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祖先是中國傳統清明文化不可缺少的活動。隨著清明節的臨近,我們開始思念已故的親人。今年的清明節無法翻山越嶺祭拜祖先,也無法到公墓陵園祭拜先烈,網上祭拜又顯得孤單和冷清。很多人選擇在家裡祭拜先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
01布置清雅的環境,擺一桌子酒菜。
清明節,請為逝去的先祖親人準備一席之地。支一張小桌子,放一束雅致的鮮花。可以是白百合、康乃馨、黃白菊花、梔子花、白玫瑰、勿忘我、水晶草。顏色以黃、白色的花為主,可以搭配一點粉、紫色的花,看起顏色溫暖卻又不會跳脫誇張。不要用香氣過於濃鬱和大紅大橙的花。花的色彩可以傳達情感,花束可以寄託思念之情。做一桌逝者生前最喜歡的飯菜,肉蛋雞鴨魚,湯酒和水果放兩邊,杯碗筷擺好朝向大門的方向。今年無法帶著飯菜上山祭拜,就在家裡做一場清明的儀式,不忘先祖,表達自己的孝心。
02手持三根香,虔誠地邀請祖先。
清明節的儀式必不可少的環節是燒香請先靈回家。香氣繚繞,直達上天。燒香類似於捎信,檀香可以寧靜安神淨化磁場,在世的後人以此告慰祖先香火不斷,後繼有人。請祖先貴在虔誠,一家之主手持三根香面向大門,向祖先稟告今年情況特殊,無法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希望祖先可以借著清明節的日子,回家看看子孫後代的親人。借著這個特別的日子,訴說思念的心聲,也讓每個家庭成員記得曾經和我們一起生活過或流著相同血脈的親人,記住他們美好的品質和對家庭的貢獻。歡迎收藏本文。
03放清幽的音樂,讓內心歸於平靜。
生活總有起伏,世事難料變化萬千。親人的離開,對我們來說是很痛苦的事情。清明節的儀式,是我們對逝去的親人最親切的慰問和致敬。我們能做的是好好地生活,撫養和教育後代,傳承祖先的文化和財富。放上一段清雅的音樂,撫平曾經內心的悲傷,也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獨立。清明節給我們的意義,便是借著一個農曆的節氣,表達一份感激之情。一炷香,叩首之間,將家庭文化代代傳承。這是我們堅守在世界上最好的理由,清明的文化符號,早已根植入中國人的骨髓中,無論孩童老人,還是青壯遊子,都不應忘記對我們有重要意義的人。相關文章,點此閱讀:無花無酒過清明,今年的清明節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