘉到曹操帳下後,曹操因為得到了漢獻帝,讓他成了袁紹的頭號強敵,兩人遲早將有一戰,但郭嘉並沒有讓曹操及早和袁紹開戰,而是建議曹操趁袁紹攻打公孫瓚之際,先滅掉呂布和劉備。

呂布和劉備實力不如曹操,但他們可能會和袁紹聯合對付曹操。呂布、劉備不除,在曹操和袁紹交戰之際,他們可能會率兵襲擊曹操後方,會讓曹操腹背受敵,陷入麻煩。不過曹操攻打呂布時,由於呂布選擇死守,讓曹操數月苦攻不下,有了撤軍的想法。這時郭嘉勸說曹操一鼓作氣,拿下呂布,最終讓曹操堅持下來,通過水淹下邳城之計,擒殺呂布,除掉了心腹大患。

隨後,袁紹已經整裝待發,準備和曹操開戰了。但郭嘉很熟悉袁紹,優柔寡斷,所以他勸說曹操先滅掉劉備。劉備實力弱小,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很快被曹操擊敗了,劉備逃到了袁紹陣營,而關羽被迫降了曹操。曹操在進攻劉備時,由於袁紹的優柔寡斷,讓他失去了一個重要盟友。

即便沒有了呂布和劉備,袁紹的實力也在曹操之上。曹營中很多人,開始暗中和袁紹聯絡,準備隨時投降袁紹。曹操本人也心中沒底,信心不足。郭嘉看出了這點,他提出了十勝十敗論。雖然十勝十敗論,無法從戰術上幫助曹操,但卻堅定了曹操的信心,幫助曹操贏下了官渡之戰。

袁紹官渡慘敗後,回去後就一病不起,不久病逝了。這個時候,曹操想乘機攻打袁尚、袁譚,但郭嘉阻止了曹操。因為即便沒有了袁紹,袁尚、袁譚的實力依然強大,他們手下有逢紀、郭圖等人輔佐,要滅掉他們絕非易事。但郭嘉看出,袁尚、袁譚不和,如果曹操不攻打他們,他們兄弟之間為了爭奪權力,很快會出現內鬥。袁尚、袁譚自相殘殺之後,實力會大損,到時曹操再出兵攻打他們,可以毫不費力滅掉袁尚、袁譚。曹操依照郭嘉之計,順利擊敗了袁尚、袁譚。

袁譚兵敗後,逃到了南皮,並要聯合烏桓峭王反抗曹操。郭嘉擔心袁譚和烏桓峭王聯合後,捲土重來,再成曹操的心腹之患,所以建議曹操急攻袁譚,將其斬草除根。此時,袁譚已成驚弓之鳥,士無鬥志,面對曹軍毫無抵抗力,最終兵敗被曹軍所殺。但是這個期間,郭嘉也病逝了。

郭嘉跟隨曹操期間,基本上是算無遺策,給曹操出的建議都非常正確,幫助曹操滅掉了呂布、袁紹等強敵。郭嘉去世後,曹操率兵南下攻打荊州和江東,但在和周瑜對峙期間,曹操連中周瑜圈套,最終在赤壁慘敗給了周瑜。曹操兵敗後,哭訴著說,如果郭嘉還活著,他不會有今日之慘敗。

這也讓人覺得,如果郭嘉略微長壽一些,他可能會提醒曹操,讓曹操不會犯將戰船鐵索相連的錯誤。不過曹操的這個失誤,他的另兩個謀士,荀攸和程昱也為他指了出來,可惜曹操沒有聽從。曹操只要不將戰船連接起來,周瑜就很難用火攻擊敗曹操,在郭嘉的幫助下,他有可能擊敗周瑜。不過歷史沒有假設,我們也無法推測出,假如郭嘉還活著,他和周瑜誰更勝一籌。

郭嘉雖然謀略出眾,但實際上,曹營的荀彧、司馬懿、賈詡、荀攸和程昱的才華,都可以比肩他,荀彧才是曹操身邊最重要的謀士,也是曹營地位最高的謀士。郭嘉去世前,諸葛亮因為沒有遇到明主,孫權和曹操不缺謀士,不太需要諸葛亮,劉表雖然到處拜訪人才,但缺少遠大志向,不是諸葛亮尋找的明主,所以他沒有出山。而劉備就是諸葛亮要尋找的明主,所以遇到他後,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欣然出山。說諸葛亮害怕郭嘉而不出山,純屬無稽之談。

