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面積不如香港大,有20多種漢語方言,曾禁止在公眾場所講方言

2020-12-15 胖波侃歷史

文|胖波

此國面積不如香港大,有20多種漢語方言,曾禁止在公眾場所講方言

隨著我國國力的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逐漸加大。尤其是我們的母語,漢語,屬於我們獨特的古老文化,更是以迅猛的速度發展,不過不要以為只有我國說著漢語,還有一個國家也在大力推廣漢語普通話,而且擁有著20多種漢語方言,甚至在政府的支持下,學校專門開設了學習漢語的課程,這個國家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雖然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國家,只有719.1平方公裡,還不如香港大,與香港都是有名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這麼強盛的國家竟然如此推崇漢語,其實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新加坡這個國家華人佔總人口的74.2%,這是除了我國之外唯一一個華人佔比最高的國家。其實是因為早在晚清時期,國家不太穩定,不少南方沿海的華人外出尋找出路,所以就有不少人來到了新加坡尋找生機,在這一時期,他們對於生存的渴望,並且憑著勤奮的精神很快就在新加坡定居了下來,現在新加坡的大多數炎黃子孫就是從那時候發展來的。

而當時的那些華人來自我國的各個地方,所以所說的語言雖然是漢語,但是多少也有點不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方言,後來發現竟然有20多種方言。大家想想,在我們國家有那麼多的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他們獨特的交流方式,據統計,有80多種彼此不能通話的語言和地區方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省不同市的人們交流起來有時還成問題呢,所以可見這來自不同地方的20多種方言多麼不利於當時的華人交流。

但是在後來的二戰時期有了這麼一個契機讓他們堅定了說普通話的決心,由於日本在新加坡大肆欺凌華人,讓他們認識到要團結在一起,所以就必須先統一漢語文化,所以那時大家就開始說普通話了。為此當時的政府親自出面號召華人統一講普通話,甚至禁止在公共場所說漢語方言,違者可能受到處罰。

都說新加坡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光從它的四種官方語言就能看出來。雖然因為歷史原因馬來語成為了他們的國語,但是很少人說馬來語,反倒是不少人說英語和漢語,所以這也導致了在新加坡英語和漢語成為了主流。

新加坡官方使用與我國一致的簡體漢字,在二戰後的一段時間內還曾短暫的擁有過自己的漢字簡化系統,由於種種原因,還是回歸了正統。英文是新加坡的官方文字,政府機關的公函通常是英語為主,民間多用漢字。

尤其是在近幾年,由於我國的綜合國力的提高,還有我國對於漢語的宣傳,新加坡的的不少地方流行起來了漢語。還有我國著名的孔子學院,已在多個地方和國家盛行,甚至還有不少關於漢語比賽的節目,著實掀起了一股學漢語之風,這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流行,更是一種文化的流行。

