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載春秋,他步行1萬餘公裡,穿壞了10雙運動鞋;驅車30萬餘公裡、換下了12個輪胎……這是河北省派駐承德市隆化縣工作隊臨時黨委書記、省鐵路管理局局長孫有才在脫貧攻堅路上的真實寫照。
2016年至今,孫有才曾擔任兩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之後又以河北省派駐隆化縣扶貧工作隊臨時黨委書記的身份,帶領著43支省派工作隊全力奮戰3年。去年年底,隆化這個國家級貧困縣順利脫貧出列,貧困戶全部脫貧。
長達5年的扶貧歲月,像孫有才這樣年逾五旬的駐村扶貧幹部在全省也很少見,他的稱謂逐漸由「局長」變成了「老孫」。2017年,孫有才被河北省委組織部授予「全省精準脫貧優秀第一書記」榮譽稱號;2019年10月,被省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獎貢獻獎」。「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最欣慰、最驕傲的還是得到了貧困村群眾的肯定和認可。」孫有才說。
點石成金盤活一方水土
「路成網,田成方,百裡管道地下藏;田中打機井,村內蓋新房;村北藥園連千畝,村南盡地稻花香……」隆化縣八裡營村百姓口中傳誦著這樣的順口溜,傳遞出脫貧攻堅後的喜悅。
八裡營村坐落在灤河旁白馬山腳下,水草豐茂,山林蔥翠,然而過去人均年收入不超過2600元。2016年2月,孫有才所在的駐村工作組為八裡營村規劃了一幅「六縱六橫六射線,一橋連通一大片,東出西聯,承北接南」的交通藍圖。經過一年努力,這個規劃逐漸成為現實:一期5公裡田間路、二期4公裡通村路、三期4公裡「戶戶通」全部建成。
萬事開頭難。在修建一期田間路時,為方便農田機械田間作業,工作組規劃了一條3.5米寬的公路,但個別群眾因公路佔了自家地而阻攔施工,最後只修成一條3米寬公路。在三期工程時,孫有才創新思路,制定了「四自兩驗收」工作法,即自願申請、自行協商、自己施工、自己負責。
新策略帶來新成果。三期工程僅用半個月就完成了一個月的工期,老百姓也從一期工程的阻工搗亂、看熱鬧轉變為男女老少齊動員、爭先恐後來幫忙。孫有才說:「只要辦法對了頭,群眾幹活有勁頭。」
「脫貧攻堅不光要修好路,更要為群眾找到脫貧的路子,激發出他們內在的幹勁。」孫有才說,工作組為八裡營村制定精準脫貧戰略:培育有機水稻,養殖水產,發展炕上手工編織,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規劃藥材種植區……點石成金盤活一方水土,一幅致富畫卷在八裡營村鋪展開來。
在工作組建起的養豬場,貧困戶可以預支豬仔、圈舍,等到豬出欄銷售後再把錢還上。在這一模式下,貧困戶陳德民一年下來賺了10萬餘元,率先跳出了貧困行列。便利的交通讓村裡的養牛專業戶溫舉索性升級了自家牛場,年收益超20萬元;在外打拼的聶春波兄弟返鄉創建了礦泉水廠,吸納40名村民就業;庭院經濟發展起來了,每戶可增收3000元;三季育稻秧種菜、一季養牛的設施農業建起來了,冬天再也不愁土地閒置了……
精準施策造福一方百姓
在隆化縣23個省級深度貧困村裡,羊圈子村位置最偏、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八裡營村初戰告捷後,孫有才於2017年3月底,率領另一支工作組轉戰到此。
「過去,拉東西出村,一籃子雞蛋被顛碎一半,一車西紅柿能顛成醬,不少村民的病都耽誤在這條路上。」羊圈子村黨支部書記馬佔山回憶。工作組決定扶貧從修路開始,目標是實現村民10分鐘上國道、30分鐘上高速公路、1個小時到機場、2個小時到港口。一年下來,五期工程全部完成,羊圈子村有了幹支結合、主次分明、戶戶通達的交通運輸網。
修路助致富,產業帶增收。孫有才還引來資金100萬元,在村裡建了8個暖棚,讓村民在村裡有活兒幹。通過「土地流轉掙租金」和「本地就業掙工資」的方式,暖棚吸納了30戶村民入股,其中有28戶長期在此務工,每年可增加1萬餘元收入。工作組還建設了4個養牛場,吸納200戶貧困戶入股,每戶每年分紅3600元;通過土地入股、利潤分紅方式,發展140戶村民栽培黑木耳70畝,現已經有20戶入股;光伏產業發展成效初顯,500千瓦光伏發電站已開工建設,每年將帶動增收60萬元。
在工作組的努力下,羊圈子村大變樣——村委會、村小學翻新了,小活動廣場蓋起來了,愛心企業捐助的新衣服來了,學生上學有資助了,貧困戶和70歲以上的老人都能收到慰問金……談起新生活,村民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初心不渝再戰扶貧第一線
2018年農曆春節前,孫有才在圓滿完成八裡營村、羊圈子村的扶貧任務後,才回到石家莊。一進家門,家人就給他下了最後通牒:「這次不能再拖了,一定要去醫院好好治療。」
早在2016年9月,患有二期高血壓的孫有才查出了高血糖,醫生認為他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必須要複查治療。當時,孫有才因扶貧工作正在攻堅階段,並沒有在意。這次回來,妻子帶他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
住院的第8天,孫有才接到通知:考慮到扶貧工作的連續性和工作經驗,組織希望他擔任派駐隆化縣工作隊的牽頭人。孫有才有些猶豫,除了身體原因,他既要照顧肝癌術後的老母親,又要照看不到兩周歲的小孫女。但考慮到組織的信任和貧困群眾的期待,他答應了。
3天後,孫有才作為河北省派駐隆化縣工作隊臨時黨委書記、隆化鎮啞叭店村駐村隊員,再一次站到了扶貧第一線。工作隊總牽頭人責任重大,他走家入戶、日均3萬步,走遍了隆化縣所有的深度貧困村,調研了全部省派駐隆化縣工作組。
5年來,從扶貧路上的探路人到授人以漁的「導師」,孫有才發揮牽頭優勢,做好經驗交流、推動督導和幫扶協調工作,組織召開了30餘次脫貧攻堅座談會、觀摩會、協調會、動員會,推動扶貧工作全面開展。
奔波的路上有數不盡的心酸和艱難:2018年4月和6月,孫有才兩次在走村的路上遭遇車禍受輕傷,同年9月體檢時又查出患有腎上腺腫瘤,2019年年初,病情惡化再次住院治療。5年來,他瘦了20多斤。歷盡艱難初心不改。「我生在農村,深知貧困之苦。與貧困做了5年鬥爭,幫助那麼多群眾實現脫貧,我此生無憾!」孫有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