相關焦點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究竟有多厲害,讓諸葛亮不敢出山
    ,臥龍不出」,郭嘉究竟有多厲害,讓諸葛亮不敢出山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說到三國時期我們都不陌生。如果你問三國中哪個人最有智慧最聰明,我想大家一定會異口同聲的說諸葛亮。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羽扇綸巾討論天下事。其實不然,有一個人可是讓諸葛亮非常害怕的。有句俗話說的好「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說的是郭嘉這個人不死,諸葛亮這個是不敢出世的,可想而知這個郭嘉是多麼厲害。  三國時期有一個梟雄,他就是曹操。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究竟多厲害?二人根本不是一個水平
    郭嘉是曹操謀士,諸葛亮是劉備的謀士,這兩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是有所不同的。 曹操得到郭嘉輔佐時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劉備得到諸葛亮輔佐時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到底有多厲害,看看毛澤東對他的評價
    「天生郭奉孝 豪傑冠群英」郭嘉,字奉孝,有鬼才之稱。三國鬥爭,也是人才的競爭。在三國動蕩的時期,湧現出一大批足智多謀的謀士。要想知道郭嘉有多厲害,我們先來看一下郭嘉的生平。郭嘉本是袁本初帳下謀士,但他看出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毅然選擇離開。而後經過荀彧的介紹投靠曹操。曹操向郭嘉詢問天下大事,一番長談後,曹操長嘆說:「能幫我成就霸業的,就是他了」。
  • 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真的那麼厲害嗎?
    在郭嘉死前,雖然天下已大亂,各路諸侯都來招才引智,但自比管仲、樂毅,一直沒有出山輔佐明主,即便劉表是諸葛亮的親信,諸葛亮也沒有出山,但郭嘉死後,諸葛亮卻出山輔佐劉備,所以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史書中的郭嘉,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諸葛亮真的怕郭嘉嗎?郭嘉來自潁川郡。
  • 三國名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的能力到底有多高
    三國名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的能力到底有多高三國時期是一個群雄爭霸的時期,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不僅有各方豪強和用兵如神的大將,其中謀士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每個陣營都渴望吸引到最厲害的謀士,例如諸葛亮於劉備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這個強項,竟是諸葛亮致命弱點?
    三國人才輩出,謀士更是數之不盡,其中諸葛亮與郭嘉,分屬於劉備與曹操兩個對立的陣營,也都是重要謀士,因此常常被拿來比較,後世更有「國家部四,臥龍不出」之說,那麼郭嘉真的比諸葛亮厲害嗎?「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真的比諸葛亮厲害嗎?
  • 三國第一謀士鬼才郭嘉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都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歷史上有一個人,助曹操開疆拓土,深得曹操厚愛。這個人就是曹操的一個謀士,郭嘉。很多人將他視為跟孔明一般的人物,甚至還出了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可見郭嘉是個很厲害的人物。其實最初的時候,郭嘉並不是曹操的人,而是袁紹的一個手下,可是袁紹並不是個可以成大事的人,跟著他,自己也成不了什麼大器,而郭嘉想要跟隨的是一個帝王,所以離開了袁紹,另覓新主。後來經人介紹,郭嘉認識了曹操,曹操是個怎樣的人,郭嘉本來就有所耳聞,見面後更覺得曹操是個值得自己跟隨的人。在而後的戰役中,郭嘉為曹操積極謀劃,曹操愈發地覺得郭嘉是個人才。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究竟多厲害?其實二人壓根沒有可比性
    想必「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8個字,許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這句話也是將諸葛亮的個人能力擺在了郭嘉之下,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由於《三國演義》用了過多的筆墨去描寫諸葛亮,甚至將許多故事「移花接木」,以至於諸葛亮成了一個「多智而近妖」的角色。所以如果以小說家言為依據來對比,顯然是對郭嘉的不公平。所以下面我們要採用的論據,都出自正史。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有多厲害?其實兩人根本沒有可比性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後太祖徵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是三國演義中一個著名的典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郭嘉如果不死,諸葛亮是不會出山的。那麼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的謀略真的在諸葛亮之上嗎?
    例如韓信的決勝千裡之外運籌帷幄之中,這就體現出了謀臣對於一場戰役的重要。在這期間出現了很多有名的謀士,例如諸葛亮,司馬懿以及郭嘉等。郭嘉的才能看過三國的人應該都聽見過這樣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進入三國紛爭的時期非常的早,當時曹操未定北方時就加入到了曹操聯盟中。