本文由胖波侃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大家一起看歷史故事,漲歷史知識。

相關焦點

  • 「各地方言」原來廣東有這麼多種方言啊
    在東莞粵方言中,莞城話是極具代表性的。其實莞城話基本可以聽得明白,但可能某些鎮區的童鞋聽不太懂,就像市區人聽不懂鎮區方言一樣。莞城話主要是城區與周邊鎮區,比如高埗、茶山、道滘、洪梅等鎮街講的方言,稍微有不同程度的方音差異,但也不妨礙相互交流。不過現在很多年輕人交流都用粵語,一講地道的莞城話基本hold不住。
  • 方言是怎麼來的,中國方言有多少,哪些方言是比較搞笑的?
    方言是因為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而且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眾多。中國人口比較的多,而且又複雜,所以講不通的方言一般是分區處理的。2、湘方言又稱湘語,是漢語八大方言中通行地域相對較小的一種方言。湖南省有多種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響的一種。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湖南省大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使用人口在2500萬以上。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在此基礎上,文章論述了漢語方言在語義類型學方面的價值,並倡導在方言快速消失的大背景下,儘快編纂大型的可供語義學類型研究的漢語方言詞典。文章認為漢語方言大型詞典,不僅可以為語義類型的研究提供材料,還可以為語言學的全面研究提供便利,為即將逝去的方言建立永久的語言檔案。
  • 中國漢語七大方言分別指什麼 這些方言分別在哪裡使用
    現代漢語有各種不同的方言,它們分布的區域很廣。現代漢語各方言之間的差異表語音、詞彙、語法各個方面,語音方面尤為突出。一些國內學者認為多數方言和共同語之間在語音上都有一定的對應規律,詞彙、語法方面也有許多相同之處,因此它們不是獨立的語言。國外學者認為,各方言區的人互相不能通話,因此它們是很獨立的語言,尤其是閩語中的各方言。
  • 漢語七大方言,哪種方言最古老?
    而分布在中國南方的其他漢語方言則發端於歷史上黃河中下遊地區人民的幾次南下移民活動。 中國歷史上的移民,上溯先秦,下及近世,代代不絕。人口遷移的方式大概有兩類,一是人民自動的流徙,一是政府有計劃的移民。前者多因為戰亂、災荒、饑饉或人口膨脹所引起,後者則是為了某種政治、軍事或經濟上的目的。
  • 【讀書】漢語方言大詞典(修訂版)
    中華書局《漢語方言大詞典》(修訂本) 全十冊(精) 作者簡介 許寶華 宮田一郎,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教授,日本漢學界中吳語與吳語文學研究的元老,曾合作主編《漢語方言大詞典》《明清吳語詞典》等。
  • 方言的傳承有多重要?
    據統計,在全世界現存的6000多種語言中,大約2000種語言有書面文字,96%語言的使用者只佔世界人口的4%,超過1000種語言處於極度瀕危和嚴重瀕危狀態。 方言種類知多少 我國幅員遼闊,方言眾多。具體有多少種方言,無法確切計數。
  • 漢語方言怎麼分才合理?十大方言?八大方言?哪個才正確?
    中國幅員太大,不同區域講不同的方言,也算合理。地方方言,一般指的是漢語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關於方言的分法,是目前流傳最廣的官方學術分法:漢語分成十大方言,除了官話區全國人民都大致聽得懂外,其他九種方言之間在沒有普通話作為橋梁時是無法互相溝通的。
  • 漢語方言去除義標記的多功能性研究
    雖然去除義標記具有多種語法功能,但其核心語義是「完結」,即使有界情狀達到自然的終結點,而非任意的終結點。這也是去除義標記與普通話「了1」不同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去除義標記也承擔了多種語法意義,體現了其多功能性。下文將對漢語方言中的去除義標記進行考察,包括連城客家方言的「撇」、嘉興桐鄉方言的「脫」、益陽方言的「咖」、惠州方言的「拋」、四邑方言的「減」、泉州方言的「嗦」、嶽陽方言的「落」、南昌方言的「潑」、泰和方言的「刮」、揚州方言的「得」和武岡方言的「呱」等。
  • 語言瑰寶|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話
    客家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是漢族客家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是中國臺灣的官方語言之一(法定公事語言),是蘇利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之一,是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在歷史上,客家語曾是蘭芳共和國境的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客家語也曾作為太平天國的「國語」而被廣泛用於其官方文書中。一般認為,南宋時客家語便已初步定型,但直到20世紀時才被正式定名為客家語。
