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茶共月明,遙寄相思話仲秋

2020-12-03 茗嘴

一杯清茶,兩袖明月。

茗盞影照,相思縈懷。

中秋,又稱仲秋。

時在農曆八月十五,流行於漢字文化圈。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

《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

中秋節的來歷,有神話,有考據,

有抽絲剝繭的歷史迷霧。

嫦娥奔月、吳剛折桂、朱元璋起義密令,不一而足。

有研究者指出,源於唐軍裴寂以圓月為構思發明月餅。

中秋節始於唐,盛於宋,至明清,漸成傳統節日之一。

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普羅大眾,

設香案、賞桂花、飲茶、吃月餅,賞花燈。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一首《明月幾時有》訴盡多少離情別意,美好祈願。

《紅樓夢》黛玉聯句:「幾處狂飛盞,誰家不啟軒。」

仿佛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時空迴響。

中秋,圓了中國人團圓的家國理想,

寄託著多少夢回故鄉的傷情哀愫。

中秋

杜甫寫下「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想家的同時,也心繫著國家命運。

白居易在《八月十五日夜望月》中,留下了這樣的詩句:「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意思是:我想家了。

金聖歎臨刑前想起長老的上聯:半夜二更半,悟出「生題死對」:中秋八月中。

病榻前83歲的毛澤東在女兒李敏的面前畫了一個圓,成了千古謎題。

唐玄宗夢遊「廣寒清虛之府」,月宮有了美輪美奐的名字:「廣寒宮」。

慈禧認為月餅音不雅,遂改稱「月菜糕」,雖不雅,卻也接地氣。

中秋,詩人吟詩唱和祭月神,百姓拜月拜成了美食節。

持蟹賞菊度中秋,不但要有月餅、有酒、有茶,

各色應景的佳餚美饌自不可少。

「味新聊稱長螯蟹,酌淺尤宜小樣甌。」

不但味要正,器具也講究。

吃出一種文化,卻也不失為一種雅興。

要說講究,月餅中秋美食的不二之選。

月餅最早是祭月的供品,成為應節食品,始於明代。

自宮廷流布民間,

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花樣繁出。

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

可知宋時月餅已在餡料上做文章了。

菱花形,梅花餅、五仁餅,內外兼修,形神俱備。

無論中秋詩歌多麼膾炙人口,中秋美食多麼引人入勝。

表達的都是人們美好的祝願和無盡的思念。

「徹旦休雲倦,烹茶更細論。」(妙玉)

賞月、飲茶、論詩,人生至美。

一杯清茶,兩袖明月。茗盞影照,相思縈懷。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只道「水底月為天上月,眼中人是面前人。」

此一刻,你在哪兒?又在做什麼呢?

