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疆和田籽玉的綹裂

2020-09-03 白楊玉雕

俗話說「十籽九裂」,裂在和田玉籽料中是十分常見的,通俗理解,裂就像是籽料身上的一道傷疤。小的裂紋稱為綹,大的裂紋稱為裂,合起來稱「綹裂」。

和田籽料是從和田地區的崑崙山玉石礦脈中經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脫落,後來又經過河水的侵蝕,搬運,堆積而形成的。形成的籽料不是完美的,它的表面多有瑕疵,這些瑕疵就是綹裂。綹裂籠統的說就是和田籽玉表面的大大小小的裂紋。根據不同的特徵,綹裂也劃出幾大種。

老裂和新裂:

老裂,指一些在自然過程中已經「慢慢癒合」了 的裂。裡面沁滿顏色,用手去摸已經摸不出裂的感覺——看得見摸不著。老裂一般都比較淺,不會向玉質內部延伸,而且裂口不大。

新裂,形成的時間較短,裂一般比較嫩,在裂口處顏色較淺,或者是沁色不明顯。這種新裂一般很需要警惕,因為我們看不出裂的深淺,如果是深入到玉質內部,對料子的影響就會很大。

皮裂:

皮裂,不同於平常多見的縱深向下的裂,它的裂只是在表皮上,方向是左右的。上述就是我們常見的幾種不同的裂。提醒大家:死綹好去,活綹難除。我們在買料時應儘量避免活裂的出現,相對而言,老裂的危險性就要小得多。

