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娟lu教育
「考研」是為了什麼?有的學生是為了就業有競爭力,而有的人卻是單純不想畢業,但是很少有人真的是為了學習而考研,考研只是大學生為自己找的另一條出路,並不是真的熱愛。
現如今大學生找工作面臨的競爭力,真的非常激烈,很多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就業市場一片水深火熱,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了考研身上,那麼考研的市場就沒有壓力了嗎?不僅不是反而競爭更加激烈。
9月24日考研預報名的第一天,研招網就「崩了」!訪問人數數量過大,網站超負荷崩盤,研究生的市場也不樂觀,所以明白自己為什麼考研,比考研本身更重要,2020年研究生新生開學不久,就有人提出「退學」,而導師的答覆只有三個字「我支持」。
這4類研究生最容易剛開學就「退學」
TOP.1盲目跟風
很多人對自己畢業後的未來是沒有規劃的,雖然在大學期間學習成績不錯,但是卻沒有主見,別人說「考研」畢業後就業薪資高,找工作不費勁,自己也就跟著考研,一直都是被動盲目的跟風沒有主見。
其實不是所有的「專業」都需要考研,有的專業很搶手,不用考研就能順利找到工作,而很多專業「冷門」的學生,只有考研才能有出路,所以就業就像「小馬過河一樣」,自己去試深淺,不能只是跟風。
考研也一樣,你得根據自己的需求,考研對你的幫助有多大,你的計算考研的成本,考研以後你要面對的市場,對你更有利,還是和本科就業一樣,如果盲目考研,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即便考上研究生,面臨著退學。
TOP.2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
考研也會有專業調劑,有些大學生為了追求更高的學歷而選擇被調劑,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退學」是很常見的,每年的考研隊伍裡面都會有很多學生掉隊,著這樣的情況佔20%以上。
遇到這種退學的學生,導師的意見絕對是:支持!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就算導師在指點也是徒勞,浪費時間,學生也難在這個領域有所成就,很難堅持3年,還不如趁早退學。
TOP.3導師和學生之間溝通有阻礙
很多學校的研究生導師、博導都是可以自己選擇,選擇自己喜歡的導師,在今後的學習和溝通中會更加的順暢,而有些學校的導師,是安排好的,學生沒有選擇導師的權力,分到哪個導師都是隨機的。
所以很多導師和學生意見不統一,沒有共同的理念溝通起來就有阻礙,久而久之,學生覺得和這個導師學不到知識,問題也得不到解決,就產生了「退學」的念頭,研究生期間的知識沒有固定的答案,都是通過學生自己找研究的課題,導師只是給參考意見,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導師也不想彼此浪費時間。
TOP.4有更好的選擇
考研不是應屆生的專利,很多畢業了2、3年的大學生因為找工作不順利,屢屢碰壁而選擇考研,所以這類人會一邊工作一邊考研,同時還會考公考事業編,這類人屬於常識更多可能性的那類,哪個好就選哪個。
所以在考上研究生以後,他獲得了薪資待遇更好的其他工作,或者考上了事業編,這個時候就會放棄研究生選擇「就業」,這樣的退學導師也會表示:支持,畢竟80%以上的學生都是為了找工作而考研,既然可以不考研就能找到工作,何樂而不為。
什麼樣的學生「適合」考研?
1. 本科專業難就業
在大學裡面有很多本科專業是很難就業的,就像生物醫學、漢語言文學等,就業面窄,工作崗位少的專業,不考研幾乎沒有出路的專業,考研是非常值得的,畢業後找工作會更有優勢,薪資待遇也會更好。
2. 經濟無壓力,對知識渴求性高
這類學生主要是家庭經濟好,不著急就業,單純想通過考研學到更多的知識,提升自己的知識素養,這類學生考研是非常好的,心態不一樣,花費在學術研究上的心思更多,更專研,考研的造詣也更高。
3. 學霸
對於學霸來說考研是一種挑戰,所以但凡是學霸,都會選擇考研,學習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信仰,所以在考研的時候也不會覺得研究課題多麼枯燥,寫論文有多麼的難,和導師探討也成了一種樂趣,所以學霸也是適合考研的一類人。
今日探討話題:如果你是畢業後先選擇「就業」還是「考研」,如果專業不好找不到工作你會選擇「考研」嗎?歡迎留言。#爆款創造營#