  • 《潛龍在淵》揭秘「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那諸葛亮與郭嘉誰更勝一籌
    「 三 國 演 義"有句名言:"郭 嘉 不 死,臥 龍 不 出"。這是因為郭佳有一個偉大的策略,所以他活著的時候。 諸葛亮--一直不山,因此,郭嘉被尊崇為鬼才,那郭嘉究竟有多厲害呢?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三國時期的鬼才郭嘉為何會被推上神壇?
    引言:三國時期英雄輩出,武將謀士眾多,三國時期也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在這亂世之中也免不了會有一些遺憾,有些才華橫溢的謀士可能是遭到了上天的妒忌,英年早逝,還沒有盡情的施展自己的才華便離世而去。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更無三國之說,郭嘉為何如此厲害?
    史書記載郭嘉「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要想知道郭嘉有多厲害,我們先來看一下郭嘉的生平。郭嘉起初是袁紹帳下的謀士,而後經過荀彧的介紹投靠曹操。曹操與國家共商國家大事,聽完郭嘉的建議後,曹操長嘆說:「能幫我成就霸業的,就是他了」,稱郭嘉是自己的「奇佐」。郭嘉離開營帳後和荀彧說:「這才是我要侍奉的人主」在三國歷史上流傳著一句古老的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為何郭嘉評價如此之高?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為何郭嘉評價如此之高?三國中謀士非常的多,可以說一個好的謀士對一個主公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其實有一個人的才智絲毫不輸臥龍。大家知道是誰麼?其實這個人就是郭嘉。也被人們稱為「鬼才」。從稱號就能讓人感覺到這個人的智慧。郭嘉,生於170年,逝世於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人物。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於曹操徵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
  • 為什麼都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1 郭嘉不死公元207年。這一年剛好郭嘉隨曹操徵伐烏丸後病逝,這一年剛好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把他請出山。也不管兩件事發生在年頭年尾、誰先誰後,反正就有了如今大肆流傳的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知乎上時不時有人拿這句話出來問,這倆牛人是不是有某種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問得很多大拿都無言以對。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鬼才軍師郭嘉的傳奇人生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是網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流傳甚廣,篤信之人也很多,那這句話到底有沒有根據呢?讓我們回到歷史中去尋找答案。公元207年是曹操軍事生涯轉折的一年,207年9月,郭嘉(字奉孝)去世了。從此以後,曹操的軍事生涯從戰果纍纍轉向無甚收穫。以至於赤壁戰敗以後,曹操號啕大哭,他哭著說,如果郭奉孝在,不至大敗至此啊!
  •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天才謀士郭嘉到底有多厲害?
    我們談論最多的三國頂級謀士應該是臥龍鳳雛幼麟冢虎,可是,很多人都忘了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難道說郭奉孝比諸葛亮還要厲害嗎?赤壁之戰,曹操大敗,曾經大呼說「若奉孝在孤,何以至此?」可以見得郭嘉在曹操的心裡有很重的分量,如果郭嘉能夠活得時間長一點,他的謀略配合上曹操的軍事才能能夠一統天下嗎?郭嘉原本是袁紹的謀士,可他看出了袁紹好謀無斷,誰有求賢若渴之志,卻無用人之才,於是郭嘉便跳槽到了曹操的團隊。可以說郭嘉這次的選擇是正確的,很快他便在曹營站穩了腳跟,跟隨曹操南徵北戰,為他出謀劃策,很快就確立了他在曹操陣營的首席謀士之位。
  • 為什麼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難道郭嘉的實力真有這麼強大?
    實際上,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是水鏡先生司馬德操說的,並不具備完全的說服力。縱觀整個三國歷史的發展趨勢,孔明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畢竟在那樣的亂世當中,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生存下去,再考慮壯大實力才是切實可行的良策。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什麼意思?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郭嘉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然而因為她們二人一個是「鬼才」一個是「臥龍」就會有人比較他們二人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而且一直都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種說法,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在三國裡面經常被引用。從字面上去解釋,很多人通常會理解為:郭嘉如果沒有死,諸葛亮是不敢出山的。這樣理解是否正確,且不過早的下定論,我們可以仔細分析分析。郭嘉死後,沒過多久,諸葛亮就出山——有了這樣一個巧合,那麼出現了「諸葛亮畏懼郭嘉而不敢出山」的推論,也就不足為怪。諸葛亮高臥隆中之時,他的名氣已經不脛而走,被世人稱為「臥龍」。他自稱山野之人,無意於天下之事,乃是謙辭而已;試問習得經天緯地之才,其目的不就是要大治天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