圖文原創於柴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一杯清茶共月明,遙寄相思話中秋
    一杯清茶茗盞影照,相思縈懷。中秋,又稱仲秋仿佛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時空迴響。中秋,圓了中國人團圓的家國理想,寄託著多少夢回故鄉的傷情哀愫。一杯清茶,兩袖明月。茗盞影照,相思縈懷。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只道「水底月為天上月,眼中人是面前人。」此一刻,你在哪兒?又在做什麼呢?
  • 夜深月明遙寄
    夜深獨輾轉,月明照空階。遙寄相思情,秋聲愁心疊。
  • 覆蓋一片青瓦,共飲一杯清茶 ​​​
    「覆蓋一片青瓦,共飲一杯清茶 ​​​」出自《徐志摩》的作品《水墨青花》。輕吟一句情話,執筆一副情畫。綻放一地情花,覆蓋一片青瓦 。共飲一杯清茶,同研一碗青砂 。挽起一面輕紗,看清天邊月牙 。愛像水墨青花,何懼剎那芳華.。
  • 唱一首香雪遲,遙寄相思
    花事荼靡,繁華落盡,不變的情,濤聲依舊,許流年的雨,洋洋灑灑一地花瓣雨,平仄的韻腳塗抹雲水禪心的溫潤,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夏月滿杯,在時光的角落裡,都風輕雲淡一箋安然。把冷雲暖,濃與淡,讀作紅塵阡陌的平常事,一半歡喜,一半憂傷。
  • 我的一首七律創作,萬裡遙寄相思之意
    平時喜歡中國文化詩詞,特塗鴉創作七律一首,萬裡遙寄相思,聊慰傷懷之意。七律 望月抒懷今夜月明孤影長,庭前獨步意蒼茫。武陵鄉裡思桃渡,黃鶴樓中羨費郎。一是三國時期費禕成仙,曾經騎著黃鶴返回在這裡休息,於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也有傳說呂洞賓在此傳道、修行。《聞笛賦》是晉朝的向秀聞笛而作;因為是憶舊人,也叫《思舊賦》。
  • 「一杯清茶」話清廉 社區廉政大家談
    當天,該社區組織開展「一杯清茶」話清廉、社區廉政大家談活動,加強社區兩委、黨員骨幹廉政意識,強化黨風廉政建設。
  • 清明雨上 | 一杯相思酒,遙寄相思情
    年年倚井盼歸堂最怕不覺淚已拆兩行我在人間彷徨尋不到你的天堂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愛的歌來輕輕唱我在人間彷徨尋不到你的天堂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愛的歌來輕輕唱詞 / 許嵩·《清明雨上》「清明」一詞最早見於
  • 天地、夜、詩話
    天地、夜、詩話----春節、元宵……嫦娥、七夕, 流傳千年那不朽的夢, 牛兒馱起相思, 詩話——斟一杯清茶, 陸羽傳給萬家春意, 茶清、心濃, 懷擁著一滴家鄉水, 把不盡的思念遙寄遠方。 詩是語言的精華, 是文海中的奇葩, 是意念不斷的升華, 是情與話的交叉
  • 夢裡驚鴻 夜色如沙 一杯清茶共話桑麻
    一詩一文每一天的原創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一詩一文給你的悄悄話:除了很美的原創詩歌,文尾還有【絕美且難以複製的佳句】推薦。希望你會喜歡《仙人腳》〈外一首〉文/池塘荷韻夢裡驚鴻夜色如沙一杯清茶共話桑麻初夏,離歌輕踏你的秀髮,綰出一個雲盤嶺
  • 一杯甜酒,遙寄鄉思
    在有微風拂過的夜晚,偶爾嗅到一絲與家鄉相似的氣息。其實並分不清是真的相似還是記憶中的閘門突然被打開,珍藏在腦海深處的畫面、味道還有聲音仿佛就圍繞在身邊。那一瞬間,高高壘起的谷堆、嫋嫋升起的炊煙、微弱而清脆的蛙聲,還有爺爺溫暖的大衣、奶奶做的香噴噴的餈粑……一切關於小時候秋天的記憶,全部湧現出來。
  • 只要,一杯清茶的愛情
    現實生活中,愛情就像幻影一樣,看不見摸不著見怪不怪,思前想後,還是腳踏實地一些,與其渴望著遙不可及的渴望,不如只要一杯清茶的愛情,就好。想像的翅膀飛過無邊無際的晝夜,等待一個如約而至的午後,進行一場只有兩個人的凝望,一杯清茶氤氳,笑容無需刻意,不知不覺就滲透了彼此。
  • 清茶一杯,心情幾許,心是一杯茶
    清茶一杯,心情幾許,心是一杯茶喝茶品茗是不是為了去想像幽幽思古之情「一杯永日醒雙眼」>「香飄屋內外,味醇一杯中」透過玻璃凝望水中那些綠色芽尖茶中的那綠色和香氣,是一杯好茶「美酒千杯難知已,清茶一盞也醉人」這是他所鍾愛的那一杯茶
  • 中秋相聚茶禮 ‖一杯清茶,溫潤佳節
    如若能有一杯清茶與之相伴,一邊賞月一邊煮茶,一口月餅一口清茶,便是人間佳境!品茶如品人生,趁月圓之時,借著一杯清茶,和久別的家人品品人生,聊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鹹,用一杯清茶,溫潤這個中秋佳節,如此甚好。
  • 超讚情侶手繪:待明月遙寄相思,唯君可鑑
    杯中滿寂寞,獨樽對傾不夜天。夜夜笙歌,明月千裡,聽古箏一曲寒暄,夢裡一笑嫣然。待明月遙寄相思,唯君可鑑。微雨行暮,夕陽向晚,幾許蘭香濃轉。雲水深處,濺淚溼雙眼。問歸期未有期,憑誰寄,夢魂俱遠。傷別離,寂寞千年,容顏漸輕減。常念,畫堂院,兩情脈脈,攜起嬌軟。那堪好夢短,永夜誰伴?莫道前事遺憾,唯留戀,書盈錦卷。約何時,醉紅清淺,風月籠帳暖。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 有關清茶的文案和句子:綠蟻焙新酒,桂花煮清茶,詩酒趁年華
    6.一壺清茶,盈盈幾段閒話。夕陽暮下,嫩綠新芽。人間繁華賞罷,兩袖清風歸家。7.綠蟻焙新酒,桂花煮清茶,一杯敬風月,一杯敬年華。8.把那些無人問津的歲月熬成清茶,等一場芳香四散。12.歲月蕩漾軟酒醉,流年沉浸清茶笑。13.泡一杯清茶,於窗前凝神靜品。似甜、似苦,似暖、似涼,道不出那心境。茶香縈繞,順著青煙,於風中漫舞。14.想和你共飲一杯清茶,共研一碗青砂,綻放一地情花,覆蓋一片青瓦。
  • 三五好友,一杯清茶聊聊閒談好過拼酒傷身
    沒人的時候,也許興致剛好,也會自飲獨酌一杯。過去喝酒,大多是酒逢知己飲,潦將濁酒疏狂圖一醉。然而現在,喝酒不是那麼單純,更多時候是為了名或利。經常聽到「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夠;感情薄,喝不著;感情鐵,喝出血。」的勸酒話。聽著都有點慎得慌。小飲一杯固然能活躍氣氛,但是,喝個酒至於往死裡喝嗎?
  • 沏一杯清茶,讀一讀《人間草木》
    ——汪曾祺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沒有苦心經營的結構,也不追求所寫的玄奧,而是平平淡淡,如話家常。    汪曾祺先生說,「你很辛苦,很累了,那麼坐下來,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讀一點我的作品。」這本《人間草木》再合適不過。    手頭這本《人間草木》,封面以草木為飾,素雅而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