  • 漢語方言有了「地圖集」
    本報訊 歷時7年、首部全面反映20
  • 最「潮」方言成古漢語活化石
    潮州市政府近年來以多種形式致力於方言保護 王漫琪 黃春生 攝文/ 趙映光、王漫琪、潮宣品讀潮州華夏遺聲提起潮州話,除了潮汕地區外的朋友們幾乎都會誇張地說,那簡直是「華夏遺聲:潮語古韻猶存添神秘潮州話屬於我國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次方言,是省內三大民系中的潮汕民系母語方言的代表,也多稱作潮語。由於有機融匯了中原古漢語和閩南土音,並保留了許多中原古漢語中最正宗的文化因子,直至今天,潮州話仍以蘊含深厚、古樸典雅、詞彙豐富、語法獨特、表現力強等特點被譽為中國語言文化中的「古漢語活化石」。
  • 官話方言包括哪些省? 正宗的漢語在哪個省?
    臺灣主要是閩南語,雖說臺灣腔的國語和普通話有點區別,國語在臺灣本土化了,但依然是通用語,並不能說是臺灣本地方言。再就是海南主要是瓊語(屬於閩南話)。剩下就是香港和澳門了,主要是粵語。再就是有些省份和自治區還有非漢語的少民語言,我就不多提了(本問答主要談漢語)。
  • 中國方言最多的村,不到40萬人卻有100多種方言,被稱為方言寶庫
    中國方言最多的村,不到40萬人卻有100多種方言,被稱為方言寶庫世界上幾乎每個不同的國家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語言,但是世界上卻很少有像我們中國那樣存在方言的國家,中國除了有標準的普通話之外,每個地區基本上都有屬於自己的方言,例如廣東地區有潮汕話、
  • 七大漢語方言六個屬於南方?北方方言也要有姓名!
    中國幅員遼闊,隨之也產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一直以來,語言學家們都在運用語言材料對現代漢語方言進行分區研究,有的分為九區,有的分為八區,有的分為五區。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國內最流行的是漢語「八大方言」說,即把漢語方言分為北方方言區、吳方言區、湘方言區、贛方言區、客家方言區、粵方言區、閩南方言區和閩北方言區。
  • 閒話廣西漢語方言
    閒話廣西漢語方言   □韋樹關  人們常說:廣西是語言的富礦。此話不假。廣西有壯語、勉語、布努語、拉珈語、苗語、侗語、仫佬語、毛南語、水語、京語、彝語、仡佬語等12種少數民族語言;漢語方言多達6個:粵方言、平話方言、北方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閩南方言。
  • 香港淪陷:教育局指廣東話是方言非法定語言
    香港教育局網站上月底上載一篇題為《語文學習支援》文章,被網民發現當中一段寫道「雖然基本法規定中英雙語為本港法定語言,但接近97%本地人口,都以廣東話(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作為家居及日常交際的常用語言......」引起網民猛烈批評,指摘教育局曲解《基本法》中英雙語皆為法定語言的意思,而且是以「方」身份故意「矮化」廣東話,將廣東話排除於「中文」以外,從而達到加強推廣內地法定語言普通話的目的
  • 【讀書】漢語方言代詞研究
    著有《崇明方言詞典》《崇明方言大詞典》《漢語方言代詞研究》《漢藏系語言和漢語方言比較研究》等書。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數年來部分論文的合集。書中收錄的文章涉及對官話方言、粵語、閩語、吳語、客家話等多種方言的研究,深入探討了我國多地方言的代詞用法問題。 語文出版社,2001年出版。
  • 2016年自考現代漢語考點:現代漢語方言概況
    中國幅員廣大,不同地區的人說著不同的方言。  漢語方言俗稱地方話,只通行於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獨立於民族語言之外的另一種語言,而只是局部地區使用的語言。  為什麼會有方言差異?一般認為,漢語各方言都源於共同的母語古代漢語,是由古代漢語分化、演變而成的。現代漢語各方言大都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才逐漸形成的。
  • 我國有九大方言區,四大方言區最出作家,一大方言區最出歌手!
    我國有九大方言區,四大方言區最出作家,一大方言區最出歌手!我國地域廣闊,方言眾多。2000年10月31日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漢語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陝西話中陰平調值低降,在讀以元音為開頭的字時,會有ng做為聲母,沒有上聲,後鼻音重,發音不需要拐彎,所以講起來酣暢淋漓,十分痛快,話會有拖長音的現象,聽起來比較流暢。陝西話作家代表有賈平凹、路遙、陳忠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