以上就是我對和田籽料綹裂的一些見解,感謝朋友們的支持和關注。

和田籽玉原石天然的綹裂

相關焦點

  • 和田籽玉魚美人
    新疆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巍峨壯觀,綿延起伏的阿爾泰山,天山和崑崙山等巨大山脈,猶如條條蒼龍,蜿蜒盤踞在新疆遼闊大地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寬闊的塔裡木河,伊犁河奔流於天山南北的塔裡木和準噶爾兩大盆地。
  • 紅皮白肉的新疆和田籽玉,拿下
    前幾天收了一個和田籽玉把件247克,紅皮白肉,品相非常好,這個紅皮看上去非常老氣,舒服,玉質細膩,油性好,形狀也很好,這種特色籽玉現在可是不多的,在和田的玉石巴紮上轉幾天也不一定能碰到這種品相的,給大家欣賞一下
  • 用新疆和田籽玉切出來的一塊大牌子
    這是前幾年在新疆和田收的一塊新疆和田羊脂籽玉,沒想到切出來這麼完整,裡面一點毛病也沒有,這是切的其中的一塊牌子,準備下一隻手鐲,用和田籽料下手鐲是非常不容易的,籽料裡不能有綹裂,一點點綹裂都會影響到手鐲的完整性,也不能有竄的棉和花,這樣做出來的鐲子才完美,看看我切的這塊
  • 有人收藏了20多噸和田籽玉,真牛
    籽玉出自新疆和田的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由於近三十年大型機器的大面積開採,和田籽玉已經很難挖到。經營和田籽玉的商家和玉雕工作室所留存的和田籽玉也十分有限,能裝滿一個保險柜,就已經是圈內的頂級「富豪」了。
  • 驚爆,長江發現「和田籽玉」
    許多略有和田玉知識的人都知道,和田籽玉的最標準產地位於南疆腹地的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豈知這兩條河幾經變遷,如今實質是一條河的兩條支流,更鮮為人知的是在南疆大地上,除了這兩條家喻戶曉的籽玉母親河以外,還有許多流經山料礦區的河流的中下遊裡都有和田籽玉產出,可能是由於一則名不經傳,一則是產出籽玉數量少
  • 每日美玉:籽玉笑佛
    《今相玉》第1731期
  • 和田籽玉的油性和糯性,只能意會,難以言傳
    玩和田籽玉的人可能經常會聽到一些老玩家說油性和糯性,那麼到底什麼是和田籽玉油性和糯性呢?和田籽玉的油性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也是和田籽玉區別於其他玉種的主要特質。玩和田籽玉講究的就是油性,和田籽玉的油性主要表現在視覺上的油性和觸覺上的油潤兩個方面。視覺的油性是籽玉由內而外表現出的視覺效果,經常被形容為「向外冒油」,仔細體會一下這種「冒油」的視覺效果,並不是表面塗抹了油脂的感覺。
  • 和田籽玉觀音欣賞
    這枚和田籽玉觀音,只有拇指甲蓋大小,重6克。觀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在佛教眾多的菩薩中,觀音菩薩最為民眾熟知和信仰。觀音與蓮在一起,表達佛界的聖潔與清淨。正面浮雕蓮花座上的觀音,白玉玉質,細膩溫潤,面容祥和,左手持荷葉柄,葉柄與肩後的荷葉連為一體。
  • 和田籽料與俄籽料 | 同「籽」大不同
    有種「俄籽也是籽」、「俄籽、和田籽料傻傻分不清」的感覺呢?別怕!咱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俄籽?什麼是俄籽?和田籽料也有僵皮,但它們有很大的區別。籽料毛孔與皮色並且俄籽的這種厚重感,也與新疆的沁色籽料有區別。
  • 和田籽玉最近是漲是跌?
    賓利勞斯萊斯好不好,上百萬的寶馬奔馳好不好,都知道這些車相對來說肯定不錯,但是大街上還是10多萬的車為主,意思呢,其實玉賣的最好的也是差不多品質的,價格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精品籽玉只是針對少數群體。說起和田這個城市,好多人也許並不熟悉,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玉石巴扎(和田市最大的和田玉市場,當地人稱為玉石巴扎
  • 皮色鮮豔的新疆和田籽玉
    這是以前在新疆和田玉石市場收的一些和田籽玉,這些籽玉皮色鮮豔,玉質細膩,在和田玉石巴紮上非常搶眼,現在在新的玉石巴紮上,像這樣皮色鮮豔玉質細膩的籽料可是不多了
  • 「蔣老專著」和田籽玉是怎麼形成的——蔣有儒
    2008年榮獲新疆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頒發的「弘揚和田玉特殊貢獻獎」。2018年榮獲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頒發的「新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先鋒人物獎」。1960年1月進疆,就讀於新疆商業學校,1961年6月畢業分配到新疆和田地區商業局統計科工作。1963年2月調入新疆和田地區手工業辦事處(二輕局)中國新疆和田地區玉石收購站任站長,師從三代和田玉收購鑑定專家孫匯川老師學習和田玉收購鑑定工作 。
  • 和田籽玉鼠錢欣賞
    這枚和田籽玉兩大特點,一是玉質白度高且瑩潤;二是黃褐色玉皮古樸厚重,加上絲絲黑斑,如虎皮般豔麗奪目。鼠,十二生肖之一,機巧聰敏,仁慈樂觀。鼠是財神手中的瑞獸,招財之物,能吐寶與錢財。鼠與「數」諧音,寓意招財進寶,生意興隆,財來數錢。
  • 新疆和田因玉聞名,還是玉因和田產而高貴
    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遼寧岫巖玉、湖北綠松石,堪稱我國的四大玉石。從命名上來看,和田玉分布在新疆和田一帶,也是目前最受大眾歡迎的和田玉,也是俠義的和田玉,而新疆和田這一地方也因為玉而出名,而大家一提到玉石是在新疆和田產出,那麼玉石的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新疆和田為何因玉而出名呢?那這要追溯到古代文化了,國人對玉是情有獨鐘的,認為玉是君子之物。
  • 玉中貴族:和田黃沁料
    首先我們要明白黃沁料形成的原因:山料的和田玉風化脫落、或者遇到地殼運動,滾落到河水中,經過億萬年的沙石裹挾和滾磨,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沉澱到河床下某一個位置黃沁料中有一種極品,沁色是從表皮一直滲透到核心,並且內外顏色基本上一致,沒有太大的色差,收藏的過程中要注意和原生的和田黃玉籽料區分,以後有時間再和朋友們討論黃沁料和原生黃玉籽料的區別。
  • 橫向對比和田籽玉的價格走勢
    和田籽玉的市場是否存在泡沫,一直存在著不同看法,我們從一些數據中可以得到答案。在所有收藏品市場中,和田玉有其獨特的地位,它承載著中國悠久歷史和文化,中國的玉文化有八千年的歷史玉,做為華夏文明的符號和基因,貫穿中國歷史的全程,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稀珍。因此和田玉的文化價值沒有理由低於其他類別的藏品,我們盡可以把和田玉與書畫(以平尺計)、瓷器等收藏品進行橫向對比,相信和田玉的相對價格一定是最低的。
  • 和田籽料名揚四海,為何唯獨和田碧玉籽一直被市場忽略?
    說起和田玉碧玉,很多朋友可能會想起的只有俄碧、青海碧,和田籽料名揚四海,唯獨碧玉籽一直不溫不火,這其中與諸多因素有著關係,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說道說道。不過偶爾碧玉籽料也會有比較好的料子出產,比如本文所展示的,正是品質不錯的新疆和田碧玉籽料,有一點要說的是,碧玉籽不可避免的還是存在黑點,這已經算是小精品了,收藏價值是有的。和田碧玉籽的優點玉化更好我們知道碧玉籽料目前基本上都產自新疆和田,而青海碧,俄碧等等絕大多數都是山料形態。
  • 關於新疆和田玉皮色的一些「造價」一定要注意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收藏和田玉,對於和田玉必須有一定的了解,那麼對於如何識別和田玉,我們有多少了解呢?可以一起跟著小編再重溫我們一遍和田玉的辨別分析方法吧!和田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傳統概念上的範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以和田「籽料」為代表聞名於世。廣義的和田玉指軟玉(真玉)。
  • 50公斤重和田籽玉價值200萬 表層有灑金皮(圖)
    50公斤重和田籽玉價值200萬 表層有灑金皮(圖) 50公斤重的和田籽玉西漢七乳神獸鏡 50公斤重和田籽玉價值200萬2萬人昨擠爆「國慶古玩節」,邊淘寶邊觀展樂趣無窮50公斤重的和田籽玉,
  • 和田玉中的綹裂
    早在近2000前的東漢時期,許慎《說文解字》中就對玉進行了精闢深刻的四字註解——「玉,石之美者。」作為我國玉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田玉的發展一直影響著中華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田玉是指自然界產出的,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的透閃石礦物集合體。和田玉的形成經歷了長期複雜的地質過程,都會存在一定的天然生長痕跡,如花、石花、水線、綹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