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 獨家視頻
大千故裡
花團錦簇
甜城內江
翰墨飄香
6月5日,邱笑秋藝術館書畫作品捐贈暨開館儀式在四川內江舉行。
著名國畫家邱笑秋先生精心甄選他從藝多年的創作精品及珍藏的名家作品、珍貴實物及文史資料等總計593件(套)無償捐贈給內江市人民政府。此次捐贈的精品力作及名家收藏數量巨大、影響深遠,在內江尚屬首次。
邱笑秋,1935年生於四川成都,國家一級美術師,四川香格裡拉彩墨畫研究院院長,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他在內江生活工作38年,積極傳承弘揚大千藝術,不斷開拓創新,先後18次進藏,創作大量表現西部風情的優秀作品,創立了香格裡拉畫派。
邱笑秋此次捐贈的593件(套)珍品中,包括張大千對聯、豐子愷的《山水》、陸儼少的《梅》、陳子莊的《山水》、周思聰的《閩南姑娘》等一批名家藏品,以及邱老本人的《川南春色》《永恆的藏歌》《憶甜城》等精品畫作。活動現場,邱笑秋展示了捐贈的代表藏品——張大千對聯《路曲若之字 山深無駟塵》和一幅創作精品,內江市向邱笑秋頒發了收藏證書。揭牌儀式後,邱笑秋藝術館正式向社會免費開放。
「感恩!報恩!」據邱笑秋介紹,他7歲習畫,14歲參軍,1954年轉入內江並在此走過了一段值得回憶的人生歷程和藝術之途。之所以將多年來創作的書畫精品和珍貴藏品無償捐獻給內江市,就是要感謝內江人民一直以來給予自己的關愛、支持與呵護,希望自己的數百件作品能夠豐富內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為內江文化繁榮發展添磚加瓦。84歲高齡的邱笑秋表示,自己將永不停止藝術追求的腳步,繼續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創作更多精品力作,回報內江人民、回報社會。
當前,內江正緊緊圍繞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深入學習貫徹全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精神,大力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著力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加快建設成渝城市群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邱笑秋書畫作品捐贈內江和邱笑秋藝術館正式開館,對於提升內江書畫藝術、豐富內江文化內涵、促進內江文化旅遊事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邱笑秋先生作品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平志英認為,邱笑秋先生的作品體現出鮮明的歷史軌跡和時代烙印,總是能給人以大氣磅礴、厚重深邃的震撼,邱笑秋藝術館落成開館,既是內江對邱笑秋先生及藝術成就的充分肯定和褒揚,也是內江尊重藝術家,重視文化藝術的生動體現。
「邱笑秋先生全力傾注內江文化建設,將自己迄今創作及收藏的精品之作捐贈內江,填補了內江一個時期的藝術空白,讓我們見證了優秀文化的心脈傳承。」內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副局長、張大千紀念館館長高斌表示,將保管好、展示好、研究好、運用好、傳承好這些優秀書畫作品,充分發揮它們的價值,為促進內江文旅融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邱笑秋藝術館
邱笑秋藝術館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五河路111號,分為上下兩層,佔地950平方米,館藏作品、資料和實物等500餘件。該館以「建築畫卷」為主體意象,採用現代手法融入藏羌元素,使建築與「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的環境融合統一。
全館由「巴山蜀水」「青藏高原」「異域風情」三個單元組成,設置「畫室春風」「國寶情緣」「甜城記憶」三個主題,採用傳統和現代多媒體相結合的展陳形式,引入電動滾筒顯示屏、觸摸縮放顯示屏和大屏幕視頻等多媒體設備,陳列百餘件邱笑秋先生書畫精品,全方位展示了邱笑秋的水墨藝術風格,以大量文獻及實物資料再現邱笑秋推動中國彩墨藝術發展的創新曆程,及其在戲劇、音樂、詩詞、篆刻等方面取得的藝術成就。
同時,館內專題陳列有邱笑秋先生捐贈的張大千、豐子愷、何海霞、陸儼少、陳子莊、周思聰、崔子範、馮建吳、李瓊玖等書畫名家作品30餘件。
記者丨黃偉 邱月華 鍾欣航 敬雙宇
記者丨徐豔梅 視覺丨王智 視頻丨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